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瞧,这里的民间艺术花开正艳

——陕西省绥德县保护、传承、利用好民间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场冬雪飘落,染白了黄土高原,大地更显苍莽辽阔。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晌午,69岁的薛林才驾驶着三轮车,从田里驶向家中,一路上唱着信天游,那歌声回荡在眼前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间。

薛林才是个地道的陕北民歌歌手,一直生活在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薛家河镇薛家河村。“陕北民歌从生活中来,这几年有很多学唱歌的娃娃们,过来跟我一起生活劳作,在山里放声歌唱。听着他们的歌声我心里特别高兴。”薛林才拿出和学生们留下的合影激动地说道。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绥德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民间艺术发展,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日前,本报调研组走进绥德,在黄土高原中,深切感受民间艺术魅力,了解其保护传承、创新利用情况,探寻绥德民间艺术花开正艳的实践与启示。

1保留民间艺术的原汁原味

走进绥德县文化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陕北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雒胜军,正在电脑前整理前一段时间去采风时录下的民歌。“这些音频非常宝贵,都是原汁原味的声音。在教学时我经常播放给学员听,让他们感受纯正的民歌味道。”雒胜军说。

每年雒胜军都要下乡采风,他走访了近百位民间歌手。在绥德县雒胜军陕北民歌传习所的书架上,调研组看到一排排磁带、光盘,里面保存着他采风时录下的信天游、劳动号子、小调等各种体裁的陕北民歌。

薛林才正是雒胜军拜访过的陕北民歌民间艺人之一。驱车1小时,雒胜军从县城赶到薛林才家中,两人一起背靠窑洞、面朝山,在广阔天地间唱着信天游。“我会反复听这些老艺人的声音,学习他们唱陕北民歌的老调式,这对我提升演唱水平有很大的帮助。”雒胜军真切地说道。

绥德是陕北民歌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被列为陕北民歌的重要保护区。当地人爱唱民歌,劳作时唱、喝酒时唱,就连接受采访时说着说着,也能唱起来。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冒着严寒,绥德县文化馆文化志愿者文艺小分队走进位于山沟沟里的白家硷镇楼则沟村,进行惠民演出。台上,雒胜军放开嗓子演唱信天游经典作品《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台下,村民们不时鼓掌喝彩。

“切着羊肚肚,放着羊脸脸,有着香菜放着盐,诶呀,好吃的咱吃着就心里甜……”演出时,调研组见到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绥德平安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何胜堂。他坐在椅子上,怀抱三弦,左手按弦,右手轻拨,左小腿绑着甩板,唱着一曲轻快的《绥德是个好地方》。

绥德平安书,是陕北这片黄土地上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也是陕北说书的派生之物,主要分为在庙会上演的会书、在村社演的社书和走进家门的家书。最初,绥德平安书由盲人表演,后来盲人宣传队渐渐消失,说书艺人也越来越少,这项非遗一度濒临失传。

为表演好绥德平安书,何胜堂不断提升技艺,把跟随盲人师父走南闯北时所学到的经验熟稔于心。“有悲悯情怀,沉浸于书中故事的情感变化,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声调、表情、曲子也要与情感高度融合。”何胜堂介绍着自己对说书技艺精髓的体会。

2023年1月,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被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距2012年4月原文化部正式批准在榆林、延安设立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10年有余。

“10多年来,榆林市不断践行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原则,推动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例如,榆林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将子洲、绥德、米脂、横山等区县的说书项目统一归并为‘陕北说书’,进行整体保护,更好地凝聚力量、优化非遗项目的保护环境。”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志章告诉调研组。

民歌、秧歌、唢呐、石雕、腰鼓、绥德平安书……近年来,绥德全面摸排优秀传统文化“家底”:现有非遗保护名录县级五批十大类89项,其中包含市级23项、省级11项、国家级3项。这片土地,已成为民间艺术旺盛生长的沃土。

2让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

走在绥德,时常会传来震耳的唢呐声。唢呐,已融入陕北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绥德人的婚丧嫁娶,往往都有唢呐参与。

一大早,调研组就寻着高亢激越的声音来到了街上。只见一家羊肉面馆前,唢呐乐队正在演奏,欢快的唢呐声、鼓声、锣声、笙声、琴声交织在一起。

无定河旁,一阵雄浑嘹亮的唢呐声划破清晨的宁静。家住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后街村的汪世发,开始了他日常的唢呐练习。尽管已经75岁,但他还会保持每天1个小时的练习。

“现在年纪大了,气息不太跟得上,只有不停地锻炼,才能让我保持充足的气息。”说完,汪世发拿起陪伴他几十年的唢呐吹了起来。

走进汪世发家中,调研组就看到原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颁发的绥米唢呐传习所的牌子。汪世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绥米唢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都有唢呐学员慕名而来,向他请教。“我还通过线上交流,将需改进的地方直接告诉徒弟。”汪世发说。

为传承弘扬好绥米唢呐,20世纪90年代末,绥德县成立了“绥德汉”百人唢呐团,汪世发就是当时的主吹手之一。现在,他已经成为百人唢呐团的指导老师,将自己的唢呐技艺毫不保留地教给其他唢呐艺人。

“汪老师教导我吹唢呐时要有充沛的感情,用唢呐展现陕北的风土人情。”百人唢呐团里的贾凯祥是位00后小伙儿,他告诉调研组,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喜欢上了吹唢呐。“这些老艺人对唢呐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我要继续提高自己的技艺,多参与专业乐团演奏,将绥米唢呐传承发扬下去。”

岁岁年年,黄土地上的唢呐声不断,闹秧歌也从未停歇过。调研组在绥德调研时反复听到这样一句话:“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会扭秧歌。”

调研组来到绥德县老年大学时,一堂热闹的陕北秧歌课正在进行。双手持扇,走扭摇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陕北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贺世成正在给学员们传授他创作的锣鼓步。

“创新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一直探索,希望在陕北秧歌经典十字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几年里我一点点尝试,最终创编了这套锣鼓步。”身为传承人,贺世成深知肩上的责任:“传承好陕北秧歌,既要掌握秧歌的知识和技巧,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创新,为陕北秧歌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距老年大学10分钟车程的绥德县远竹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跟着老师欢快地跳着秧歌操。

“这套学校精心编排的校园秧歌操,将秧歌动作与现代体操融合在一起,既锻炼学生身体,又传承陕北秧歌。”绥德县远竹中学副校长李亚红介绍,近年来,学校利用“第二课堂”资源,把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秧歌、剪纸、民歌、泥塑等非遗项目请进校园,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之旅,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庆祝节日时,村子广场可热闹了,我小时候常跟在大人后面跳秧歌。”七年级学生贺诗雅兴奋地说,“现在我也把秧歌操教给爸爸妈妈,他们很感兴趣地跟着我跳。”

绥德县委书记杨文慧介绍,近年来,绥德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活动600余场,参与人数达30万人次;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研学活动,有5000余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非遗陈列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让非遗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

“剪纸居然能做成礼服?”

“不仅能做成礼服,我们连走秀都走了好几场呢!”针对调研组的提问,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绥德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武燕,边介绍、边展示新设计的剪纸服装——披肩、马甲、礼帽及汉服样式的长款礼服。“你摸这个衣服,用的可不是纸,而是我们经过多方挑选的舒适且不抽丝的布。”武燕笑着说,“在布上剪,可比在纸上剪难多了。”

绥德剪纸起源于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历经图腾文化、祖先崇拜、装饰剪纸等历史变革,逐步形成一种独具陕北剪纸艺术特色的剪纸风格。《春夏秋冬》《三十里铺》《陕北过大年》……武燕的剪纸作品充满场景性、故事性,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寄托着对幸福生活的祝愿。

在绥德县武燕剪纸传习所,调研组看到几位妇女正跟着武燕学剪纸。为让大家学到一技之长并增加收入,武燕经常举办剪纸公益培训活动,免费给农村妇女传授剪纸技术。她还义务给绥德中学、绥德师范附属小学等学校的学生教授剪纸课程。截至目前,武燕培训的剪纸爱好者达2万多人,其中就业创业的有80多人。

黄昏时分,调研组来到绥德县城的石魂广场,只见几十只形状各异的石狮子活灵活现。落日余晖下,这些石狮子仿佛在诉说这片黄土地上的精彩故事。

绥德石雕技艺有两千多年历史。在绥德,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匠人们锤凿,就可以变成一件艺术品,如牌楼、碑碣、亭、塔、廊柱。

“我是绥德县最早创办石雕厂的人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绥德石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鲍武文自豪地说,40多年来,从一间简陋的石雕厂,逐步发展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石雕企业,公司带动当地300余人就业,并促成很多学徒创办石产品加工企业。

驱车行驶在242国道四十里铺镇附近,调研组看到道路两侧有众多石雕加工企业、个体加工户和摊点等,可谓一条“石雕长廊”。如今,绥德当地石雕产业从业人员有1200余人,石雕产业也带动周边区域石料采掘、加工、运输、石雕建筑等相关产业发展。全产业链每年可实现创收1.5亿元,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绥德石雕技艺实现“点石成金”。

夜幕降临,位于绥德县城东南角的“天下名州”石牌楼的灯带亮了起来。这座长36.9米、高16.9米的石牌楼,由1118块石料组成。浮雕中刻有碧霄祥云、龙飞凤舞、人物典故等内容,创造性地应用了圆雕、浮雕、镂空、阴刻、阳刻、线刻等多种雕刻技法,把传统的历史文化和高超的雕刻技艺融为一体,让石雕成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

4民间艺术花开正艳的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绥德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导向,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绥德地域特色相结合,确立“文化引领,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使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调研组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可供借鉴:

构建“一个”机制,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新局面。绥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参与、人人行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绥德县“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成立绥德县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编制《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榆林·绥德总体规划》;制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绥德县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办法等文件;各部门主动自觉将非遗保护融入日常工作,各艺术团体积极参与创作演出,非遗走入寻常百姓生活,展现蓬勃生命力。

依托“五个”举措,提升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水平。一是构建完善的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摸清县域非遗项目(资源)和传承人的存续情况、传承脉络、分布情况,对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保存。二是加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区协同保护、整体推进。三是注重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提供传习场所和展演展示平台等形式,加强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四是积极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绥德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秧歌之乡、民歌之乡、唢呐之乡、石雕之乡、剪纸之乡,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五是加强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剪纸、石雕等多个项目入选陕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或陕西省级非遗工坊,绥德剪纸被认证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注册“绥德石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凸显“两个”特色,彰显非遗新时代独特魅力。一是加强常态化传播普及,出版《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绥德人文大观·石文化卷》《绥德文化志》等图书,发行《陕北·绥德唢呐曲牌》光盘,举办“绥德非遗线上展”“我在绥德过大年”等活动,推进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二是推动活态化保护传承发展,举办绥德国际石雕文化艺术节、绥德非遗艺术节、陕北民歌大赛等,每年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活动数百场。

打造“四个”品牌,推动非遗生态保护融入现代生活。一是打造舞台精品剧目《米脂婆姨绥德汉》,集中展示绥德民俗文化,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逐步走向IP化运营。二是推出一张群众演艺名片——陕北秧歌,制定秧歌保护规划,开展秧歌培训,推动静态与动态保护相结合,使秧歌成为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非遗项目之一。三是开办“非遗小剧场”,组织非遗项目展演,实现常态化演出,创新非遗保护传承路径。四是带动一条助力乡村振兴产业链,绥德石雕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有力凸显,从业人员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持续提升,带动了十余个关联产业的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杨桐彤、张哲浩、李洁,榆林学院文学院教授程明社)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陕西省绥德县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