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孕育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体方略,为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为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提供了全面指引。
思想引领:提升文化自信新高度
思想就是力量。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革命文化的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系统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文化发展的动力等一系列内容,实现了文化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与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的有机结合,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历史自信及文化自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动力支撑:实现文化强国新目标
思想旗帜引领方向,实干笃行开创新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一方面,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发挥主导作用的深层社会意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通过政策指引、教育教化、舆论宣导等多种方式,唱响主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厚植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华文化精华,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提供文化底蕴,彰显百年大党的历史担当和文化自觉。
领航掌舵:推动文化事业新台阶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途径。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聚焦理论引领、舆论引导、文化惠民、文旅融合、文明培育五条赛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坚持为人民服务,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改善群众精神面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到人民的生活现场,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与人民心连心,源源不断地推出鼓舞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舞台,促进文艺事业成果丰硕、气象一新。要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谋篇布局:擘画文化建设新图景
高瞻远瞩谱华章。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提出“两个结合”到强调“七个着力”,再到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国家版本馆的建设,强调讲好中国革命发展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布局文化建设,规划出高瞻远瞩的宏伟蓝图。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注重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在指导实践、凝聚人心、增进共识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思想引领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力,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明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升,各族人民更加团结一心、在共同团结奋斗中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精神主动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也达到新的境界。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开展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循大道,至万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唯有以坚定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勇担使命、踔厉奋发,推动文化工作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实现新跃升,谱写出新时代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者:杨丽、杜阳莉,分别为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杜阳莉系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SJGLX132Y)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