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书兵的“荒野艺术计划”融合了传统文化与时代创新,通过在西北荒漠中创作大型的雕塑装置,展现了当代中国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董书兵的这一项目特别强调艺术与地域特色的结合,使作品深植于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并且注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广泛应用当代的先进技术,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艺术欣赏方式;“荒野艺术计划”对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也显著提高了当地的旅游吸引力,为地方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在“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中,董书兵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为“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总之,“荒野艺术计划”不仅体现了艺术的探索精神,也体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创新表达与使命。
一、文化自信,在地生根
“荒野艺术计划”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董书兵教授于2016年在甘肃瓜州发起,是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和时代创新相融合的一个生动案例。这个计划将大型的雕塑装置作品带入到西北的戈壁荒漠,别开生面地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艺术家董书兵等人在这一计划中已经完成了6件作品,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效应,像《大地之子》《无界》《风语者》等大型雕塑与装置艺术,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和描摹,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诠释。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背景下,通过这样的艺术创作,既增强了国内外对中国艺术的认知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信心和开放态度。
董书兵开始这一计划的起点是将他的雕塑作品从封闭的美术馆空间转移到开阔的自然环境中,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大地之子》其实是其研究生时期的毕业创作。通过这种空间上的转换,不仅刷新了公众对传统雕塑的认知,也为雕塑本身赋予了更广阔的文化与物理空间;后续创作的《无界》,董书兵开始有意识的将敦煌经变画中的场景以现代的材料和结构再现到观众面前。董书兵的这种创作方式,既体现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又展现了现代艺术的观念性与创新性,使得这些作品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也富有现代艺术的魅力。
董书兵 《大地之子》雕塑
“荒野艺术计划”还特别强调了艺术与地域特色的结合,旨在创作具有在地性的艺术作品,如为风力资源丰富的瓜州量身定做的《风语者》和在祁连山脚下如同“天外来物”般的《非垂直立方》。这种在地性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作品能够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之中,不仅丰富了当地文化景观,也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艺术价值,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二、艺科融合,创新发展
董书兵的“荒野艺术计划”也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尝试。在这个计划中,大量运用了数字技术进行辅助,3D扫描和数控雕刻技术的应用不仅使雕塑制作更为精准和高效,而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打开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在《大地之子》和《汉武雄风》的创作中,利用数字建模的方式,将红砂岩进行分块雕刻,可以精确控制雕塑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创造出既具有传统美学特色又富有现代感的作品;又如,在《无界》和《非垂直立方》的创作中,董书兵团队通过软件模拟搭建,精确计算材料规格和数量,利用数控机床和激光切割等现代加工技术,使得创作过程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董书兵 《非垂直坐标》雕塑
董书兵的创新不仅限于技术应用,还体现在后续的持续更新能力。近年来随着投影技术的进步,董书兵在《大地之子》与《无界》等作品上再次展开了积极的尝试。这些作品中融合了全息投影和传感技术后,让雕塑不再是静态的艺术表现,而是成为了可以与观众互动的动态艺术体验。例如,在《无界》的展示中,观众的动作和声音可以影响作品的灯光和影像变化,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这种技术的融合不仅展示了董书兵在艺术创新方面的勇气和前瞻性,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艺术欣赏方式。
董书兵 《无界》雕塑
三、教学相长,启迪未来
董书兵的“荒野艺术计划”并非一蹴而就的,早在这一计划实施之前,董书兵和他的学生们就游走在西北这条艺术之路上长达二十多年了。因为河西走廊上聚集了像榆林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众多传统艺术的圣殿,所以《专业考察》是董书兵必须常年亲自带队的精品课程,日积月累下,董书兵和他的学生们就开始思考如何在西北地区以艺术的方式创造新的文化景观,于是“荒野艺术计划”便应运而生。现在,这一计划所打造的新雕塑景观也成为了清华大学艺术考察中的重要节点,董书兵将学生们直接带入自然环境,突破了课堂和工作室的局限,通过实地体验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对于年轻艺术家和学生而言,“荒野艺术计划”也是一个激发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平台。通过参与这一项目,他们学会了如何跳出传统艺术的框架,探索新颖的表达方式,并同时对社会和环境问题展现出关注。这种实践经验不仅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认知,还增强了他们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目前,受到董书兵的影响,不少学生已经将未来的创作方向转向户外、转向乡村,致力于将自身所学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董书兵和学生在《专业考察》
四、乡村振兴,艺术赋能
“荒野艺术计划”对于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个项目通过在乡村和荒野地区展示大型公共雕塑,不仅改变了乡村的文化景观,而且增加了乡村地区的艺术氛围。董书兵等艺术家的作品,一方面为当地居民带来美的享受,一方面也强化了乡村地区的文化身份和特色。随着“荒野艺术计划”的实施,在提升乡村地区的文化自信和居民归属感方面艺术的作用开始逐渐显现。《大地之子》不仅成为了本地人津津乐道的事物,也成为了瓜州县对外宣传的一张亮眼的名片。这些艺术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涉及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村民作为创作主体便具有了主观的能动性,这种参与既提升了大家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艺术作品的存在显著提高了瓜州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增加了收益。据董书兵回忆,2016年刚刚建成《大地之子》之初,周边还是一片不毛之地,而如今这条长达五十公里每年能够吸引近百万游客来参观,俨然成为了清甘大环线上的重要节点。“荒野艺术计划”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这种创新的艺术展示形式为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感体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的住宿、餐饮、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进而为乡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方式。
五、一带一路,视觉亮点
俗话说“艺术无国界”,通过艺术的语言更能引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共鸣。这些在戈壁中出现的大型雕塑作品,不仅能够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能力,也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焦点和媒介。可以说,“荒野艺术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在文化发展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一致。"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荒野艺术计划”则为这一战略提供了一个更加具体的展示平台。“荒野艺术计划”通过将现代艺术作品置于自然环境中,打破了传统艺术展示的边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与“一带一路”倡议中推崇的创新精神相呼应,为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未来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按照董书兵的规划,“荒野艺术计划”下一步将延伸到新疆地区,并逐步走出国门,与巴基斯坦、伊朗等沿线国家展开艺术合作,通过艺术的形式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文化联系。例如,在巴基斯坦,董书兵计划通过与当地的高校及艺术家合作,创造反映中巴文化交融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不仅会增进两国人民的文化理解和友谊,也会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视觉亮点。
董书兵的“荒野艺术计划”不仅是一次艺术创新的实践,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融合的探索。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展现了中国文艺在新时代的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的文化景观,也为世界艺术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的力量。
(作者:董书兵 孟超:分别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相关链接/董书兵
1968年生于新疆,祖籍陕西省陇县。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装饰雕塑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雕塑系长聘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荣誉会员,美国国际雕塑中心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曾竹韶艺术奖学金”评委。代表作有《大地之子》《无界》等雕塑作品,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主要从事公共雕塑、中国古代雕塑以及数字雕塑方向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