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海归中国梦 > 正文

凝聚侨心侨力 同圆共享中国梦

【专家学思】 

20世纪早期,东南沿海的侨乡,如新宁(今台山)、香山(今中山)、广州等地因应潮流,出版一批针砭时弊、倡导改良的报刊。大量民众侨居海外,使侨乡部分报刊很快传播至侨胞在海外的聚居区,侨胞逐渐在其读者群中占据主体地位。这批在侨乡出版、主要向海外侨胞发行、以报道国内和侨乡事件为主的报刊,便是最早的侨刊乡讯,《新宁杂志》《香山旬报》为其典型。

民国时期,侨乡中不少乡村、学校、宗族创办报刊,发往海外,向侨胞传递家国消息,其中既有宏大的国家事件,也有微观的乡闾琐闻,能让侨胞知晓故乡状况,抚慰他们的思乡之情;侨刊乡讯还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侨讯,形成各国各地侨胞的信息交流场,渐被比拟为“集体家书”。彼时,侨刊乡讯的创办者是侨乡中的进步力量,他们在沟通侨情的同时,呼吁侨胞参与侨乡社会治理、支持国家建设。抗日战争中,侨刊乡讯鼓舞侨胞与国内民众团结一致,抗战到底。

20世纪50年代,侨刊乡讯向海外侨胞宣传家乡新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意识形态和世界格局造成的侨胞与中国之间的信息隔阂。改革开放后,侨刊乡讯继续发挥“集体家书”的功能,报道侨乡新人新事,登载侨务政策措施,讲述传统文化掌故,协助相关部门引资引智,帮助海外乡亲寻根溯源,增强他们与故乡及祖国的情感交流。

21世纪后,侨刊乡讯出现困局:延续历史办刊方式和叙事风格的传统侨刊乡讯面临经费不足、主办人员老化、受众群体萎缩等难题;力图走商业化道路的新型侨刊乡讯则被质疑市场化严重、侨味不足。对于侨刊乡讯出路何在,争议纷纷。然而,侨刊乡讯从未停止求新思变,新时代中的它们依旧是向海外侨胞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重要媒介,也是侨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百年以来,侨刊乡讯推动侨乡和国家进步的理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不谋而合。侨刊乡讯起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在华侨华人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拥有丰富的民间侨务资源,不少侨刊乡讯就是经海外侨胞发起而创刊、复刊,它们能够继续通过民间途径,吸纳华侨华人参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些均是侨刊乡讯的天然优势。

6000万华侨华人可分为众多不同类型的子群体,喜好各不相同。侨刊乡讯要持续吸引海外侨胞,必须切实了解海外受众需求,聚焦受众关注点,聆听他们的声音,用受众喜爱的语言,传播和讲述他们感兴趣的中华文化和中国故事。

中国正在更好地融入世界,也需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中国声音要向海外传播,华侨华人是重要载体。侨刊乡讯是中国侨务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编写发行应该遵循中国侨务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侨刊乡讯应契合华侨华人开放包容的精神,以文化为切入点,写村史族史,叙民风民俗,释文化遗产,筑造“根、魂、梦”,在增强华侨华人对侨乡和中国的认同感的同时,也身体力行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同时也要拓宽格局,宣传华侨华人对侨乡、对中国的奉献,鼓励他们为住在国的社会经济、为中国与住在国的友好交往作贡献,让他们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助力中国、所在国、华侨华人达成“三赢”。

(作者:姚婷,系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陈之殷、李健、陆健、吴春燕本报通讯员张春媚)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侨心侨力   中国梦   海归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