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悠悠送别情 离别亦美丽

——《送别》赏析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这是由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李叔同选用流行于19世纪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文字清流如水,感情洁白如云,曲调委婉细腻,仿佛飘逸着淡淡的忧伤,诉说着离愁别绪。这首歌自诞生以来,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20世纪70年代,《送别》成为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音乐,使得这首歌再度广泛传唱。

《送别》歌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刻画即将离别的场景:金兰之交远行,于是送君送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一望无际,呈现出孤寂的景象。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使得创作有着浓郁的音乐性和艺术性。第二部分着重描述送别时的内心感受,“一瓢浊酒尽余欢”,挥别前敬上一壶酒,意味着主人公的复杂情感,与其黯然神伤,不如把酒言欢。“今宵别梦寒”,情谊山高水长,彼此善自珍重。

离别的泪珠还没抹去,心,已在憧憬重逢的喜悦。长亭、古道、芳草、晚风、笛声、夕阳,勾勒出凄美的画面;“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表达了对友情的珍爱和对离别的感伤、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多个意象组合成一幅生动图景,生成了一个整体意境。

意境这个词最早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从王昌龄的论述中可知,意境是高于诗歌中的物境和情境的。物境是诗歌中的景,情境是诗歌中的情感,如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便形成意境。换句话说,意境是一条丰富的纽带,它一面连接的是诗歌本身用意象组合起来的艺术世界,一面连接的是诗歌的作者的心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意境连接着文学接受的心理过程。在《送别》中得到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都是从其意境中来的。

《送别》让我联想起一首送别诗,出自王昌龄的作品《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的大意:沅江的水路很通畅,连接着武冈县,从而送你不觉得有离愁伤感。一路走来,那相连的青山共同润泽着风雨,我们共顶一轮明月未曾分处两地。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意境是诗歌的核心。诗人借助秀丽幽深的意境,宽慰友人柴侍御的离别忧伤。其实诗人未必不忧伤,只是他把这种情绪压在心底里而已。这首诗蕴含的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从意境来看,《送柴侍御》既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又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青山象征着高雅和永恒,明月则寓意着圆满和团聚,两者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希望。

《送别》与《送柴侍御》一样,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是一种人类的共性,其艺术风格,恰恰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送别诗。(周光华)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