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聚合式”的传统大节,是传统信仰、天人观念、民俗礼仪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春节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是其自身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逐渐取得的国际影响力,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的“聚合性节日”。当前,春节的国际传播仍存在节日仪式驳杂、文化符号缺乏提炼、节日文化产品开发不够等问题,提炼春节的仪式、符号意义,打造春节文化产品是进一步推动春节国际传播、实现春节“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春节 国际传播 文化符号 文化产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普天之下,莫无华人;河海流处,皆闻华语。”中国春节无疑正表现出极强的本土内生力和国际影响力,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正在国际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与公立新年元旦、圣诞节、感恩节、开斋节等9个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著名传统文化节日并列,正式成为联合国的第10个“固定假日”。这一消息给中国春节走向国际化、成为“世界节日”又增添了佐证。当下的世界是全球不同区域多样化的“异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在此时代大背景下,中国春节作为民族文化的基因表征和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考察其国际传播的主体、历史、路径及其所彰显的传统文化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春节的国际传播由“封闭性”向“公共节日”的嬗变
当前,春节传播和接受的主体可分为三个层级:中国大陆民众、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民众,而从文化传播的“域外辐射力”要素而言,海外华侨华人无疑是国际传播的主体。这一主体在当今的全球已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群体,由于历史演变、代际交替、异族通婚等复杂因素,这一群体的人口数量从未有过确切的统计,相关数据仅为保守的粗略估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华侨华人大约有6000万,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各国,其次为北美、欧洲和澳洲,少数人散播于拉美和非洲地区。
理论上而言,随着第一个华人移民的个体或群体在海外的出现,春节作为华夏民族几乎与生俱来的文化符码便开始了其国际传播之旅。事实上,有切实证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华人移民开始于15世纪之后的欧洲殖民扩张,如1654年,荷兰殖民者将3名中国刑犯运抵非洲东部的毛里求斯,而到19世纪60年代,华人移民毛里求斯出现第一次高潮,仅1860年这一年,抵达毛里求斯的华人即有379人,这些人多为契约劳工。在北美地区,华人成规模移民开端于1848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潮”,及至1880年,在美华工已达十几万人。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华人社区自然形成,这是中华文化群体性特征的体现,同时也是孤悬海外、应对歧视、排斥和艰难生计的自然反应,早期的华人移民如果不相互帮助,形成“合力”,几乎难以生存,这些早期的社区便是后来遍布世界的唐人街的雏形,也实为费孝通所描述的“乡土中国”在域外的缩影和移植。这些流散域外的华人在初期无不面临语言不通、生计之苦和文化适应之难,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这种“乡愁”每逢佳节来临则变得尤为浓烈。美国最早的唐人街出现于1850年左右,形成初期节日庆仪便频繁而热闹,传统中国社会的特征在这些“华埠”“华社”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连日历都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中秋望月、清明祭祖、端午粽乐、盂兰盆会都极受重视,春节则尤为隆重,“午夜供斋之后……团体互相拜年,以茶烟(雪茄)奉客,大年初一之辰,爆竹喧天,连放六日,满街红纸……”。
春节真正体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军事、外交等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高,日益展现出一个开放的、文明的大国形象,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相应地也得到质的跃升,春节的国际传播进入了历史新阶段。这表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播力的强弱,一方面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诸多引发世人旨趣的宗教、哲学等重要“内核”,另一方面也需要民族国家自身“硬实力”的推动作用,二者不可或缺。当前,海外华侨华人近以亿计,这一庞大的传播主体无不重视春节在移民地的个体和社会功能,“出国更爱国”“我即中华”“春节在,华夏就在”的主体精神通过春节得以充分展示。同时,这一主动的“自我”文化意识也开始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既包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这些 “儒家文明圈”或“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也包括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尼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基督文明”国家则在部分州或地区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中国春节正成为国际性的盛大节日,与百年前晚清时代限于“封闭性”“自娱性”已有天壤之别,已由华人群体的“私人仪式”嬗变为移民国的“公共节日”。
春节的国际传播是在与“异文化”的融合、创新中赓续传统文化
春节随华人开始在移民国的“异质”环境中扎根,起初仅限于个人、家庭内部或封闭的华人社区,被排斥、分割在移民国主流文化环境之外,后逐渐为所在国的民众认知和部分接受,但总体上仍然是主流社会中的边缘性礼仪。但时至今日,春节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是其自身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逐渐取得的国际影响力,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的“聚合性节日”。然而,人们往往关注这中间所展示的海外华人集体精神归属和文化身份认同从卑弱不彰到充分自信的沧桑巨变,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即春节的国际传播是一个与异质文化、风俗相互接触、吸收和新变的过程,是一个有异于春节在中国本土演化的特殊场域。
《礼记·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这里的“天地同节”强调的是日常礼仪、社会庆典与四季更替、岁时轮转的自然节律相符合,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儒、道哲学思想的体现。春节是典型的温带地区的节日,与“天地”相谐,元春正始、万象更新的寓意自然而生。然而,对于移民至亚热带、赤道、南半球的中国人来说,四时更替的自然节律并不鲜明,春节的这一节令特征便因地理空间的相异而改变,并与移民地的习俗碰撞、融合,而生发出许多新的春节仪俗。如在马来西亚槟城,正月十五流行一种名为“抌柑”的风俗,元宵节当晚,未婚女子在湖边、海岸把柑橘抛往水中,许愿不日能择得佳偶,元宵节被赋予了“婚嫁”“生育”的意涵,这虽然颇具汉魏时期“上元节”男女相会的遗风,但显然也是与当地习俗、风物结合的产物。而在泰国,春节礼俗则沾染了浓厚的佛教气息,正月初一开门首件事便是与当地人一样去往寺庙,华人对各种神灵的祭拜远超国内,既包括佛祖、弥勒佛、财神、土地爷、先祖这些传统的神灵,也有诸如“本头公”这样具有本土名称的城隍神,甚至要祭祀亡魂野鬼,春节元日俨然成了“祭拜日”。
至于在北美、欧洲,春节也必然产生基督教、圣诞节等新的现代“叙事方式”。一项有关美国华人节日的调查显示,不少华人集体过春节时,先由牧师带领作祷告,然后齐唱圣诞福音歌和《茉莉花》等歌曲。这番场景是春节“在地化”的一个写照。目前在美华人已超500万,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包括泰国南部这些传统的“南洋”诸国,当前华侨华人数量超两千万,是最大的华人移民迁徙地,春节等传统节日在这些地区对母国原乡、华南祖地等传统风俗的继承,以及对移民地文化因素的吸收、“聚合”,实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一大盛景,也是加强其域外传播力和接受力的重要原因,具有显著的传播学意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正经历着异域文化的涵化,但华人传播春节等节日时却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如《礼记》中所言:“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
提炼春节的仪式、符号意义,打造春节文化产品是进一步推动春节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
一个民族性的节日仪典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必然具有庄重而鲜明的仪式形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符号意义,同时在当今的消费社会,打造广为流通的节日文化产品也是其传播的重要标志。春节目前在全球的传播已极具“世界性节日”的气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较之于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还有差距。在漫长的演化史中,春节形成了迎送灶王神、屋宇净化清洁、贴春联、写福字、除夕守岁、放爆竹、祭祀天地和祖先、吃饺子年糕、舞龙舞狮等系列民俗,这些民俗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无疑都发挥着宗教象征、祛病驱邪、表演娱乐等社会功能,形成中国春节特有的“复合式”仪式和文化符号链条。
然而,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节日仪式不仅要求其隆重而庄严,也要求其具有简明的“可操作性”,从而更易于传播和接受,因此春节习俗、礼仪的复合、多元性在表达传统文化丰富性的同时也造成了其意义的某种驳杂和模糊性。而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海外华人对春节传统的传承必然与当地文化及现实移民生活相融合而产生“变体”,更加重了其意义的复杂多样。例如,“天地大祭”是春节传统的祭祀活动,祭拜“皇天后土”是民间和历代王朝春节时的例行“大仪”,但印尼华人却一度流行在春节祭拜“关帝圣君”,并大修关帝庙宇,中国台湾出版的《华侨志》说,在印尼“男性华侨,多重孔子、关公,女性华侨多信奉观世音。”这一变化显然出于早期华人社群在异国他乡唯有以“忠义”行世,方能“求财”成功的首要心理需求。类似仪俗的“变异”在海外华人群体和国内民众中不胜枚举,这就造成了春节相关宗教意义溯源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春节迄今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仪式、符号意义的聚合多元或许是干扰因素之一。早在2009年,端午节即被列入“非遗”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世界级传统节日,一个文化溯源(纪念屈原)、一个美食符号(粽子)、一项大型仪式活动(赛龙舟),两相比照,会发现端午节的仪式、符号意义要简单、明晰得多。
当前,春节的国际传播仍存在节日仪式驳杂而参与感不强、文化符号缺乏整合与提炼、节日文化产品开发意识和力度不够等问题。如“文化符号”,这是节日流行和传播的关键内容,而十二生肖是目前最受国内外民众喜爱的动物形象,不仅具有深厚的历法纪年等传统文化内涵,也蕴含着生态等当代理念,可作为春节的首个文化符号固定下来,同时精简、提炼汉字、书法、美食、爆竹、歌曲等其他春节民俗,与十二生肖结合,每年一轮换,形成中国春节仪式、符号和文化产品的年度组合,做好策略、规划,提前进行推广,在当下应是促进春节进一步国际传播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从而切实地为春节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中国年”真正成为“世界年”而作出贡献。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考国际科研基金项目“非洲国家本土汉语教师中华文化素养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TI2019B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春节被列为联合国假日意味着什么?》,中国青年网,2023年12月26日。
②庄国土:《21世纪前期世界华侨华人数量、分布和籍贯的新变化》,《侨务工作研究》,2020年第6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