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石油工程系主任、教授 胡景宏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调研时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石油和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油气资源的自主开发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自1859年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以来,石油便作为“工业的血液”,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能源。1949年,美国著名石油学家哈伯特发现石油遵循一个“钟形规律”。这个规律是说,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产量会先达到最高点,之后将会迅速减少。根据他的预测,石油产量将会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会下降,直到完全耗尽。20世纪70年代中期,哈伯特预言“世界石油生产最迟在8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接着产量暴跌”,但事实显示,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石油的总趋势是上升的。时至今日,页岩革命让美国从一个能源依赖变成了能源自给国。科技革命的力量让石油枯竭论不再成为热门话题。
一、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助力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大突破
地质理论助力页岩油气大发现。常规油藏是源外成藏,是指从生油岩中经过一定距离运移而来的,储藏在砂岩和碳酸岩储层;页岩油是源内成藏,是指那些生成之后没有运移出来而滞留在生油岩中的油气。常规油具有明显的圈闭特征、油水界面和油藏分布;而页岩油分布在页岩层空隙中,不受水浮力驱使,没有明显的油水界面,连续成藏,没有明显的油藏分布。新的地质理论推动了中国陆相“页岩油革命”:彻底改变了页岩只生油、不产油的传统认识,完全颠覆了勘探只寻找“圈闭型”常规油藏的常识。突破了陆相页岩油“理论误区”,打破了“勘探禁区”,攻破了“开发无人区”,推动页岩油成为中国石油工业战略性资源。
创新油气工程技术助力页岩油气大开发。水力压裂技术的突破性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高压水的注入,可以在页岩层内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使得埋藏在岩石中的气体能够被释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压力和添加剂的使用,科学家们能够实现裂缝的控制,使其朝着预期方向扩展,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页岩气。
我国陆相页岩油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形成了页岩油地球物理“甜点”识别与预测技术、水平井和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页岩油勘探开发核心技术),此外还启动了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攻关,有效指导和推动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鄂尔多斯盆地长7 段、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等陆相页岩油的勘探突破与规模建产。
二、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助力万米深井油气勘探开发大突破
地质理论助力万米深井油气大发现。万米深钻揭示的地层热演化程度超过3.0%,远大于目前生烃机理认识的2.0%成熟阶段,热液流体比中浅层更加活跃。油气资源在多高地温环境下能生成和保存?高温高压生烃新模式如何?超深层油气藏是否存在成藏极限?勘探深度是否存在下限?等问题都是万米深地钻探必须面对的世界级地质难题。地质理论突破和创新实现了万米深井油气资源大发现。
创新油气工程技术助力万米深井开发。超深、超高温、超高压、复杂高地应力给万米超深井工程技术带来了物探、钻井、测井方面的难题,需要大吨位高精度可控震源、高灵敏度数字检波器获取高信噪比地震资料。俗话说一深带万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标全球13项工程难度指标系数。万米井深,高温高压、砾石厚度、盐层厚度、盐层套数、盐水压力系数、高含硫等7项指标属世界级难题,其他指标的难度系数也名列前茅,钻完井综合难度全球罕见;其次,8000米以深地层信息不准,缺少精准的地层压力、岩石力学特性等关键数据;最后,在8000米以深的超深层寻找油气,就像站在珠穆朗玛峰顶,要看清雅鲁藏布江上的游船,难度可想而知。测井方面,主要是测井仪器的抗超高温、超高压能力不足,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成像测井难以实现,超高压射孔器材缺乏。现有测井仪器最高抗温200℃,但万米井的温度已经达228℃。由于受到芯片、传感器等基础元器件材料抗温能力的限制。万米井还会引发工程难题的叠加效应,如高温高压、复杂压力体系、盐层厚度与套数、复杂高地应力、有毒有害的硫化氢气体等多因素叠加,使得难度进一步增加,加上许多机理仍然不清,甚至会出现难度的突变。目前,依靠科技力量,中石油中石化分别在新疆实现了8000米深井的油气大发现和钻探工作。
未来可大有作为的领域仍然广阔,包括超深层碎屑岩和基岩火山岩、超深层页岩油气、海域深水、低熟页岩油原位转化、煤炭地下气化、天然气水合物探等领域,这些领域一旦取得突破将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理论上,深地、深水和深层非常规油气基础地质和成储、成烃、成藏及富集理论认识需要加快深化创新。技术上,深地勘探和深海油气工程、超高温超高压井下工具、地下原位加热转化、地下炼厂、智能化注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超深层弱信号高精度地震、超高温高压测井与远探测井等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加快自立自强。经济上,这些领域的勘探开发操作难度大、成本较高,需要发挥“大国体制”优势,统筹资源、集中力量、久久为功,加大政策和财税支持力度,加快实现经济效益开发。环境上,这些新领域勘探开发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取得平衡,实现良性发展。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油气安全将会越来越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