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的有机体,文化是社会有机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也愈益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4年度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突出强调“持续推进市场监管文化建设”,部署举办首届文化建设年会和“我为市场监管发展建言献策”征文活动,对文化建设强调之重前所未有。在随即举办的新春团拜会暨首届文化建设年会上,罗文同志强调:“市场监管文化建设是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以更加可知可感的文化建设成效激发市场监管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
加强新时代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符合党中央的号召,顺应全国市场监管人的呼声,对接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是提升市场监管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助力市场监管部门增强凝聚力、开创新气象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市场监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23年7月,笔者曾以《论市场监管文化》为题,从四个方面予以阐述:市场监管文化是与中华民族文化同频共振的文化,是与市场监管使命要求相匹配的文化,是与传统文化思想相交融的文化,是能够有效辐射全社会的文化。在中华文明助力强国建设、文化思想引领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构建市场监管文化,如何增强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围绕“一条主线”建设市场监管文化
文化历来被誉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既源远流长,也博大精深。如果说,穹苍之下万事万物皆有质量,那么任何事物也都包含文化。
市场监管总局和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承担着市场综合监管、综合执法、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反垄断统一执法、质量宏观管理、推进标准化、维护食品药品重点消费品特种设备安全等重要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安全,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市场监管文化是指市场监管部门及其成员在开展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领域安全和管理内部事务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为多数成员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群体意识、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等的总和。衡量一个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文化是重要指标、重要体现;一个单位要增强创造力、战斗力,要靠文化建设来培育、来支撑。
加强新时代市场监管文化建设,既要从宏观着眼,以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思维把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包融性,也要从微观入手,在形式与内容、制度与举措、务虚与务实、环境营造与力量聚合的同频共振中发挥更好作用,以并非无限的时间、精力、财力、资源投入,求得最佳、最大的文化建设成效。特别要规避目标不聚焦、重点不突出、大而化之、漫无边际、上下一般粗、眉毛胡子一把抓。
市场监管部门是离市场最近、离经营主体最近、离企业最近、离群众最近的政府部门,“四个最近”决定着市场监管工作既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执法工作、群众工作,又是政治性、执法性、群众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很多,兼具安全属性、服务属性、经济属性、技术属性,但核心职能是“监管”。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类别更属于“监管文化”,“监管为民”是其核心理念,“监管为民”不仅是市场监管人安身立命、履职尽责的核心要义,也应当成为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主题所在、主线所系。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应围绕“监管为民”这条主线而谋划而展开,有效发挥文化建设为“监管为民”重要使命保驾护航、赋能增效、凝心铸魂、强基聚力的作用。
所谓“监管为民”,这个“民”是个宽泛的概念。往大里说,是人民群众、芸芸众生,14亿多消费者都是“民”;往小里说,是数以亿计的市场经营主体,是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到“监管为民”,就要做到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着想,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履行职责;做到一身正气,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实践者,假恶丑的抵制者和反对者,秉公执法,科学监管;做到一马当先,当主角时勇挑重担,决不退缩,当配角时积极配合,决不推诿,关键时候拉得出、冲得上、堵得住、打得赢,甘于奉献,能打硬仗,争立头功。
“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为民”核心职能的要义阐释。具体来讲,新时代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应当围绕该12字主线而展开。
讲政治。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意义,就要引导和促进干部职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站稳脚根,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强监管。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意义,就要积极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促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养、政策水平、办案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件、回应舆论关切、调解消费纠纷等各方面能力,提升与超大规模市场相适应的市场监管综合能力,破解监管新问题,把握监管时度效,切实提高监管的权威性、规范性、公正性。
促发展。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意义,就要让干部职工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坚持市场化特征、服务化监管,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千方百计为广大经营主体提供有力支持和贴心服务,主动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努力促进经营主体提质扩容,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保安全。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意义,就要让干部职工自内向外提升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自勉自励,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行好市场监管领域安全职责,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二、围绕“三种感受”建设市场监管文化
文化建设最直接最见效的功力,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聚力,聚合起一个单位一支队伍的整体合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抖起精神干事业,画出最大同心圆。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讲,增强干部职工的认同感、成就感、归属感,就是文化建设最应当发力、最应当见到功力之处。
关于认同感。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只有充分认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深感这个事业、这份职业有意义有价值,才会自觉、主动、坚定地为之奋斗,才能爱岗敬业、岗位奉献。市场监管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市场监管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市场监管人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目标,要让干部职工明确市场监管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处于什么位置,具有什么作用,哪些职责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密切相关,哪些工作与“国之大者”息息相连,深知市场监管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从而增强干部职工的职业认同感。
关于成就感。人生从来不易,奋斗就要付出,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大家一天天、一年年干下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究竟意义何在?价值何在?需要有成就感,回顾和总结起来感觉“值得”。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提出“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方针,强调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市场监管力量。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目标,要让干部职工能够真切感受到市场监管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的努力,让底气越来越足,自信心越来越强,“以更加可知可感的文化建设成效激发市场监管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让大家身在市场监管岗位感觉很自豪很光荣,从而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成就感。
关于归属感。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行走在什么方位?向着什么目标迈进?这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群体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根据党中央机构改革方案,原工商、质检、食药监三部委组建而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同时还纳入商务部反垄断、发改委价格监管等职责,许多地方改革组合的部门比总局还要多。若干单位、60多万干部职工汇入新家庭新轨道,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运行模式存在差异,信念之加固、理念之确立、观念之扬弃绝非一日之功。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淬炼,在扬弃中升华,坚持不懈地促进思想融合、业务融合和观念融合,努力创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良好氛围,创造温暖人心、拴心留人的市场监管好环境,让大家感觉市场监管这个家很温暖,很有人情味,在这个系统只要肯干能干努力去干就有好的结果和归宿,以文化之“柔”铸监管之“刚”,在更高起点上形成“人和、心和、事和、力和”的生动局面,从而增强干部职工的发展归属感。
除此“三感”之外,还可以阐述为存在感、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等等,意义相近,大同小异。有了这些正能量的“好感”,市场监管人才有盼头、有奔头、有劲头,有苦不言苦,有难不避难,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不断开拓事业新局面,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去争取属于市场监管发展的荣光。特别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着急难险重任务,处于市场监管摸爬滚打第一线,是市场监管战斗力的基础,文化建设更需要用心用情用力,要结合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和五星所评价,把文化建设落地落实。
三、围绕“五种精神”建设市场监管文化
市场监管文化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衡量文化建设的成效是多维度的,但有一个维度至关重要,就是看这支队伍的精气神是否得到了提升,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是升得到了增强,是否带出了一支能战斗、能吃苦、能奉献的高质量队伍,是否培育出了具有鲜明特色、能识别、可传承的行业精神。
市场监管是重要的政府职能,市场监管部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部门,其文化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下政府部门的共性,也具有市场监管独有的个性。机关与公务员序列是如此,企事业单位更是各具职能、各有特色、不一而足。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应着力锻造与职责相对接、与行业相匹配,具有时代特色、市场特征、执法特点的精神和气质。
忠诚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市场监管面对超大规模市场,直接面对14亿多消费者,职责多、条线多、头绪多,承担着艰巨繁重的监管任务,“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常常面对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平时不敢懈怠,关键时候更需要挺身而出,没有忠诚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做不了、做不好市场监管工作。要在全系统大力培植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岗位发光精神,坚决抵制“躺平”“内卷”社会现象,靶向纠治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简单粗暴现象,净化市场监管内部生态,永葆市场监管人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进取激情,让这支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高昂的士气。
守正创新、善于学习的精神。市场监管领域广泛,涉及诸多学科,专业性很强。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竞争公平、坚持执法公正、做到信息公开、实现规则统一”,实现“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市场监管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有许多难关要闯,有许多新课题新挑战要破解,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只能路越走越窄。市场监管部门的学习氛围必须要浓,钻研劲头必须要足,业务能力必须要强。要在全系统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改革之风、守正创新之风,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执法理念、执法依据、执法方式,着力提升理论素养、政策水平、执法能力和专业水准,让爱学习、善学习、岗位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市场监管人的标识。
刚正不阿、敢于亮剑的精神。市场监管职责更多涉及民生领域,遏制和根除一切有悖市场秩序的毒瘤,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确保人民群众“三品一特”安全,特别需要敢于较真、敢于亮剑的精神。对市场乱象的麻木和纵容,就是对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损害。市场监管部门的主体是依法行政的公务员队伍,头顶国徽,肩扛标识,执法是其履行监管职责、实现监管目的的重要手段。而市场监管涉及面极为宽泛,是几十部法律、几百部法规的执行者,秉公执法、敢于亮剑更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对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侵权假冒、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等重点工作,对于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承担的“双打”(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长江禁捕,打非断链”光荣使命,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铲除药品和医疗用品腐败问题,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检验检测虚假报告等等,要秉持真挚的为民情怀,强化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出“铁拳”,正气凛然。
以质取胜、成于严谨的精神。市场监管是国家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主管单位,承担着整体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使命。要认识到,质量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一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特别需要以质取胜、严谨求实的质量精神,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市场监管部门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各级政府机关和全社会带头弘扬严谨求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的精神。让社会各界感觉,市场监管部门特别讲质量、特别讲标准、特别讲规矩、特别有分寸、特别靠谱、值得依托、值得信赖。同时,市场监管工作敏感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舆情燃点低,容易引发争议,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心细如发的严谨。
清正廉明、严于自律的精神。始终把行风建设、廉政建设作为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聚焦市场领域,针对行业特点,把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监贯穿市场监管工作的全方位各环节,贯穿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始终。引导干部职工增强“红线”意识,严守纪律规矩,做到心存敬畏,在全系统营造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市场监管领域潜在的廉政风险点,聚焦监督检查、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针对窗口、服务热线等重点岗位,加大行风排查整治力度,做到防患未然,警钟长鸣,确保市场监管风清气正,一方净土。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上行下效,上下同心,树立市场监管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克己奉公、不贪不占的形象,公道正派、可亲可信的形象。
可以想见,上述五种精神在市场监管系统越强烈、越浓厚,市场监管部门就越有战斗力、生命力,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就会越来越高,市场监管事业就越充满生机、行稳致远。要让此五种精神成为市场监管人融入气质、流在血脉的文化基因,成为市场监管人自觉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