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态,指尖阅读正成为青年阅读的普遍现象,它以各种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为载体,以数字化形式获取信息或传递认知。指尖阅读开启了全新的阅读模式,它在为青年获取信息提供更多可能与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理性引导青年积极阅读,避免指尖阅读对青年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指尖阅读的各种积极因素来实现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目标,使其从阅读中获得系统认知、提升自我,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青年 数字化阅读 指尖阅读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人们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尖阅读”本质上是数字化阅读,它是指“依靠各种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以数字化形式获取信息或传递认知的过程”。①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较2021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②其中,数字化阅读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的青年群体。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20—49岁网民占比为52.5%。指尖阅读已成为青年阅读的普遍现象。
青年指尖阅读的特征
指尖阅读具体包括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览器阅读和其他视听媒介阅读等。这种阅读形态对青年的阅读动机、方式、内容和心理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阅读动机浅微。指尖阅读是对碎片化信息的划拨浏览,读者往往因为一时的兴趣、喜好而浅显微观地知晓一些消息,这种阅读形态具有零散、随意、快捷、无序、简易等特征。碎片化的时间使读者更加偏好短文本内容,因为短文本有利于更快地获取信息。零碎而短暂的阅读时间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养成了浏览全文、跳读关键词、略读摘要的阅读习惯,这导致读者很难得到深邃的学理性知识、对信息形成整体性的认识。指尖阅读很多时候没有明确指向,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在场”。对于一些人来说,读什么和怎么读以及读的意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了、浏览了。
阅读方式便捷。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预言,机械复制技术可以使艺术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里进行传播。以手机阅读为例,在现代通信技术条件下,各种资讯能够超越时空距离实时处处点对点进行传送,只要你划拨手指,便可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同时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指尖阅读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指尖阅读的阅读速率和范围远甚于其他阅读形式,人们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而纸媒阅读需要对图书、文献进行选择、查找,有一定的固定程序和规范,即有一个“起意—选择—阅读—反思”的过程。数字技术颠覆性地将传统阅读的程序和规范简化为超级链接下点对点的实时直接认知。
阅读内容海量。数字化不仅仅是数字符号和数字处理指令,还包括将信息转化为可测量数据并进行处理的过程。③随着数字技术和算法算力的发展,信息搜集、处理、生成、匹配与推荐一体化成型,即超级文本集成并在网络中发布。互联网的核心原则是“连接一切”④,所有基于互联网功能的价值创造都是通过连接、激活、整合和协同来完成和实现的。这种连接与整合激活了超文本,使阅读内容无限延伸,呈指数级增长。今天,无论在何时何处,人们都可以查阅其想知道的相关资讯。这些海量内容的混杂、破碎和断裂会解构传统阅读的总体性和语境化,给人们的阅读认识与理解造成冲击。
阅读的娱乐化。指尖阅读带有鲜明的消费文化特性,即阅读的娱乐化。阅读者不是通过阅读实现主体性的提升,而是沉浸在阅读的表面和氛围所带来的愉悦快感体验中。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心理上的满足,阅读成为目的本身。一切艰深、费解、复杂的信息都趋向于简单与有趣,吸引眼球的视觉愉悦成为指尖阅读的主要目标。一旦阅读时间被大量娱乐内容占据,便很难主动阅读严肃的内容,这会导致部分青年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下降。
概括地说,第一个特征是指尖阅读的引发点,说明其“指”的缘由。在指尖之下,一切都趋向于碎片化、微小化,阅读时间、内容、活动、交往等均是如此。第二个特征则指出了指尖阅读的方法特性,彰显指尖阅读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它同时表达了时代的特征,快捷与方便是指尖阅读最具吸引力的功能。第三个特征涉及指尖阅读的量,海量的资讯不加区分地流动,可能导致阅读与人的关系颠倒,数字技术与装置不断引导个体去关注和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第四个特征实际上是对指尖阅读质的描述,娱乐与快感改变了阅读的目的与意义,它要求阅读所有标的都依从娱乐与快感。这四个特征互为条件、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指尖阅读的现实结构。
青年指尖阅读的影响
指尖阅读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青年获取信息提供更多可能与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指尖阅读的突出特征是阅读内容的海量,大量未经筛检和处理的信息充斥在网络空间的各种界面之上。一些信息传播者掐头去尾、片段成章,把相关信息从特定的语境中抽离出来,以其刺激性、煽动性博取眼球,而忽略对信息全面整体地分析。这些被抽离出来的信息内容在网络中自由流动,一方面有可能歪曲或片面地反映事实,另一方面也可能强化阅读者对简单化和偏向性信息的认知与理解,并激发阅读者瞬间的情绪反应。海量的信息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快速传播,一定意义上是以失去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语境化为代价的。指尖阅读可能对一些青年造成认知误导,以致其出现选择和判断的偏狭。
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是指尖阅读成为可能的基础条件。从Web1.0(单向传播)到Web2.0(双向互动)再到Web3.0(全方位互动),技术使人与信息全方位紧密结合,个人终端成为中心点并与整个网络世界产生信息互动。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技术设备不断升级,越来越趋向于便携化、移动化和个性化。这些设备不仅具有工具性的使用功能,而且在提供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观念、行为和人际关系。当我们习惯于某种连接设备时,便会对这种设备产生亲近感、依赖感。这一方面体现为对设备硬件的着迷和追捧,另一方面体现为对软件上各种操作系统和界面的痴迷。
习惯指尖阅读的读者读什么、怎么读往往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由算法推送,算法逻辑由此影响了部分青年的思考、选择与判断。一些青年越熟练使用电子设备,越依赖这些电子设备,其思想、心理和行为越趋向碎片化。如同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所言,“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生存”。这种碎片化的倾向使部分青年慢慢地失去了对阅读的整体把握。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算法推荐让普通人接收的信息更趋于定制化、智能化,但也容易让人在不断重复中强化固有偏好,陷入“信息茧房”。破除“信息茧房”,拓展认知的视野,既需要读者主动扩展信息接触的范围,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渠道、社交圈子等增加信息接触的多元性,也需要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拓宽信息供给渠道,助推多元信息环境的形成。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度融合,青年的话语表达权力不断增强,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与公共性等特点,每个人都拥有与其他网络主体进行信息交流的资格,任何人只要连接到网络,都可以在网上表达意见。由于青年利用网络空间表达意见的频率和深度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作为可能的信息源、交流媒介和虚拟的公共领域,能够促进青年进一步了解当前的公共政策议题,提高在网络空间的交流能力。但是,以网络媒介为依托的青年政治参与也表现出自发性、无序性的特征,情绪化、非理性参与会导致社会信任异化、群体极化以及网络民粹主义等问题。人们往往选择性地接触、传播与自己所属圈层的文化、价值观相一致和相接近的信息,有意无意地选择性忽略其他信息。如果信息内容的价值不完全在于其真实性,更多受到情绪感染和立场的影响,那么当事实让位于情绪后,情感宣泄和恣意传播在舆论场将成为一种常态,从而导致个体情绪互相感染、不断扩散,非理性声音相互叠加。
青年指尖阅读的引导
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态,指尖阅读还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本文对青年指尖阅读的分析涉及其中的一些方面,其复杂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如果以阅读作为促进青年成长的重要方式,那么一个可能的策略就是理性引导青年积极阅读,避免指尖阅读对青年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指尖阅读的各种积极因素来实现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目标。这种积极理性的阅读引导,实际上就是提升青年对阅读的整体性认识,使其从阅读中获得系统认知、提升自我,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简而言之,提高青年理性把握整体性阅读的自觉意识和认知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其一,语境化阅读能力,即把碎片化信息还原到具体语境中的能力,使信息不再是无所依据的“浅表信息”,而是在特定语境中被定义的信息资源。青年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选择、辨析、使用等能力,对明显违背认知常识和客观规律的信息保持审慎态度,保持对真相的好奇和追问,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其二,结构化阅读能力,即将不同的碎片化信息串联起来的能力,使各种信息不但还原在其本来的语境中,而且能把不同语境中的各种不同信息串联起来,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阅读的主旨,在增强信息鉴别力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其三,总体性阅读能力,即深度理解和全面阐释各种社会信息的能力。这是对前两种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青年通过整体把握和理性认知,学会推理、论证、反思和批判性思考,客观认识这个世界,最终建构出对世界、国家、社会、自我的总体性认知。
(作者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教授)
【注:本文系贵州大学2020年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贵州省教育厅2022年基地项目“温度、深度、效度: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发展向度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王佑镁:《国内外数字化阅读发展及阅读服务创新研究》,《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12期。
②魏玉山、徐升国:《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3期。
③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中国电化教育》,2022年第4期。
④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2期。
责编/靳佳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