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

摘 要: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解放思想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本质上深刻阐明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党的根本思想武器,从理论上明确强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从实践上深入诠释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取得一系列重大实践成就与重要理论成果。新征程上要继续解放思想,更加注重在解放思想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使解放思想最终落脚到实践创新上来。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解放思想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推进新征程上的思想解放提供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

本质规定: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党的根本思想武器

立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提出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党的根本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它提供的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自身开放性的内在要求。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讲话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再次鲜明提出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既有利于在新的实践条件下激发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创造力,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的政治品格与思想风范。

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强调解放思想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源于时代又超越时代的思想解放的理论成果,“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3]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面对,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立足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理论创新史,阐释解放思想是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历史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理论自信和理论主动的凝练表达。

理论要求: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靠实事求是吃饭”的生动论断,通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最终将“实事求是”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推动我们党重新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全党同志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随时准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5]解放思想为实事求是注入源头活水,实事求是则为解放思想提供根本依据,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就是要不断使得主观符合客观、理论符合实际。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实事求是永无止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中提交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6]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就永无止境,认识真理、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在这一过程中,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就是“实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是“求是”。

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背离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树立了光辉典范,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他强调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2023年5月在雄安新区考察时,他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2023年10月在江西考察时,他强调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2023年12月在广西考察时,他强调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与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擘画发展蓝图,为各地各行各业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书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根本指引。

实践指向: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

解放思想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先声,也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不难发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7]要以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开放,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是因为有了解放思想,我们党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8]解放思想不是一劳永逸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现实紧迫性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以理论创新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解放思想最终要落实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9]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关键在于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解放思想的实践成就与理论成果

以解放思想为引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辟解放思想的新境界,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解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十三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实现了我们党“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命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不仅是解放思想的产物,也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一个结合”将我们党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之中解放出来,经由“第一个结合”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之后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关系党的理论创新工作的全局高度,实现了我们党“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源于解放思想,旨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持续为解放思想提供坚实的历史基底与充沛的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10]“第二个结合”不是简单的观念嫁接,而是深层次的文化再造。在这个吐故纳新的“化学反应”过程之中,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第二个结合”促进思想解放,激发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传统政治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宣告:“‘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1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依靠思想解放,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刻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一刻也不能离开中华五千多年优秀文明的滋养。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已经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中国共产党人,有信心更有能力,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

坚定不移解放思想,提出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开启了带领人民孜孜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清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又一次思想解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12]中国式现代化以其伟大实践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于世界现代化理论思想解放的成果。长期以来,一部分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垄断了现代化定义权解释权评判权,不断固化“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成功就是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的拓展与解放。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新征程上继续推进解放思想应当把握的重要原则与关键问题

在解放思想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把握好思想解放发散性和问题导向聚焦性的有机统一。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新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涌现。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告诫:“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3]要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真问题、真发现问题,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把握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要把握好科学探索创新性和政治立场坚定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我们党历来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辩证对待探索性的学术问题和严肃的政治问题。另一方面,解放思想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新征程上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能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态度暧昧、被错误言论所左右,甚至动摇基本政治立场。必须牢牢守住政治关,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14]所以说,解放思想的方向是勇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而不是走上“老路”“邪路”。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更好统一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统一思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15]如何在解放思想中发扬充分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全面体现。应当在解放思想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

统一思想是为了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方面,在解放思想中形成的政策与理论必须回到群众中去,让党的创新理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让党的政策方针为人民群众所满意、所拥护、所践行,以思想上的同心同德,实现行动上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全党必须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增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力量。

在解放思想中创新实践

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是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因为“行动最有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16]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

以实践为标准检验思想解放成果。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前进,我们不能简单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中国实际,也不能简单拿党过去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具体政策举措来套今天的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解放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真理、发展真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真理、检验真理。实际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就是衡量思想解放还是思想僵化、检验思想解放成果好不好的根本标准。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1页。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5页。

[3][9][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3页,第92页、第7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4页。

[5]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9页。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

[7][1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人民日报》,2018年1月24日,第1版。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9页。

[1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2版。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页。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89页。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4页。

[16]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求是》,2023年第20期,第7页。

责编:周素丽/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