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成都市委党校主办、成都市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协办的成都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超大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研讨活动在成都举办。中央党校、四川省委党校、德阳市委党校、眉山市委党校、资阳市委党校及成都市党校系统的专家学者近50人群策群力,共同为成都推进超大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诤言、献良策、谋实招。
城乡融合发展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课题,是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治蓉兴蓉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次研讨活动紧扣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切实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为有效推动实现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互促共兴贡献力量。
坚守“为党献策”初心共谋发展服务大局
坚守为党献策的初心,要求党校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注重回答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研究成果“国家得其用,社会得其益”。此次研讨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奏响了2024年成都市党校系统决策咨询开篇布局奋进曲。
成都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曾新指出,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成都实现共同富裕避不开、绕不过的“必答题”。当前成都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城乡一体规划不完善、功能布局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充分、要素流动不顺畅等挑战。党校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不负重托的使命感,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在“为党献策”的主阵地上展身手、见真章,努力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裴泽庆认为,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对党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科研事业、科研能力、科研环境、科研制度等提出新的要求。对此应加强科研协作,凝聚攻关合力,通过立体化布局、组织化推进、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本土化表达、多样化展示的科研机制,形成有方向、有体系、有规模、有成效、有转化的科研协作模式,把党校独特优势转化为独特价值,切实为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智慧力量。
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筑牢对策学理根基
党的创新理论回答时代课题,集中全党智慧,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学理哲理。要从学术视角对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进行学理阐释,用学术框架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学理分析,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彰显党校理论研究的政治高度、历史维度、思想深度。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曹立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了解读,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统筹扩大内需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双侧发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不能就乡村谈乡村、就城镇谈城镇,要统筹考虑乡村和城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川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杨志远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4个维度对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了解读,表示四川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核心问题是共同富裕,应通过形成平衡型的经济布局、紧密型的城乡联结、融合型的产业形态推动以县域为中心的城乡融合发展。
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常晓鸣对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了解读,指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空间和功能的融合,要落实“三个做优做强”,推动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和转化;其次是围绕产业和功能协调联动推动乡村加快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进一步夯实城乡融合发展中最关键的资本要素。
聚焦产业现实问题共商城乡融合路径
产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推进产业融合共兴,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协同提升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是推进成都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专家学者们围绕产业兴农、科技兴农、绿色兴农等实践路径各抒己见,积极为推动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崇州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江燕聚焦都江堰精华灌区的崇州市优质粮油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优质粮油产业发展中的经验与不足,对加快推进优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多元主体共建共生共荣为基点,打造科技创新链、完善生产供应链、提升品牌价值链、巩固产业融合链,着力打造粮油产业链集群、价值链枢纽、供应链纽带,实现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和思考。
金堂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唐艳探讨绿色产业在县域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通过梳理金堂县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态及典型经验,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协同发展模式、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等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经济转型的启示。
蒲江县委党校教师朱传芳围绕农村电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典型经验、困境,探索农村电商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出保障产品品质,夯实电商基础、促进创新驱动,做强电商主体、坚持“外引内培”,打造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合作,助力平台发展等超大城市郊区新城农村电商助推城乡融合的路径建议。
简阳市委党校经济教研组组长李晗通过梳理农商文旅高质量发展助推城乡融合的作用机制,提出县域主体应以依托农商文旅高质量发展为抓手,通过完善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规划机制;通过把握市场需求、政策保障、科学技术和资源要素等外部驱动力,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通过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补足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共议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近年来,成都在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正在加快构建,但城乡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同样突出。面对“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时代之问,与会专家将党校所能与大局所需、专业所长与民生所盼相结合,深入探寻务实之策。
成都城乡融合试点已走入深水区,聚焦如何着力解决城乡要素流通不畅问题,都江堰市委党校教授邓蓉从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农村人才工程体制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制机制4个方面回答了城乡融合中“人、地、钱”和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的解决之道。
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校讲师苏晓伟认为,成都市以县域为载体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粮食生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乡村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应从全面夯实粮食安全生产根基、推动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协同推进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积极稳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成都市武侯区委党校教师汪雨认为,实现涉农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变,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大城市涉农社区的特征及其在农民群体社会融入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总结代表性社区的实践经验,提出要拓展公共空间,建强基础设施;着力培育社会力量,增加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整合资源,找准切入点,增强农民群体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
成都市委党校副教授曾艳提出,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党建引领机制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乡村发展的新要求;构建党建引领的多元协同赋能机制,形成发展治理合力;统筹城乡发展治理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提升乡村自组织能力,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锚定营商环境优化共话智慧蓉城建设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强调,必须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与智慧蓉城建设紧密结合、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数字化、惠企政策兑现智慧化、涉企要素服务增值化,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聚焦数字化改革带动营商环境再优化这一主题,专家们从政商关系、低碳智慧蓉城、智慧型社区商业模式等宏观和微观视角进行探索。
对于成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面临的政商关系规范程度有待提高、政商关系背对背现象有待解决、政企互动效果有待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有待提升4个问题,成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魏倩建议,应加强法治保障,规范政商行为,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政商互动,加快数字赋能,完善平台建设,着力排忧解难,优化营商环境。
成都市成华区委党校教师刘雨柔则关注了老旧社区智慧型社区的商业模式构建及创新路径。她认为,智慧型社区商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的重要触点之一,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社区智慧终端,健全多元合作机制,升级社区设施配套,持续加大社区商业宣传力度,从而推动智慧型社区建设。
成都市委党校统一战线理论教研部讲师张宁提出,低碳智慧蓉城建设面临低碳智慧协同创新能力较弱、低碳建设信息孤岛存在、绿色能源供给质效有待提升、低碳智慧蓉城应用场景不足等现实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打造低碳智慧研究中心,优化绿色能源供给,发展新型智慧电网,健全智慧环保综合监管体系,共筑低碳产业集群,创建零碳产业园区,推进低碳智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智慧蓉城向低碳智慧蓉城跃升,进一步推动成都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双流区委党校教师赵红琴从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营商环境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国内和四川省对于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营商环境作出举措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优化政府政务服务,营造公平法治环境;加快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扩充融资渠道,打造多层次融资创新发展体系。
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一致认为:要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发展,强化智慧蓉城建设的政策支撑,构建营商环境优化多元参与格局。
此次研讨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紧扣党之所需,结合自身优势,把研究阐释党的重大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总结归纳成都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新鲜经验相结合,充实咨政建言的现实意蕴、学理厚度与实践支撑,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持。此次研讨活动还搭建了蓄势赋能的开放合作平台,变单向发力为横纵联动,整合资源、汇聚能量,纵向贯通中央、省、市、区(县)四级党校协作体系,横向联动德阳、眉山、资阳党校学术联盟,构建起全链、立体的大党校新格局,为在推进超大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更好展现党校作为夯实科研基础。(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