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着力绘就山乡巨变“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一、突出党建引领,筑牢基层组织“桥头堡”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怀化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建好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党委政府共同抓、各有关部门协力抓的责任体系,完善领导联系点机制,市级党员领导分片联系13个县市区,直接联系34个行政村,带领2343名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乡包村,推动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向一线下沉。健全驻村帮扶机制,推动优势兵力向乡村振兴一线集结,择优选派1261支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3540名工作队员,其中有基层工作经历或涉农专业的干部达74%。优化考评机制,细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县两级每季度组织开展调研督查、走村观摩、擂台比武,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地。

建强基层组织。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探索推广“连村联创、抱团发展”党建引领模式,通过“强村带弱村”、“先进带后进”,推动组织联建、产业联创、活动联办、制度联抓,实现利益联结。注重将支部建在产业链、合作社、安置区及边界地,全市33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全部建立党组织或派出党建指导员,与广西三江、贵州黎平等地开展党建联建推动边界合作。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培育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1054个村共同发展,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38条,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组团式、区域化发展格局。

建优骨干队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实施村级后备力量“万人计划”,把1246名政治过硬的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等人员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中致富能手占比达到40%以上。常态化开展村干部集中轮训一批、异地培训一批、学历培养一批、导师帮带一批、观摩学习一批“五个一批”行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能人带动“百千万”工程,重点培育100名村主要干部、1000名村干部、1000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为培育对象及其所办项目提供资金扶持、搭建创业平台、组建帮扶团队,努力培养一支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村骨干队伍。

二、突出特色优势,做强产业发展“土特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怀化市依托特色资源,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乡村产业,切实解决产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优等问题,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新格局。立足怀化区位交通、商贸物流、生态绿色、种质种子等比较优势,结合13个县市区资源禀赋,以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建立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产业链总链长、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市县两级一体联动的推进机制,重点发展中药种植加工、种业及粮食加工、水果、油茶及其他油料、现代畜牧等5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2023年上半年,5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实现产值357亿元。

聚力打造特色产业新品牌。聚焦“农文旅”融合,充分发挥怀化是“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的优势,讲好“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新时代故事,加快建设“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旅游“金三角”,着力打造“湖南农耕文化名片”、“国际种业之都”。依托中国道地药材之乡、水果之乡的基础,打响茯苓、黄精、龙牙百合、山银花、青风藤、天麻“怀六味”中医药品牌和“怀化冰糖橙”、“怀化碣滩茶”等“怀乡怀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68家,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86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两品一标”农产品348个。

探索实践集体经济新模式。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与县域经济发展一并规划部署,发挥6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578个中央和省财政重点扶持村示范效应,探索推广村庄整体开发、土地流转服务、仓储冷库经营、农资集采服务、农村劳务经济、土地入股经营、全产业链托管、民生经济融合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八种模式”,推动发展传统农业产业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转变。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70%以上。

三、突出连心到户,畅通治理服务“最末梢”

推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怀化市持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干部沉下去、民情摸上来、问题化解掉、民心聚起来,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创新方式,推动联系服务网格化。根据地域分布、生活习惯以及少数民族特点,在村一级全面构建“片—组—邻”组织架构,将每个村划分若干片区,下辖若干村民小组,按照邻近居住的5至15户为1邻标准,从村民代表、党员中推选12.05万名邻长,联系覆盖村民149万户。通过片长联组长、组长联邻长、邻长联群众,注重发挥邻长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四员”作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分级负责,实现民情处置常态化。对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邻长等人员在常态化入户访民情中收集到的问题,建立“四方会诊、三级化解”民情处置机制,即个人能当场解决的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上报村党组织;村党组织每周召开1次碰头会,梳理形成“民情台账”,及时研究解决;乡镇党委每半月召开1次民情例会,分析研判社情民意,帮助解决村一级无法解决的问题。联乡县级领导统筹县直职能部门负责人、乡镇联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定期开展“四方会诊”,每月至少1次在乡村集中召开民情化解会,会商解决难点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去年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4.1万件、调解矛盾纠纷1.12万起、提供微服务9.95万件。

搭建平台,推进乡村治理信息化。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发线上服务平台及APP,推动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拓展群众反映情况、发布需求、参与村级事务的线上渠道,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采取村级集体经济出资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爱心人士捐助一点等方式,成立村级“幸福基金”,开办乡村积分超市,建立“正负面清单”,对党员群众日常行为进行量化积分,“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主动性。会同县乡村“智”理平台与“积分超市”项目作为湖南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唯一代表,参加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览会。

四、突出保障激励,激活干事创业“源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怀化市积极探索激励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干事创业办法,拿出系列过硬措施,让基层干部做事有舞台、干好有激励、发展有空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真金白银提升待遇保障。精准精细落实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单位同职级人员20%的政策,统筹考虑乡镇发展、边远程度和乡镇工作年限等因素,差异化设置补贴标准,重点向边远艰苦乡镇、长期在乡镇工作人员倾斜。完善村干部待遇报酬增长机制,健全健康体检、养老保险、离任补助等全方位保障体系,每年组织乡镇党政正职、驻村工作队、村党组织书记健康体检,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人均增长1倍,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福利待遇保障。

综合施策强化政治激励。突出基层导向选干部,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优先考虑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县级机关提拔副科级以上干部优先考虑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去年以来,提拔12名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建立“五方面人员”比选常态机制,累计选拔543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拿出一定职位定向从在职村干部中招录,切实打破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注重选树先进典型,每年评选一批担当作为“好支书”,推荐优秀乡村干部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近5年来3名乡村党组织书记当选全国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千方百计为基层减负松绑。深化文山会海、事事留痕、证明事项过多、多头重复开展督查检查考核、违规从基层借调人员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在村设立的违规工作机制和牌子,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旗帜鲜明为干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会商制度,启动问责程序时同步开展容错免责调查,确保乡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放开手脚干实事。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怀化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