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要把握四个关键点

一流大学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把完善工作机制作为首要任务,下好齐抓共管一盘棋。深刻把握“大思政”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化协调联动机制,按照“机制先行、党委管总、条抓块统”思路,凝聚“大思政”工作合力,将多条“平行线”拧成“一股绳”,有效实现顶层谋划、统筹协调、进度把控、总体效果的整体推进与有机统一。落实落细分工协作,既注重高位部署的主导作用,做好学校层面重大工作、重要制度的集中统筹,又注重高效落实的协同作用,推动牵头部门做好思想政治各项具体工作“统一接口、统一归口、统一出口”,确保各个环节彼此耦合、相互促进、步调一致。

打造一流课程作为关键环节,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抓好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思政教师+行业导师”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本地区、本行业、本学校特色融入思政课程,以地区发展讲述中国道路、以行业成就坚定“四个自信”、以英模事迹引领青春梦想、以科研攻关激发创新担当。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等深度融合,探索组建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开展情怀化、实物化、系统化教学,让学生“有感而不反感”,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育人格局。

拓展实践载体作为重要抓手,打造实践育人主阵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在课上,见行见效在课下。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双导师制”,推动校地联动、校企协同,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将思政小课堂紧密融入社会大课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效转化和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合作意识与奋斗精神。以各类科创竞赛为牵引,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涵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进阶贯通型学生科创体系,将科研实验室转变为育人课堂,教育引导学生瞄准国之重器、围绕国计民生开展科创实践,使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建强师资队伍作为基础支撑,深挖思政力量蓄水池。高度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发展,坚持“教学成长有导师、能力提升有机制、分类卓越有平台”,优化教师成长路径,拓宽职称评审通道,让青年教师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开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扩展全员育人实现路径,探索创建全学段导师制,鼓励全体教师担任新生学业导师或中高年级学生专属导师,在学生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发挥“导向、导行、导心”作用。建立学生工作队伍与思政课教师联合攻关机制,围绕学生思想、心理及关注热点难点开展问题式、专题化研究,实现实践性工作的理论性赋能。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