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推进人才高地建设 涵养高质量发展动能

作者:张欢(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将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纳入党和国家最高战略层面谋划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全球人才流动新趋势和历史机遇,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科学部署,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推进新时代我国人才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涵养优质动能。新时代新征程,必须高站位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把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建设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当前,国际环境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使得人才队伍呈现出结构多样、思想多元等特点,如果放松了党对人才的管理,就失去了我国兴才聚才的思想、组织和制度保障,就不能使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只有坚持党管人才,才能使人才自觉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鼓励广大人才厚植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地投身到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管人才,要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立足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从宏观、从政策、从协调、从服务上进行管理。一是研究制定人才发展的长远规划,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涉及人才工作的重大事项作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二是系统搭建人才服务体系,在人才的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给予专属服务,加强对人才在情感、尊严以及自我价值方面的精神关怀,为人才潜心研究、创新创业提供坚强的服务保障。三是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党的各项优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格局。四是健全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形成优者奖、劣者汰的良性局面。

二、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优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资源供给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只有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才能在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科技自主权,把握发展主动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一要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对战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针对大师和战略科学家、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卓越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层分类、精准规划培养路径。三要构筑人才发展平台,借助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围绕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三、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汇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动能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发展环境是影响人才成长、集聚和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只有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才能切实增强人才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必须想方设法为人才提供健康成长的沃土。首先,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树立人才意识,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打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其次,要营造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政策,完善人才服务内容,延伸人才服务链条,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最后,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弘扬创新文化,宽容创新失误,让广大人才心无旁骛、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构筑新时代我国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才能激活各类人才的创造力,使人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竞争。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能成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对人才管理、人才评价、人才激励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完善。首先,要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对特殊人才从机构编制上给予倾斜保障。其次,要创新人才评价体制机制,突出标志性成果评价,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创新价值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符合科技创新和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重点关注成果是否能够落地应用、目标任务是否有效实施。最后,完善人才激励体制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大力表彰那些解决行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有关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在职务晋升、职称和荣誉评定等方面实行特殊支持政策,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ZXQN20-00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