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是顺应科技进步、国际秩序重塑条件下产业发展逻辑的重要部署,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之举。面向未来,必须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从时代特征、目标要求以及新的实践出发,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在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性、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在实践中,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且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应对各种不确定难预料风险挑战的务实举措。需在产业增长、产业创新、产业结构、要素驱动、制度保障和产业安全等方面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

在产业增长层面,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实现产业增长,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短期来看,要重点做好稳增长工作。中长期看,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推动优化存量、升级增量、重构体系,加快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产业创新层面,大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基础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支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既能够为产业形成和发展提供创新条件,又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基础自身的创新活力。要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加强各类创新投资计划之间的统筹协调、协同互补,积极培育“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化运作”的全链条、全方位服务模式,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合作”的转变,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避免重复投资和研发,提升创新效率。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突出需求导向、场景牵引,在广泛征求产业界意见的基础上设定中长期技术发展和应用目标,厘清各方关切问题,坚持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重点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产业结构层面,着力补短板、促升级。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基于行业、技术自身的颠覆性、融合性、可及性和时间周期,以及国内外各种环境变化等因素,找准主攻方向,加快突破基础产品、核心技术等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实现新领域新赛道提质竞速发展。要立足在国际竞争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强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着力解决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

在要素驱动层面,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就要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技术能力和应用效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深入研究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整体推动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的变革,并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商业价值,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技术要素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增长和就业创造。

在制度保障层面,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需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相对完整的产业供给,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完善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体制机制,重点健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领域的制度和规则,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形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国空间优势。

在产业安全层面,统筹发展和安全。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既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又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的安全保障,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生态。一方面,顺应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的潮流,持续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健全风险监管框架,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做到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