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基层党建 > 正文

聚焦农村牧区、城市社区治理力量薄弱等问题,内蒙古巴彦淖尔——

网格微治理 精准解民忧

“做调解工作时,要把耐心、细心放在首位。”日前,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塞上社区,“红色网格员”燕文忠正在向社区干部传授化解矛盾纠纷的小妙招。71岁的燕文忠退休前是一名“老公安”,也是群众身边的热心人。退休后,闲不住的他成了一名“红色网格员”,邻里之间的小矛盾他都能有效化解。

近些年来,为解决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基层工作力量覆盖不足、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巴彦淖尔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推行基层网格化微治理模式,集聚治理微力量,开展微服务,推动微自治,实现各类社会力量下沉网格、服务网格,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红色力量。

集结微力量——

筑牢网格战斗堡垒

“当上‘红色网格员’后,能继续为邻里乡亲办一些实事了。”在杭锦后旗陕坝镇,担任“红色网格员”一年多的机关退休职工王风英高兴地说。

红色的马甲,贴心的微笑,暖心的服务……在杭锦后旗,每天都可以看到像王风英这样的网格员穿梭在大街小巷,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巴彦淖尔市坚持在建设布局合理、力量充足、信息赋能的网格治理服务单元上下功夫,在城市社区,将140个社区划分1551个社区网格和专属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在农村牧区,将652个嘎查村划分为4462个农牧区网格,由村民小组长、党员或群众代表担任网格员,健全走访联系、代办帮办制度,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推动重心下移、服务下沉。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网格内老党员、在职党员、物业公司党员到网格党支部报到,建立“红色网格员”兼职网格员队伍,以政策宣讲、信息传递、民生服务等工作为重心,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开展微服务——

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教育路社区,社区网格员张瑞凤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中街坊平房区入口的宣传栏破损,她立即拍照,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云平台”小程序上传,并推进处理。

巴彦淖尔市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在乌拉特中旗试点推广“智慧党建”微平台基层治理项目,以信息平台为基础、智慧网格为核心、数字阵地为支撑,划出最小治理单元,探索网格化服务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

“网格员和居民群众可以通过手机端小程序反映问题、建议、诉求,由各级基层党组织自下而上提出解决措施。”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曾鹏展示着智慧党建微平台小程序,“在遇到乱丢垃圾、公物破损等情况后,还能运用‘随手拍’功能,标记准确地点,选择服务类型、紧急程度,及时反馈问题诉求。”

当地嘎查村民小组和城市社区组织网格员,以话家常的形式定期向群众“要”问题、与邻里代表“谈”问题、积极协调物业公司和共建单位“解”问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基层网格、大事不出农村社区”。去年以来,全市2万多名城乡专、兼职网格员开展帮办代办、政策宣传、扶贫济困等便民服务,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升”起来。

推动微自治——

提升共建共享效能

“‘五人小组’的各位成员,大家要切实扛起基层治理末端责任。”近日,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明在开展“五人小组”专题培训时对村干部说,“大事小情都要让群众明明白白、共同参与,这样大家才有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在民主村,村“两委”组织各村民小组把有威望、有文化、有能力、有觉悟的村民推选出来,与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组成“五人小组”,通过“五张嘴参与议事、十只眼睛全程监督、五支笔复审把关”,实现村民家门口的民主治理,“民主”村更加名副其实。

为更好推进农村牧区基层治理,巴彦淖尔市在牧区组建微组织、推行微教育、开展微服务、实行微管理、强化微监督,切实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水平。在每个村民小组建立村级党务、村务、财务阳光公开微信群,直接把补贴发放、低保调整、水费收取等工作实时公开,实现村有公开栏、组有大喇叭小黑板、户有微信群。在嘎查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小组中一大批群众信得过、声誉好的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等先进力量凝聚起来,组织3462个村民理事会、2781支志愿服务队、4.6万余名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全过程,让村组干部“独角戏”变为干群共治“大合唱”。(本报通讯员 周文东 邢皓)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