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思政课青年说】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幻灯片-思政课青年说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巨大潜力,发挥数字技术在思政课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师资中的作用,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实现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挖掘数字教学素材,形成“大思政课”教学“大资源”

“大思政课”的核心问题是拓展思政课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生成要素。善用数字信息技术,聚合“大思政课”所要求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内容,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进一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是开发数字化在线示范课程库。利用数字技术融合云教材、云班课和云平台,整合全国优秀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力量,打造在线示范课程库,为思政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模板借鉴,切实提升“大思政课”的质量和效果。例如,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等连续3年举办“云上大思政课”,全网流量累计超过100亿次,实现了线上线下共绘育人“同心圆”。二是建设数字化教学案例库。发挥新媒体和大数据优势,充分挖掘各地红色文化、民风民俗、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科学家精神等,数字化整理归纳出具有创新性、故事性、典型性、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呈现其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和先进模范的典型事迹,形成教学案例库,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思政课堂效果最大化。三是建设数字化素材库。利用数字技术将全国高校思政类公众号、网站、媒体报刊等整合成一个思政数字矩阵,包含思政类的理论文章、新闻报道、名师讲义、参考文献、教学配图等,为思政课提供丰富优质的内容供给。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调研方式,动态收集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借助数字化平台征集教师回答,形成学生感兴趣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库,为学生提供全时段、不打烊、“超市式”资源服务,实现思政教学内容的精准化和全面化。

探索数字教学模式,丰富“大思政课”教学“大平台”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当前,数字技术为“大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机遇,通过数字化交互平台、数字化沉浸体验、数字化宣传教育,可以形象生动地挖掘道理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时代发展脉搏,将“恢宏史诗”“人文典故”“实践成就”等活灵活现地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用心感悟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实现“大思政课”启智润心的效果。

一是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一个为“大思政课”服务的学习平台,平台中包括思政在线课堂、资源库、讨论区、在线测验等模块,以满足课上课下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集教学资源、互动、交流、作业提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习环境。二是创建人工智能思政辅助平台。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活动,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现规模化教学安排下的自主学习、问题导向学习。三是搭建数字化思政体验平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积极开发升级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高科技主题公园等虚拟场景,带领学生以角色扮演、穿越的方式深度体验历史环境、感受历史文化、参与模拟实验,充分感受“体验式”和“沉浸式”课堂的乐趣,实现实践教学基地线上线下育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四是打造网络宣传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师生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建设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教育平台,在巩固思政教育网络阵地的基础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大思政课”。

汇聚数字思政育人合力,打造“大思政课”教学“大师资”

数字赋能“大思政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与社会的协调配合。既要不断强化各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也要吸纳不同领域、不同身份人才进入思政教学队伍,合力打造“大思政课”教学“大师资”,推动思政课走向更大的数字教育空间。

一是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化素养。积极开展讲座、研讨、教学展示等形式的数字素养培训活动,帮助思政课教师学习使用数字教育平台,提高多媒体互动交互教学能力,使其能够灵活使用新手段、新语言提高思政课堂的到课率和抬头率。二是搭建教师队伍“云端”练兵研究大舞台。各地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网络会议工具以及线上课堂,将不同学段、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聚集在一起,在平台中重点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规律、思政课教学难点及对策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等研究活动,共同分享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鼓励合作开发“大思政课”课程,数字化推广优秀的经验和案例,提升协同育人实效。三是要组织邀请优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各行业先进模范、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专家、名师大家等社会人士走进线上思政课大讲坛,打破地域与行业的限制,弥补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自身局限性,将社会“大资源”汇聚为思政课的“大师资”,从而更好以高质量师资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作者: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 滕翠华;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卢芮瑶)

【本文系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1JDSZK128)、2022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SKY12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