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充分认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这是与西方现代化非常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增长潜力,主要来自经济结构变化潜力。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走过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大不相同的道路,因此其经济结构变化的潜能远大于西方国家。在巨大的结构变化力量驱动下,中国经济增长还拥有强大的供给潜力以及超大规模国内市场,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与动能所在,此外,在充分认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同时,还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效果,以增强经济回升动能。

关键词:市场预期 投资消费 经济回升 发展动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正确认识市场预期及其变化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市场主体行为时,很早就注意到预期及其作用,认为预期对市场主体行为有重要的支配作用。例如马歇尔早在19世纪就曾用心理预期的方法分析投资的未来收益。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家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是决定其生产和投资活动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居民的消费行为,既取决于其现期收入,更决定于其预期收入。如果其预期收入持续不好,就会越来越多的采取增加储蓄和减少消费支出的行为。

由于市场主体的行为是基于个人(单个企业家,或单个消费者)的,因此投资或者消费预期的形成和变化也总是表现为个别的情况,即个别企业家或者消费者预期的改变,以及其投资或消费行为的改变。因此,当市场形势总体平稳时,虽然有一些市场主体由于个别原因出现不好的预期,继而改变投资或者消费行为,但不会影响总体预期及其引导的生产投资或消费活动。但当市场形势发生总体变化时(扩张或者收缩),基于个人的预期改变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一致性,进而会影响到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的基本走势,并进一步强化市场形势总体变化的态势。

对这样的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必须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改变。这是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起大落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要高度重视对社会信心、预期的分析研判

预期与市场形势变化之间的趋势性互动,是有条件的。一般地在市场形势处于总体稳定状态时,预期对其影响是个别的、多个方向的,不会形成明显趋势。但当其它因素导致市场形势总体改变时(扩张或者收缩),预期就会逐渐趋于一致,并会与市场形势变化形成同方向互动。此时,个体的预期与信心的改变可能形成系统、趋势性互动。

具体举例说明,根据过往以及他国经验,企业信心不足、预期变差,就会减缓生产和投资活动,以预防可能的产品积压、产能过剩风险;而企业生产投资活动减缓,则会影响到就业和居民收入,进而使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变差,消费信心不足,这些会导致消费需求走弱。消费需求走弱包括企业生产投资活动减缓,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订单,会使企业的预期进一步变差、信心更加不足,使其生产投资活动进一步减弱。这样的系统、趋势性互动一旦形成,其发展过程会产生自我加速力量,结果会使信心不足、预期变差不断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对这一趋势必须警惕并及时制止和大力扭转。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不断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我们尤其要注意并及时研别分析市场预期走向。

稳定投资与消费预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确认识企业生产形势与居民消费趋势的系统性互动和循环机制:企业信心不足、预期变差,很可能影响到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活动。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弱,就会影响到就业和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活动。这样就可能形成企业生产形势不好影响就业和居民消费,而消费形势不好会进一步影响企业订单、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性互动和循环。总的趋势会使企业生产和投资活动加快趋向谨慎;使居民的消费活动加快趋向谨慎。而当存在市场供需不平衡时,这些行为会使市场需求不足问题更加严重,进而放大经济下行压力。

基于以上市场预期产生与演化机制分析可知,把握好企业生产形势与居民消费趋势的生成与演化趋势,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应对一切挑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信心向前进。

要深入分析影响信心、预期的因素

前面分析指出,个别市场主体的预期因为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会随时发生变化,但不会形成预期普遍和趋势性变化,也不会对市场形势产生趋势性影响。但当企业和居民等市场主体的投资、消费预期普遍发生变化(增强或减弱),就会对市场形势产生趋势性影响,进而会出现系统、趋势性互动,进一步扩大预期与经济发展趋势(正向或负向)。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企业投资、居民消费预期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经济增长过程,也是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互为条件,矛盾运动的过程。同事物的运动过程相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不平衡是无条件和绝对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运动过程,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这是决定市场形势变化的基础性力量。

与供给运动比较,需求的形成和扩展更积极、更活跃。当生产经营活动全面活跃,各经济主体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时,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扩张力度较大时,需求会较快扩张,进而使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投资、消费预期不断改善。就会使需求更快扩张。需求扩张最终会导致供不应求,导致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此时经济总量运动就处于比较严重的失衡状态,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整就需要及时介入。通过收紧银根、控制财政开支等举措,抑制需求的过快扩张,进而恢复经济总量平衡,消除经济过热状态。

相反,当生产经营活动全面低迷,各经济主体收入增长缓慢,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持续紧缩时,需求就会收缩。需求收缩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加低迷,各经济主体收入增速进一步下降,这也会表现为企业和居民的信心不断下降,投资和消费预期不断变差。这会使需求收缩进一步发展,使供大于求的总量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此时也应该通过宏观政策的及时介入,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政府投资的拉动等,有效扩大需求,及时扭转信心和预期的持续下滑,尽快恢复供求总量的平衡,消除经济过冷状态。

综上,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是影响市场形势变化进而引起信心和预期普遍性变化的基本原因。应该认识到,2010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脱钩断链等逆全球化潮流不断发展,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使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出现下降。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推进不平衡问题,表现为大城市人满为患、中小城市人气不足。导致了房地产投资的两难困境(大城市拿地难、中小城市卖房难)。受两难困境制约,房地产投资,以及与之相关的制造业均面临投资紧缩。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收缩具有自我加速机制。其内在逻辑是:需求收缩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进而导致各方面(企业、居民、政府)收入增速下降,使需求收缩进一步加重(此时不仅投资活动会减弱,消费活动亦会减弱)。

可见,影响企业、居民信心、预期走向的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对此,提振各方面信心,必须大力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有效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引导企业、居民信心、预期。

充分估计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正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增长区间

首先必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这是与西方现代化非常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增长潜力,主要来自经济结构变化潜力。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走过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大不相同的道路,因此其经济结构变化的潜能远大于西方国家。具体看,中国式现代化起步资金的形成、起步资金的水平和起步资金的使用,均与西方国家不同。

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起步资金,主要来自资本的原始积累。尽管其过程不光彩,但积累的资金水平比较高。回溯一些历史统计数据,如美国1870年人均GDP按照2000年美元口径,已达740美元;日本1895年也达到475美元。而中国1952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人均GDP按2000年美元标准,只有61美元。中国现代化起步资金水平与西方国家差距巨大。面对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和开启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中国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动员全体人民低消费、高积累,勒紧裤腰带搞建设,这也是我国起步资金的形成方式与西方大不一样,起步资金水平也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具体表现。

由于起步资金水平不同,使用方式也会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依靠比较雄厚的起步资金,基本是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既发展轻工业,也发展重工业;既发展工业,也发展城市及服务业。其经济结构矛盾相对不十分突出。中国在起步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则必须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工业化,而加快建设工业制造业体系,离不开工厂建设的能力,这些必须依靠重工业(建设工厂的各种材料和设备,主要由重工业提供)。所以必然会形成工业内部重工业过重而轻工业过轻的结构失衡问题。同时,在集中力量建设工业体系时,不可能分散有限的资金去建设城市。因此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出现很大失衡。

不可否认,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与环境下,我国的现代化起步方式首先是取得了重大成就,即中国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依靠这个体系,我们研发了“两弹一星”。同时,这一起步方式也蓄积了巨大的发展能量。从某种角度观察,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把三十年左右全体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起来的工业化能力,全面转用于改善民生。在放权让利改革过程中,通过把国民收入的更大比例给予居民,显著提高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速释放了低收入抑制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快速扩张。通过把生产经营自主权下放给企业,实现了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和经济结构的有效调节。依靠市场调节,快速矫正了工业内部结构,工业化与城镇化、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结构失衡,这一过程所释放的巨大经济增长潜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超过40年的高增长。这一史无前例的宏大结构变动过程,是西方现代化所不曾有过的。

在经济结构失衡得到矫正,短缺普遍消失,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推动中国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时,开始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明显下降。既是根据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一般特征的比较和归纳,也是根据对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但其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这就是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仍然有众多人口需要依靠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更充分的就业,实现跟进富裕的目标。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尚未完成,城乡结构、工农结构、地区结构变动的能量仍然非常大。因此中国经济仍处于并将较长时间处于高成长性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特点、国情特点决定了其经济结构变动能量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依靠比较研究观察现代化特征,必须要特别注意样本的可比性,注意认真研究中国国情和道路的独有特征。

在巨大的结构变化力量驱动下,中国经济增长还拥有强大的供给潜力。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已形成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世界上种类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有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也有比较充沛的资金供给;此外2023年中国研发支出占名义GDP比重达到2.64%,高于OECD国家疫情前的平均水平(2.47%),全球创新指数从2012年第34位提前到2022年的第11位,技术要素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现在的供给增长潜力非常大,中国产业对市场需求具有强大响应能力。

最后,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十几亿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续释放,使中国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现在有些人担心消费遇到天花板,但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向往是没有终点的。美了还可以再美,好了还可以再好,今年用这款手机可能过两年要用一个更好的手机,今年开这样款式的汽车,过几年可能要换一个更好的汽车,这代人住这种房子,下代人可能住更好的房子,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始终发展着的大幸福。这也是社会主义最终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基石。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拥有巨大增长潜力,有充足的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进而形成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充要条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仍然在8%以上。尽管可能出现需求相对收缩和经济增速相对下降,并未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这样一个强大能力。这给我们扭转需求收缩束缚,推动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广阔空间。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效果

提振信心、改善预期,在充分认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同时,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效果。

前面分析表明,信心和预期实质是市场主体对市场走势的一种判断。这一判断会主导市场主体的投资或者消费行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实质是市场引导的经济收缩的一种表现。这也表明市场调节存在局限性。其具有放大经济增长波动幅度的倾向。

例如当市场总体供不应求时,就会通过价格上涨推动需求加快扩张,进而使供不应求的总量失衡状态更加严重,经济过热问题更加突出。相反,当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时,其会通过价格持续下降引导预期低迷,信心不足,进而使需求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供大于求的总量失衡状态更加严重,经济过冷问题更加突出。所以,应对经济总量失衡,必须依靠非市场力量,必须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作用。

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社会主义制度更是如此。市场突出的是个别利益,是小我的自由竞争;而政府配置资源突出的是大我,是事关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公共产品及服务。这些产品依靠市场调节发展不好,因为市场强调投资回报率,市场原则建设的项目,重点是投资资金的增值效果。因此这些项目的公益性特征都不突出。而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目的是给全体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些项目对其所提供的公益性的使用价值更加重视,而对项目的资金回报率,则放在次要位置。正是如此,如果市场形势不好,项目投资回报率不好时,只有依靠政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才能够有效地扩大需求,带动企业订单较快增长,带动企业生产和投资较快活跃,带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带动居民收入增长不断加快。最终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回暖。这就是通过政府投资的带动和放大效应,带动内需持续回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强有力启动,则需求收缩问题就会较快得到解决,企业订单就会明显增加,企业信心就会明显增强,预期就会明显好转,其生产投资活动就会明显活跃。由此就会带动就业形势不断好转,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带动消费需求持续回升。此时居民的消费预期、就业预期会持续好转。

综上,有效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扩大内需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和放大效应,显著增加企业订单,有力带动企业生产和投资,有力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如此就可以有效引导预期,持续较快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动能。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相关工作,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也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我们要全面完整准确把握两会相关精神,大力抓好相关任务的贯彻落实,推动有效投资和可持续的消费不断活跃,持续较快增长,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尽快进入持续回升向好的新周期。

本文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责编:李 懿/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