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青年生命观念的新变化:特点、成因与启示

——基于深度访谈的分析研究

【摘要】生前遗嘱、生态葬、网络祭祀等在青年人群中悄然兴起,反映着青年生死观念的多元化特征,折射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按照自我意愿规划生命旅程。青年选择生态友好型的安葬方式和祭奠方式,体现着他们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着青年生命观念中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青年生命观念的新变化,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也启示着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多元互动。

【关键词】青年 生死观念 特点成因 生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死亡,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议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待死亡有着不同的态度,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观念。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重死乐生”的文化传统,有着浓厚的“死亡禁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前遗嘱、生态安葬、网络祭祀、器官捐献等在青年人群中正在逐渐兴起,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讳言死亡,甚至有意为身后事作出安排,这反映着青年的生死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本研究采取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当代青年生死观念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从社会层面展开生死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

青年生命观念的新特点

当代青年的生命观念,有着鲜明的多元化特征。有学者曾对河南七所高等学校的青年学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确实有一定比例的青年学生对生存的意义缺乏认知,有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表示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对于人生有着清晰规划。这些不同的认知,显然会对他们的生死观念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笔者近日多次与在大学就读的青年就死亡话题进行访谈,发现观点也是相当多元。对待生死,部分青年表现出唯物的一面,也有一些青年认为死后世界“不好说”。此外,有些学生明确表示在死后愿意选择海葬、花葬等生态葬法,个别学生甚至在家人的影响下已然签订了器官捐赠协议,但也有一些同学表示对此难以接受。

通过调查访谈可以发现,之所以选择生态葬、生前遗嘱、器官捐献,在很大程度上与青年生命观念中自我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有着张扬个性、特立独行的一面。与“70后”“80后”相比,“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们”自我意识更加突出,他们格外强调自我感觉和内心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宅”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而不愿意委屈自己去附和社会流俗。有受访者专门提及,一些年轻人毕业后想到殡仪馆工作,就是因为可以少和社会打交道,专心做自己能够掌控的事。这些特立独行的特点反映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受外在习俗传统的制约,喜欢遵循内心的意愿规划自己的生命旅程,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明乎此,生前遗嘱在青年人群中受到青睐也就不难理解。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同样在当下年轻人的生命观念中有着生动体现。在探究人生意义的过程中,青年也是在重新认知自我,定位自己和他人、自己与社会以及自己和国家的关系。一些受访者认为,年轻人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从未停止过。当下的年轻人虽然也惧怕死亡,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死亡议题却并不排斥,甚至有浓厚兴趣。从根本上讲,即是他们探求人生意义的客观体现。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成为器官捐献者,将自己的身体器官用于拯救他人的生命,这体现出青年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和对他人福祉的关注,同时也是延续自身生命、追寻人生意义的一种态度折射。

青年选择生态友好型的安葬方式和祭奠方式,体现着他们对生命与自然关系思考,也反映着青年的社会责任担当。有观点批评当下的青年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罔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但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同任何时代一样,当代青年对社会的脉动有着敏锐感知,其所思、所想、所为并不是没有“利他性”。当代青年对殡葬和死亡议题的关注和热情远远超过前辈,反映着当下青年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青年生命观念变化的原因

人们的生命观念,受到时代变迁、家庭教育、个体成长、自我意识调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前遗嘱、生态葬、器官捐献等在青年中越来越受欢迎,除了上文所言及的当代青年强调自我意识以及家庭因素外,还有着其他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

首先,生态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推动下,生态环保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生态葬,也正在逐渐得到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群的接受。2021年4月,《民心》杂志曾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起一项有关生态安葬为主题的调查。其中,有66%的受访者为“70后”和“80后”的中青年群体。调查结果显示,有意选择海葬的受访者占48%,选择树葬的占34%。选择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和壁葬等生态安葬者累计达到了90%。当然,有选择生态葬意向和将来是否采取生态葬还是两回事,但此项调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参与调查的“70后”和“80后”,对待自己身后事的选择,也必将会影响到其子女对待生死的态度。

其次,死亡在一般大众中越来越变得“隐秘”。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殡葬服务专业化程度的发展,死亡以及治丧活动的处理,越来越被限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完成。这具体表现在,绝大多数人在医院中离开这个世界,然后被运到当地的殡仪馆火化。这一活动是在远离大众的视线中完成的。一般人对于死亡空间的接触非常有限,这大大减少了人们对于“死亡景象”的恐惧。加之随着国家殡葬改革政策的深入推动,传统殡葬习俗中一些封建、迷信现象被严厉禁止。此外,随着生态葬的推广,目前大城市的殡仪馆、公墓越来越重视生态化建设。特别是公墓越来越讲求生态环境的美观,极力降低墓园阴森恐怖的氛围。与此同时,公墓在建设中注重融安葬、教育、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讲求墓园的生命文化意义和文化品牌打造。不少城市的公墓已然是当地的一座著名地标,同时也是人们祭祀先人、体悟人生价值意义的空间场所。

再次,生死学教育的开展,正在成为青年生命认知中的积极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引导青年正确地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生死学课程。据国家教育部2020年底公布,现国内已建设《生死学》《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死亡的社会学思考》等50余门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内部分高校已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除理论知识的讲授外,还包括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形式。高校生死学课程的设置将促使大学生们直面死亡议题,进而思考生命的意义。从生死学课在一些大学受欢迎的程度来看,“死亡”已经不再是讳莫如深的禁忌话题,而是作为一种科学常识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及并思考,青年对死亡形成了科学的认知态度。

复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青年生存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信息化时代的新科技,对青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调研访谈中,很多青年强调信息化时代对于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同时也深刻影响到了价值观和生命观念。由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达,现在的青年足不出户就能够接触到大千世界的海量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各种各样的内容阅读或观赏,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多巴胺式”的快乐。同样,他们也会持续关注某类社会现象,并产生困惑或持久思考。信息化已成为了青年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部分,同时也让他们见识到不同人群的生活,了解到多元的世界,也思考着未来可能的人生。

最后,现实生活的压力也让青年思考人生的意义。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青年越来越体会到工作生活的艰辛。于是,青年转而向内审视并定位自我,希望管控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当他们忽然发现在人生的“最后一程”还要面临不小压力时,必定会对人生的意义和生死问题产生不同程度的思考。众所周知,现在城市中墓地价格的高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城市,甚至一墓难求。如此倒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究竟为何?特别是新冠疫情更使得人们认识到,拥有身体的健康和家庭的完整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财富、声名等身外之物,在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实是一文不值。所有这些都会促使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思考在人生的最后一程究竟应该选择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并且不会因此而给亲人和后人留下太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生前预约以及各种生态葬式葬法也便受到了青年的欢迎。

如何从社会层面进一步推动生命教育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内的生命教育都是缺失的。直到近些年,这种状况才有了一定改观。目前,年轻人的生死态度的确正在发生变化。客观全面审视青年生命观念变化的特点及原因,对于进一步推动生死学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总体来看,生命教育应当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多元互动。

第一,从家庭入手,正视生命与死亡教育。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也是整个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在家庭中讳谈死亡,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亲情的一种亵渎。由此,大多数国人对待亲人的死亡,总是缺乏准备。访谈中很自豪地表明自己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的青年表示,她是受到了身为医生的“80后”姐姐的影响。在她的家中,谈论死亡并不是一个禁忌话题。由此可见,家庭在生死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不仅表明家长要有着理性的生命观念,同时还要对子女进行必要的死亡教育。一条金鱼在鱼缸中自由游曳,会让孩子感受到自由的生命力;而一条金鱼的死亡,则可以让孩子朦胧中认识到生命的终结。通过类似事例,家长对孩子因势利导地进行生命教育,使其认识到死亡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颇具意义。

第二,从学前教育入手,增加生命教育内容。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正式教育的准备阶段。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适度的生命教育也是必不可缺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尽管对于生死缺乏深刻的体认,但是却已有模糊的认知。在这一阶段的生命教育中,除了教授安全教育外,还可以逐步引导儿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前儿童负责种植植物、养育动物的形式,让孩子们观察动植物的成长,以更直接的方式感知生命的存在方式。国外很多国家在幼儿园都有着类似的生命教育内容,可谓“他山之石”,值得认真研究、适度借鉴。

第三,从学校教育入手,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尽管已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但在整个高校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特别是在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更是远远不够。系统的生命教育,需要将生命教育纳入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小学的生命教育可以通过自然课、生物课以及开展相关的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和户外活动中开启对生命的感知与思考;中学的生命教育,则可将生物课、思政课和心理健康课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大学则有必要考虑普遍开设生死学课程,或在思政、哲学、伦理等课程中增加疾病、衰老、死亡等相关议题,从更广、更深的层面促使大学生解读生命、理解生命,深入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从社会公益组织入手,建立生命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离不开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作用。近年来,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一些省份的红十字会联合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开展了生命教育“百校行”公益科普活动。在公益科普活动中,不仅向大中学生普及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自救互救方法,同时还重点宣传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遗体器官捐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关活动,在大、中学生中取得了积极的反响。一些学生在参加活动后,当即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建议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的互动合作,积极推动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等各种生命公益组织进高校、进社区、进机构、进农村,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生命急救知识宣传、开展心理知识咨询服务等方式,向公众传播健康、积极的生命文化,引导大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第五,从殡葬服务机构入手,进一步打造高品质的生命文化空间。殡仪馆、公墓,是遗体处置的特定空间,也是人们最后的安息之地,更是生命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一些开设生死学教育的大学,都设有带领学生进入殡仪馆、公墓考察学习的实践课程。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殡仪馆,在清明节前后还专门设置了“开放日”活动。殡葬服务机构的打造,对于生命教育而言意义重大。然而,除了大城市的部分殡仪馆、公墓在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改扩建已经一脱阴森恐怖氛围外,其他地区的多数殡葬服务设施还很难做到这一点。特别是诸多县级殡仪馆,由于设施陈旧,绿化环境差,人们走进时依然还会“不寒而栗”。就殡葬服务机构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而言,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殡仪馆、公墓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底蕴,将殡葬服务机构打造成为建筑美观、环境幽雅、空间宽敞、空气清新的生命文化教育空间;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推动高校和殡葬服务机构合作,通过在殡仪馆、墓园设立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等方式,推动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生命教育走向深入。

第六,从媒体宣传入手,提高公众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和关注度。近年来,主流媒体对于生前契约、生态葬、网络祭祀、器官捐献等新事物的宣传,为殡葬改革的推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同时,也在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生命观念的转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不但采取海葬、树葬、花葬等生态葬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同时在墓园祭祀活动中以鲜花代替纸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于此可见一斑。为提高公众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和关注,还要广泛借助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等传媒平台,通过制作优秀生命教育影片、播放生命公益广告、录制综艺访谈节目、开展“脱口秀”、组织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积极打造和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文化,以正面、积极的生命文化涵养人、滋养人和教育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导;特此向接受访谈的石圣哲、王晓彤、张睿圆、王千一、黄文凌、何琴、魏丹、旷霜、张润秋等同学致谢)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殡葬改革的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BSH1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培:《大学生生命观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7所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的问卷调查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②肖成龙、马金生:《2018-2022年中国殡葬事业发展状况及展望》,载刘锋主编:《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8-202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③詹洪陶:《网调显示:90%受访者愿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民心》,2021年第4期。

责编/李丹妮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