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句】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实践分享】
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
在景德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老一辈手艺人手中接过非遗技艺的接力棒,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在集市上,数万名在校大学生及来自全国各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将非遗元素融入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中,摆摊出售,吸引游人驻足;在网络上,他们将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展示非遗技艺、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收获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非遗传承进校园
近年来,安徽省肥西县柿树岗乡积极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系列活动,将传承百余年的安徽省级非遗项目莲湘舞引入校园,建立柿树莲湘舞少儿传承队,把传统技艺和时代元素有机结合,创新编排出适合学生的莲湘舞步和韵律操,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的同时,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文化升级创新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五中心小学聚焦传统非遗文化的升级创新,运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理念,打造"花灯+舞蹈、音乐、美术、科技"系列特色文化课程,并创新编排花灯舞、花灯秀节目,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让孩子们体验非遗文化乐趣。
【专家解读】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导,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黄永林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以传承人为创造和传播主体,以文化精神和技艺为核心,以文化产品为载体,融日常生活和审美艺术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对非遗的保护不仅包括传承与传播,而且包括创新与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推动非遗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我们应持续激发青年保护非遗的热情,培养和造就更多青年非遗传承人,从而实现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培养更多非遗“新潮人”
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是通过言传身教传承传统技艺与记忆的,是传统生活方式得以在当下活态传承的密码。非遗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重在适应时代变化,融入现代生活,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发现其同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内容,挖掘其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赋予其当代的审美内涵,与时下潮流结合,与现代科技融合,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呈现鲜活的烟火气、生活气,释放特有的文化价值。非遗只有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才能一直“活起来”“热下去”,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
以“国潮”助力非遗“潮起来”。追求时尚和新颖,是青年普遍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如果把传统非遗和现代生活审美结合起来,创造更多适合当下生活的新场景,让非遗在贴近青年消费者的过程中变成时尚,那么青年爱上非遗也就不可避免了。“国潮”是一种新型的时尚潮流,其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下新人群、新需求、新技术、新场景后产生的新事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展现方式和时代化表达,也是青年群体个性特征和时尚志趣的创新传达。随着“国潮”的兴起,新时代青年逐渐表现出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浓厚兴趣与责任感。因此,应进一步深化非遗与现代时尚观念、审美追求的紧密结合,以“国潮”助力非遗“潮起来”。
造就更多非遗“新达人”
坚持守正创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青年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更好地担负起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使命。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创新激发非遗传承的活力,带动非遗不断“出圈”。当前,越来越多的非遗被青年“玩转”,传统非遗在当代社会获得了新的发展活力。当然,创新亦要“守正”,即要坚守其文化本位。非遗之所以能够“出圈”,除了形式和渠道外,其底层逻辑是优质内容的吸引力。传统技艺要与时俱进,就要接纳新的创意和技法,吸引更多的青年主动加入,进而为非遗技艺带来新的生命力。
注重知行合一,推动非遗传承人青年化。随着活化实践的不断深入,非遗的传承与弘扬日益出现IP化、融合化、创新化趋势,非遗与各行业相互融合发展,形成可进化的非遗传承生态链。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关注、植入产业、放大文化,既可以拓宽非遗的保护视野,也能凸显非遗品牌的文化价值。在探寻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非遗+”模式与美食、DIY体验、现代科技等手段融合,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向青年化、时尚化、市场化转型。为了更好地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国家和地方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在未来继续发扬和推广。
锻造更多非遗“新工匠”
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非遗之所以珍贵,不仅源于其所传递出的历史厚重感,而且源于其精妙的技艺、高超的水平。如今,非遗传承的重担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青年要顺利接过传承的“火炬”,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常怀敬畏之心,锲而不舍、虚心学习、埋头苦练、精益求精、久久为功,成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要用“台下十年功”的坚韧意志,换取绚丽光彩的“台上一分钟”,用精湛的技艺传承非遗之美。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传统非遗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非遗,在口传、心授、身教的代代传承中不仅形成了精湛的技艺,而且形成了极其宝贵的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不仅是精妙技艺的代代传授,更是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即不仅追求专业技能的卓越,而且追求工作的不断创新和超越。因此,应大力发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其独特的创造力产出传统与时尚兼备的文化产品。应努力使工匠精神的种子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青年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坚守者,做非遗品牌的继承者、复兴者、发展者。
培育更多非遗“新传人”
加强非遗保护教育。其一,选择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载体,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动画动漫等手段,做好非遗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大力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激发青年学习非遗的兴趣,引导青年做非遗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其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青年的文化素养,让青年认识和了解非遗,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其艺术品位和审美品格,为非遗传承保护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三,增强青年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激发青年对非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其自觉主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的传承弘扬以及开发利用。
强化非遗专业建设。应推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引导青年准确把握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构建具有较高知识性、体验性的非遗项目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对非遗的认知水平,树立“民俗不俗”“传统不旧”的观念,让非遗融入青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实现非遗传承教育与青年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讨论、学习,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感悟。推动非遗领域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相互融合,可以建立联合培养模式,逐步实现非遗人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