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参与乡村建设,一直没有停歇过。1958年,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刘笈山,推动了一场名为“诗画化长安”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教师前往农村和工厂,创办工人美术系、农民美术系。教师陈士衡沿着铁路徒步走到距离西安市30公里远的户县(现称:鄠邑区),在县文化馆谢志安、丁济棠的介绍下,来到了户县太平钢铁工地和甘峪水库,办起了宣传画训练班,培训青年农民们,创作出一批反映自己工地劳动场面的作品,这成为户县农民画的发源。
1960年到1970年代,西安美院一直在户县开设训练班,师生和农民们形成一种独特的、合作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和创作方法,那就是——“五共同”:共同学习 + 共同深入生活 + 共同研究题材 + 共同构思 + 共同速写;“三辅导”:辅导画小草图 + 辅导画正稿 + 辅导制作全过程;“一到底”:分工包干 + 责任落实 + 一包到底。
在户县指导十年训练班的程征先生后来回忆到,工农兵美术与西安美术学院有着深厚的联系,这也是西安美院的传统。我们和农民一起创造了“户县农民画”。
那些杰出的作品,如《老支书》和《春锄》,都离不开一批美院老师如刘蒙天、程征、刘文西、李习勤、张子武、肖焕等人的亲自辅导和示范。同时,西安美术学院的院刊《延安画刊》,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推手作用。
1974-1975年,古元带领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去户县的秦三、西韩等村开门办学,聘请丁济棠(第一批文化馆干部)为北京来的工农兵学生讲课,传经送宝,同行的还有仲秋元、刘勃舒、杨先让等一大批老师。行前,吴印咸在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工农兵学员开学大会上的讲话》就说:“同学们要到户县去,学习户县人民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没有工农兵感情,能把社会主义表现好?”
演化
乡村,成为艺术和教育的对象、经验、方法,在中国是有着百年经验的。
全球本土主义成为当代世界的一种主要思潮,当我们倡导让“艺术和教育”等文化实践,回到地方、进入现场、投身生活,使之成为促进民众“努力找回失去的差异”,重建意义、记忆与环境的切身之感,并以现场化、差异化、地方性的某种努力,来化解所谓的“先进-保守”“现代-传统”“国际-本土”等矛盾和冲突。很多区域在借助艺术,将社会转型直观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重建多元化的主体性认同,重建个人自由、地方价值、生活意义的新关联。我们同时在城市和乡村中推动这种社区化的文化实践。
比如在城市社区中,2023年3月,笔者在西安一个城市社区中新建设起来的“山灰社区艺术中心”,策划了一场活动《系统生态:2023第一届西安社区(艺术)实践季》,邀请国内30余位从事社会性艺术和社会营造的艺术家和机构,呈现各地的社区艺术的案例实践。其中,笔者以“回到地方、进入现场、投身生活的社区艺术实践”为论坛主题,设置了“地方性知识与经验”“生活艺术家”“参与主体与行动主体“社会性艺术的构建”等多个方面,邀请了20余位学者艺术家展开讨论,形成从艺术实践角度,来审视当下围绕社区营造的诸多实践与思考。
而追溯这6年来,我们更将自身的实践活动,投入到乡村全面振兴和乡村美育工作,以召唤、发声,呼朋唤友式的艺术行动,创办并持续组织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艺术节包含三大板块:终南戏剧节、终南生态艺术节、社区艺术项目,分别举办了110余场活动,营建20余个公共空间,为地方带来“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优秀案例”“第十七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优秀作品二等奖”“全国首届群众文化品牌”“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试点单位”“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13项国家荣誉,还获得11个国内外专业奖项。5届艺术节邀请了20余所院校900 位艺术家,绘制105 幅壁画,落地50余件艺术作品,吸引了政府进行项目投入,改造40余公里的道路,2000余间房屋得以改造修缮,引入12种消费业态场所。可以说,艺术节所构架的丰富内容,一方面,借助当代文化意识传承发展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全方位地促进了乡村的建设。
模式
关中忙罢艺术节的演化轨迹,具有一种“非典型性艺术乡建”。常规的或者说典型的乡村建设,一般都是规划先导、建设再行,之后才是艺术参与、服务配套,在道路景点、餐饮民宿、特产升级等基础条件具备了之后,再开展“软体”化的线路设计、宣发推广、服务接待、文化项目,这是比较典型性的乡建模式。
关中忙罢艺术节是文艺先行,艺术家们发起乡村建设,吸引各方资源,营造高品质的乡村新内容、新场景、新业态,推动社区再造,共同开展乡村建设的整体性工作。几年发展,各有侧重,第一、二届,主要是艺术介入 + 参与设计、建筑设计 + 社区营造;第三、四届,着力于发展民宿经济 + 特色乡村游,到了第五、六届,其重点更在于产业再造 + 城乡互惠,以及生态农业 + 可持续发展。充分借助社会性建筑、社会设计、社会性艺术等实践,生发于乡村现场,重塑乡村场景,与乡村建设相融洽,从而推进“艺术-社会”的双重实现。
2022年8月,我们提出《诗画鄠邑·文艺石井--区域文旅发展规划草案》,订立了本地乡村建设之目标:打造艺术乡村新标杆,提升乡村文旅新品牌,塑造乡村消费新格局,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规划了石井街道沿山四村“文艺聚落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体系,包含了“一轴、两心、三线、四村、五全”。
一轴:打造文艺八号路。
两心:以蔡家坡为场景核心;以“关中忙罢艺术节”为IP品牌核心。
三线:步行观光线,骑行体验线,车行感受线。
四村:蔡家坡村展演艺术区,栗园坡村乡产农创区,下庄村民艺传承区,栗峪口村乡创示范区。
五全:全景引客、全时迎客、全业留客、全民参与、全域旅游,
并着力推进乡村四类“生态建设”系统,分别是“文艺生态建设、文旅生态建设、产业生态建设、环境生态建设”。
文艺生态建设包括:关中忙罢艺术节、艺术村长计划、终南剧场展演项目、关中艺术合作社、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村美术馆项目等。
文旅生态建设包括:艺术节项目包装、环线游项目开发、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文旅机构机制建设、合作社+人员培训。
产业生态建设包括:特色农业产业打造、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民宿产业提升、餐饮产业提升、多种农业产业 + 合作社、志愿者团队建设等。
环境生态建设包括:公共社区营建、村民自建设计、乡村景观恢复与营建、环境卫生保障、乡村环保等。
这一系列的系统化、全方位的以文艺为牵引的带动方式,使得文化真正落地生根,扎实地将艺术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风格
6年5届的关中忙罢艺术节,其实是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持续生长、逐步带动,已经从点、线、面的艺术项目,逐渐发展为乡村建设、业态建设、美好生活建设的系统化营造。
我们逐步总结出“3456”工作方法。
3是以城带乡·城市和乡村相融合、以文塑魂·艺术和生活相融合、以人为本·人文和自然相融合等三融合。
4是艺术进入乡村、艺术融入乡村、艺术驻留乡村、艺术改造乡村等四步法。
5是打造乡村新文化、乡村新引力、乡村新场景、乡村新经济、乡村新美学等五个系统。
6是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赋智能、赋才能、赋势能、赋创能、赋动能、赋产能”等六种赋能。
艺术节的作用从“一个村”发展到“四个村一条路”的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吸引各方优质资源;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还聘请了宋群、刘庆元、董书兵、邱志杰、傅强等五位艺术村长,共同为乡村建设谋划工作。
在关中忙罢艺术节和围绕蔡家坡村而开展的“美好乡村计划”的持续打造中,逐步形成了“蔡家坡风格”,那就是“田园乡野·质朴简约·地方记忆”。
其实,我们都知道,文艺具有“无用之用”“雕塑社会”两种不同维度。但在现实中,这两种作用也都在不断地发挥去价值意义与作用。我们正是不断在借助艺术的力量,带动八方,使得文化成为赋能乡村、参与乡村社会系统生态的构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2020年,我们还获得了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发挥艺术乡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的国家级项目,这也是艺术院校唯一获得新农科国家项目。我们这几年也是在践行这一项目所布局的方向,通过艺术节的丰富系统,带动资源引入、带动城乡互动、带动环境提升、带动社区美育、带动区域文旅、带动文化再造、带动农销增值、带动基层动能,使得文化成为赋能乡村,参与乡村社会系统生态的构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这种实践也使得本区域的本地的艺术乡建,成为全国文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
虽然笔者认为关中忙罢艺术节是某种“非典型性的艺术乡建”,但其实践更包含了某种“典型性”特质和模式,其经验可以总结为“特色传统,当代表达;专业品质,营建场景;多方能动,共塑业态;共同富裕,共襄美好”。这已经成为我们模式、方法和目标。
其实,艺术家为乡村全面振兴做不了太多,但能做的也不少。艺术和教育,回到地方,进入现场,投身生活,改变了某些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以艺术为名,以实践为基,以乡村和社区这样微小而具体的特定区域为载体、为价值、为对象、为方法,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去营造,完成“艺术-社会”“个体-共同体”的多重实现,可能会成为艺术家实践工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艺术家是“先锋”,是特立独行的发现者、挖掘者,他(她)会先于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发现乡村之美,发现山川之美,他(她)更能挖掘生活之美,挖掘乡村之美,挖掘山川之美。
“艺术之眼”能将我们从俗世中拨脱出来,重新审视生活甚或是生命的意义、自然的意义。
反思我们在乡村的工作,其实就是整理、揭示、表达那些被遮蔽、被忽略、被拆解了的“自然之美、乡村之美、生活之美”。
这才是乡村建设方法论所能形成的主张,以及我们的体会。
(作者:武小川,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发挥艺术乡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带动作用》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