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理响中国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赓续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经由长久积淀的物质基础、精神力量和制度创造三者共同锤炼而成的综合实体,具有深厚内涵和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使其成为内含多民族文化、域外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开放包容作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显著特点,不仅是中华文化得以历经数千年而经久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始终秉持和平交往的实践取向,更是助推中华文明在文化激荡中持续迸发生机的发展进路。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得以赓续繁荣数千年的文化基因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内在特质,并非与生俱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由于国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兼纳多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多元丰富的文明成果。

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涵育中华文明包容性的自然基础。对内而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拥有多种生态环境,丰富的河流、土地等自然资源使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极其优越,为人口聚集和繁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包括仰韶文化在内的诸多早期文化。对外而言,优越的海陆位置也使我国在历朝历代与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政治、文化交流十分便利。因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文明的涵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使我国境内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同时西方文化也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逐渐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相合相融,使得中华文明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渐趋多样,不同文化聚落相互包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从而锻造出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

复杂的民族历史是锤炼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因素。在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早期的多个部落族群相互交融,在国家内部形成了多民族结构。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系列的分化与统一,尽管朝代更迭,但国家内部的各民族始终葆有对“炎黄子孙”的认同感,致力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统一,使中华文明得以长盛不衰且历久弥新,也让中华民族得以赓续传承数千年。文化的坚守与交融使得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拥有多民族文化要素且紧密统一的文化实体,时至今日,中华文明依旧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时代发展中得以接续绵延,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被不断注入丰富的时代养料。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实践取向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坚持走睦邻友好、和平发展的对外交流道路。中华文明是一种超越了乡土地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民族国家的极具包容性的文化,在其影响下,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持“和平”准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经贸、政治、文化交往活动,致力于与各民族建立起良好的互助友好关系,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

古代中国一直以“睦邻友好”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开展多领域交流。秦汉时期中国对外交往频繁,张骞出使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成为延续数千年的中西交流之路;隋唐两朝,长安、洛阳成为各国人民居住、商旅、学习的大都会,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东方经济文化中心;唐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也为佛学发展与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宋元时期,中国海外贸易发展兴盛,与世界上多个国家交往通商;元朝时,中国与欧、非洲频繁通商互市,对外交往愈发频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秉持着“和平外交”态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结伴不结盟”,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家的对外交往准则,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在多领域、多维度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创新理论,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建立起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网络,并不断以实际行动助推区域发展和全球问题的解决,在各个领域承担着中国的时代仔肩,为国际大小事务贡献出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助力全世界朝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向前进。

兼收并蓄是助推中华文明在文化激荡中持续迸发生机的发展进路

国际局势变化与世界文化激荡联袂共生,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各国之间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互鉴,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斗争却日趋尖锐。新环境、新境况造就新态势、新问题。在此境况下,要持续助推中华文明的繁荣创新,就要抓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走对、走稳、走好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

站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立场,从容应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华文化曾在近代猛然陷入历史的摧残与盘剥,但其并未沉沦,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迎来了新的曙光。如今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特点,各民族、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与角逐同行、合作与博弈并存、借鉴与较量同在。对此,要在激荡的文化环境中促进中华文明的持续兴盛,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坚守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文化发展态势,牢牢扎根于中华沃土,保持定力坚守民族文化,不断促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时代化现代化的新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时代的关键节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助推中华文明在未来继续赓续绵延、行稳致远。

不断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汲取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助推中华文明持续迸发生机与活力,就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态度,积极主动学习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在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平等对待世界各族文化,使各族文化能够多元并存;同时中华文明又始终以兼收并蓄的态度促进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各族文化深入交流,充分吸收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中华文明如潺潺流水绵延至今的文化基因,更是未来助推中华文明继续历久弥新的实践进路。“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数世纪而绵延不绝,就是因为其典型的包容性所展现出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新时代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继续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华文化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养料,丰富其体系,深化其内涵,才能不断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昌盛,助力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费孝通先生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作为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箴言妙语,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也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在未来继续迸发生机与活力的基因密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中华文明也将继续以持久的包容性不断丰富自身并为人类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只有坚守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元才能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使人类文明更加熠熠生辉,从而以文化之力为建立起和平稳定的人类社会助力增智。(作者:刘宗灵,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百人专家库”成员;蒋蕊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一般项目(项目号:SCJJ23MGC36)。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