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建设认知调查

重要发现:

·受访干部普遍认为建立健全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价值重大、意义深远,超八成受访干部对目前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总体效果表示满意。

·多数受访干部对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教育培养机制和职务职级并行等具体激励机制表示满意。

·部分受访干部认为目前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在容错纠错、绩效考核和选拔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形成共识、与时俱进、创新完善。

·受访干部普遍认为权责任务分配的公平性、个人思想观念的正确性、自我工作适应力与压力感知等影响其担当作为积极性。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意识强不强,敢于主动担当作为的行为到不到位,直接决定着工作开展的深度和成效,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评价度和认可度,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在实践中,如何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科学有效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始终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各项事业快速融合发展和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现实状况,对干部担当作为提出了更高标准,对干部激励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新形势下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问题,2024年1月15日—1月26日,人民智库通过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发起“关于干部激励,您怎么看”的主题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64份,其中31.6%的受访干部在事业单位工作,30.4%在党政军机关工作,18.6%在国有企业工作,19.4%在群众团体工作,结合问卷数据、干部访谈和专家观点形成以下研究报告。

受访干部普遍认为建立健全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建立健全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是党和国家面对新时代、把握新形势、落实新要求、解决新问题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大局看,建立健全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价值主要在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干部有新担当、新作为,因此,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是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迫切需要(37.1%)。二是党中央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对干部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可持续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新形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47.8%)。三是目前国内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给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带来很大压力,迫切需要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热情,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这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紧迫任务(50.8%)。

从队伍建设看,建立健全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意义主要在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一是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选对人、用好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因此,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利于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推动干部能上能下(55.2%),增强敢担当、愿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得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蔚然成风。二是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中的教育培训机制,可以提升干部主动担当意识,增强干部善作善成能力,锤炼干部顽强拼搏本领,有利于培养历练干部、提升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45.4%),使其具备干事创业的关键本领。三是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中的职务职级并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强化了职业发展的正向激励和严管厚爱的情感激励,既有利于消除晋升“堵点”,职业发展空间更广阔(40.6%),也有利于念好干部监督“紧箍咒”,倒逼担当作为的行动自觉(27.5%)。

多数受访干部对当前激励机制表示满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的同时,高度重视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和举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路径之一。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修订《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

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十分重视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这些文件的出台,为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创新干部激励机制提供了明确的遵循和指向。根据调查结果,超八成受访干部对当前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总体效果是满意的,多数干部认为目前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发挥了一定激励作用。

多数受访干部对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表示满意,单位性质、年龄和工作年限对满意度有影响

激励机制是干部管理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对于激发干部担当意识、提升干部工作效能、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干部管理中,我们党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考核监督机制、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干部教育培养机制和职务职级并行等几类,我们通过受访者打分(满分5分)了解受访者对上述干部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受访干部对干部考核监督机制和干部教育培养机制的满意度相对最高,为4.13分;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满意度次之,为4.06分;再者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4.04分;职务职级并行机制位列最后,为4.03分。从受访干部的满意度评价来看,多数干部对当前干部担当作为具体激励机制表示比较满意,说明上述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在激发干部积极作为、干事创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受访干部关于干部担当作为具体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评价受到单位性质、年龄和工作年限等影响而有所差异。

部分受访干部认为目前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在容错纠错、绩效考核和选拔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容错纠错机制不完善,部分干部对其认知与理解不充分。容错纠错机制是激励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为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基本原则,地方政府据此列举了容错免责、纠错免责的大致范围,但对于具体细化的情形给出的说明过于笼统,以至于工作中对于具体问题、具体事项、具体类型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并且,在具体实践中也易受到人情关系、理解认知等的影响,导致执行走样。受访干部认为容错纠错易成为干部胡乱作为的“保护伞”(51.9%),比如一些地方在实施基层干部容错纠错的过程中缺乏人民群众监督,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由于各地所处的城市层级、干部岗位属性等的不同,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运行中可能会存在具体容错类型不够明确、监督机制不太健全、责任界限模糊等问题,干部队伍对容错纠错的“错”缺少共识(41.9%)。

第二,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部分干部认为其需与时俱进、创新完善。科学完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建立有效的干部担当作为机制的基础,也是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前提。部分干部指出,目前干部考核激励制度在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方面的作用有限,干部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标设计存在问题。指标设计复杂,有45.6%的受访者认为干部考核困于“繁文缛节”的绩效指标,运用简约治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极为必要;宣传考核跟不上新形势,有39.2%的受访干部认为目前的干部考核评价有点跟不上社会发展新趋势,例如,近日各地文旅宣传俯下身子,主打“听劝”,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本地进行宣传,那么文旅干部的绩效考核能否以流量“一刀切”?是否要将群众的评价纳入考核?有35.8%的受访干部认为群众评价在干部激励考核中的比重不足。二是干部考核存在形式化问题。有多位干部表示干部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考核程序较为繁琐等,信息宣传工作以流量“一刀切”考核(12.9%),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报告也指出,59.8%的受访干部认为当前干部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县处级干部认为“考核程序太繁琐”的比例达到61.5%。此外,还有小部分受访干部认为当前的干部考核评价重“显绩”,轻“潜绩”(21.3%)。

第三,干部管理机制不完善,职务职级晋升条件和标准等有待完善。好干部是选拔出来的,也是管理出来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但是,有47.4%的受访干部认为职务职级并行的晋升条件和标准难以统一,新旧政策衔接不畅阻碍了部分干部晋升(13.5%),需要对职务职级晋升的条件和标准进行完善。此外,我国的干部退出机制仍需不断完善。以公务员为例,现任干部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渎职犯罪,往往很容易通过群众和组织的测评和考核,履职期间是否取得过政绩与实效则一般不会影响干部的继续任用。事业单位干部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退休年龄界限或者任期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的会被免去现职,但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指标和程序繁琐,评测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事业单位人员的退出机制研究还需继续深化。

受访干部认为权责任务分配的公平性、个人思想观念的正确性、自我工作适应力与压力感知等影响担当作为或干事创业

担当作为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锻造了过硬的干部队伍,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敢担当、善作为是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政治品格。目前学者们逐步厘清了担当作为的内涵,从政策、制度、干部技能等方面阐明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必要性,从政策与个人层面探讨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其中,关于担当作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主要受到角色认同理论(Role Identity Theory)的影响,多从个体因素与组织因素、内激励与外激励等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干部的担当角色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郭晟豪(2019)从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以实证方式对担当作为动机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担当角色认同的中介变量,关注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的交互以及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解释担当作为动机将如何产生担当作为行为;孙晓莉等(2022)认为要着重从内激励入手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同时要将外激励手段内化,与内激励形成合力,才能使得干部激励更好地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本次调查从内外两个层面探究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受访干部认为干部担当作为或干事创业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权责任务分配(50.5%)位列第一,理想信念与政绩观(47.8%)和工作适应力与压力(46.2%)随其后,还有组织环境与政治生态(43.1%)、体制机制完善度(40.7%)、个人能力素质(37.4%)、物质生活保障(21.8%)和职业晋升空间(20.2%)也是影响因素。干部个体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内激励与外激励形成合力,共同影响干部担当作为或干事创业热情动力,其中,权责任务分配的公平性、个人思想观念的正确性、自我工作适应力与压力感知是影响其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主要因素。以权责不对等为例,权责不等、责任风险、利益受损和心理失衡等都会使得干部无法作为、不敢作为、不想作为和不愿作为;以个人理想信念与政绩观为例,个人思想观念的正确性能够引导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以工作适应力和压力感知为例,干部的工作适应力强、抗打压能力强,其担当作为或干事创业的稳定性就有保障,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

受访干部普遍认为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和激励措施来激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干部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生产者和保护者,需要长期关注于公共利益的创设和增值。但是,干部有可能会出现工作疲劳,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以催生和维持其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系统论角度看,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是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为激励主体,以各级各类干部为激励客体,以干部担当作为、干事成事为激励目标,以物质、精神、政治等为激励手段和激励措施的有机系统。因此,除了要关注干部担当作为的内在动力等主观因素以外,还要关注激励手段和激励措施等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因为“激励手段”激发“担当作为需要”,后者引发“担当作为动机”,再促成“担当作为行为”,“担当作为行为”受到激励又产生新的“担当作为需要”,并辐射带动广大干部的担当作为,如此循环往复。

激励手段是指为调动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使其干事成事而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政治手段等。为了解何种激励手段最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我们让受访干部按照五点量表对多种激励手段进行同意度评价,调查显示,受访干部对多种干部激励手段都是认可的,认同度相对较高的是荣誉成就等精神激励和工资福利等物质激励,分别为4.27、4.26分(满分为5分);教育等能力培养激励(4.23分)和考核监督等制度激励(4.22分)次之,然后是权力前途等政治激励(4.17分)、具体的业务目标激励(4.16分)、容错纠错等厚爱激励(4.15分)和人文关怀等情感激励(4.14分)。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激励手段都有特定的适用条件、范围和对象,且各有利弊,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地综合采用。

进一步分析发现,跟其他单位相比,党政军机关干部对容错纠错等厚爱激励和教育等能力培养激励的认同度相对较高,分别为4.19分和4.33分,都高于整体均值,这从侧面反映出党政军机关干部希望能够继续完善容错纠错等厚爱激励和教育等能力培养激励方面的激励手段,这对于鼓励干部“敢干事”和“能干事”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同时,被问到关于新时代新征程干部队伍最需要强化何种担当作为能力和精神状态培养时,超半数受访干部认为最需要培养科学决策能力(52.6%),四成多受访干部认为要培养调查研究能力(48.0%)、积极斗争精神(47.3%)、群众工作能力(46.6%)、改革创新能力(46.6%)和应急处突能力(43.8%),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干部对教育等能力培养激励的渴望与期待。

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创新,一是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政级别、不同编制身份干部的需求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引导其需求,量身定制,激活内力。二是要以公平为导向,彰显过程,注重增强干部对激励的公平感。三是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上级组织和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认真倾听干部心声,在情感上与干部同频共振,增强理解信任。根据调查,就个人而言,超五成干部认为自己最需要增加工资薪酬福利(54.4%)和实现职务职级晋升(52.3%)这些激励措施,部分受访干部认为自己最需要增加教育培训机会(47.2%)、完善休假调休(45.7%)和设置奖项奖金(35.2%)这些激励措施,这些激励措施跟物质、精神、政治等激励手段有重合之处。

因此,在优化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实践路径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薪酬激励上,要兼顾尊严与激励,在保障干部基本薪酬的同时,绩效工资要反映出工作数量与质量的差异,适当拉开绩效奖金的差距。在晋升激励上,要打破身份限制,注重干部工作的实绩和群众口碑。在精神激励上,要创新评价机制,针对干部工作特点、工作要求创新设置符合其需求的评优评先奖项,要注重评奖流程的透明度和公开化。在关怀激励上,要持续优化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干部能力培养机制,完善加班休假调休等制度,让干部敢于、善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执笔:贾晓芬】

参考文献

[1]高筱红、黄晓辉:《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构成要素和运行原理》,《廉政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

[2]贠杰:《新时代干部激励机制创新优化路径探讨》,《国家治理》,2024年第1期。

[3]赵晨:《时代变迁背景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的偏误及创新》,《领导科学》,2021年第15期。

[4]孙晓莉、江蓓蕾:《领导干部内激励:基于角色认同的阐释》,《新视野》,2022年第4期。

[5]郭晟豪:《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基于角色认同中介的动机与行为关系研究》,《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1年第1期。

责编:程静静/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