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答好“四道题”让阳曲社区工作者更有奔头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人才智力支撑。针对社区工作者队伍人员流动性大、专业化程度低、服务不够高效等问题,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选、育、管、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让社区工作者进得优、留得住、有奔头。

通过“定期招聘+双向融合”,涵养人才队伍“蓄水池”。对社区紧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党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给予加权赋分,鼓励其竞聘社区工作者,畅通社区工作者与网格员队伍双向融合渠道,注重从符合条件的优秀全科网格员中选聘社区工作者。全县12个城市社区共有社区工作者119名,2023年通过定期招聘、周转调剂等方式更换补充社区工作者24人(“两委”干部3人,专职社工21人),占比20%,其中,面向社会招聘17人,占比14%,从社区网格员队伍中遴选7人,占比6%。有效缓解了社区工作者流动性较大、招聘成本较高、岗位空缺周期较长等问题。

做好“递进培养+待遇激励”,打破成长晋升“天花板”。充分依托有关政策,通过选拔、招录、推荐、培训等方式途径,把优秀社区工作者培养成“两委”干部,把优秀“两委”干部培养成社区党组织书记,着力畅通社区工作者进入公务员和事业编制队伍渠道,有效破除社区工作者成长晋升的“天花板”。上一轮换届以来,有7名社区工作者成功竞选“两委”干部,3名社区工作者荣聘社区党组织书记,17名社区工作者考入公务员和事业编制队伍。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考取中级社工师资格证三年以上并一直从事社区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兑现10000元奖励。目前,有35人获取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12人获取中级工作者职业资格。

推行“导师帮带+精准培训”,拧开素质提升“动力阀”。建立“八老人才”储备库(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委员、老政法、老教师、老军人、老警察),挑选一批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严于律己、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老书记作为帮带导师,开设3个书记工作室,每月围绕高质量发展、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为周边社区工作者登台授课,定期举办“社区书记论坛”等,以老带新、包联结对。在老书记的帮带下,社区工作者很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南坡街社区“爱心工作法”、新安东街社区“360工作法”、首邑北路社区“1445工作法”等一批优秀实践案例先后涌现。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县乡两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量身打造“多点多维一体化培训提升体系”,每个社区每月上报并开展5期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380期,培养造就了一支“社区工作精英”,持续为社区治理赋能提质。

采用“设岗定责+考核评估”,用好基层治理“磨刀石”。安排社区工作者担任城市网格长,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一站式受理”窗口,由社区工作者轮流值岗,推行“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务”“一次接单,全程负责”“全科社工”的服务规范模式,保障足够数量的社区工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服务居民。出台社区综合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将社区工作者全面纳入考核范围,组建4支考核队伍,每季度末常态化深入各包联社区,紧盯46项工作内容逐项进行实地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续聘解聘、奖励惩戒和调整岗位的依据。2023年共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24人,提醒教育、公开通报、警示谈话8人。

2023年以来,阳曲县社区工作者成功排查基层矛盾纠纷684件,并完成处置684件,处置率达到了100%,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中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县城”的目标,基层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共阳曲县委组织部 黄杰)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