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研究者提出的重要任务。百余年来,中国社会学历经引进、初建、取消、恢复重建和快速发展等阶段,进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新时期。社会学研究者要紧紧围绕中国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扎实的社会调查,从火热的中国社会实践中提炼形成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一般性、普遍性概念,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知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大力度的社会学理论支持。
发扬重视社会调查、深入社会实践的学科传统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观察研究中国社会实践是中国社会学的基本职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国社会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理论研究素材。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和独特的实践,这为社会学本土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学发展史表明,现代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会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国的社会建设、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社会事业、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社会流动、社会治理、社区建设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规模巨大、影响深远、世所罕见的伟大实践,必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知识体系建构等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鲜明的实践逻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参与者、观察者、见证者和研究者,社会学研究者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运用好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中国实际,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进社区、走农村、跑企业、到一线,沉下身子,深入群众,实地考察,多渠道聆听群众声音,瞄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用中国社会学理论更好地阐释中国探索、中国实践、中国创造和中国贡献,加强与西方社会学的对话交流,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
面向实践提炼社会学概念、构建社会学话语体系
概念能够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人们使用的概念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任何抽象的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源头,从而建立起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人们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使用概念就可以提出相应的命题和理论,体系化的命题和理论需要通过特定的话语体系表现出来。任何概念性的知识都是对许多具有丰富特性的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马克思在研究西方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的分析,提出了社会转型思想,形成了一套关于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方法。费孝通在研究中国农民时发现了以个人为核心向外扩散,形成类似石头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状的社交网络的人际关系模式,从而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并得到国际社会学界广泛认可和应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要始终坚持面向实践、走进基层、贴近群众的实证导向,既合理吸收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在全球学术视野中强化理论自觉,又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持续发挥社会学重视调查研究的学科优势,将社会学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为此,应进一步凸显主体性,不断丰富社会制度、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社会运行、社会和谐、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社会参与、社区治理、县域社会、网络社会、智能社会等概念的社会学内涵,进一步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概念,不断创新社会学理论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实践面向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致力于提升人民福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进程中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蓬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还在继续提出大量亟待进一步解答的问题,给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中国社会学主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通过对问题的发现、规律的探寻、议题的拓展,探索大变革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回应中国社会发展的“真问题”“大问题”。中国社会学界要紧紧立足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条件与机制的社会科学定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断提升中国社会学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努力推动中国社会学知识的自主生产和创新发展。
广大社会学研究者要回到社会现实本身,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炼概念、提出命题、构建理论,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自觉担负起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重任,不断提炼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将中华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用易于理解并富于共情的方式自主表述出来,主动做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提炼者、阐释者和传播者。要善于融汇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建构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发展起科学回答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社会学,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中国社会学贡献。(作者:袁振龙,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