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理论 > 正文

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必须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数智化转型、深化开放合作等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突出反映在作为物质技术重要载体的产业体系上,具体表现出科技水平高、生产效率优、经济效益好、产业韧性强、生态破坏少等特征。

科技水平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还决定着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和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决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新型工业化的质量高,突出体现为科技水平高。产业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技术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就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就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不断有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随着其中一些技术的成熟和产业转化,更多新产品被开发出来,催生新产业,从而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研发投入最大、创新产出最多的产业领域。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将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作为重点。

生产效率优。生产效率是指用同样的投入生产出更多产品,或者实现同样多的产出但投入更少。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不仅包括产品或服务的产出规模,也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质量。考量质量的具体指标又包括产品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等。生产效率是企业生产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新型工业化应是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效率的高低受到要素价格、基础设施、创新能力、产业配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过去我国工业的效率主要来自初级生产要素的价格优势,未来要加快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是价值创造的表现形式。高质量的新型工业化应是能够创造更多更大价值的工业化。从生产活动的微观主体看,作为主要生产活动参与者的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利润率高的企业可将更大比例的资金用于积累,从而具有更强实力去赢得新的发展机会,并更有能力应对风险。在创新活跃的产业领域,利润率高的企业更有实力投入技术研发、培育和开拓市场,从而形成相较于竞争者的优势。从产业层面看,较高的利润率往往反映了一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利润率高意味着产业的增加值率高。

产业韧性强。产业韧性是指产业面对冲击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或者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全球价值链分工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追求价值链各环节所需要素投入与全球各地区的要素供给实现最优匹配,从而生产出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产品。这种全球价值链分工具有供应链运输距离长、涉及国家多、某些产品的生产国或企业集中的特点。重大突发事件给全球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推动全球分工由效率优先向效率与安全并重转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推动供应链分散化、本土化、近岸化发展,着力降低供应链过长、过于集中可能带来的风险。近年来,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进一步加大了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产业韧性强,新型工业化才能持续推进,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生态破坏少。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大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工业发展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将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置于优先地位,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工业化道路,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山银山。

全面体现高质量要求

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工业化全过程、产业体系全领域和生产活动全周期。

工业化是一种过程,更确切地说是结构转变的过程,突出表现为工业增加值占比、工业就业占比、城镇人口占比的变化。实现新型工业化同样有一个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此后仍要继续向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需从现在起就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工业化不仅是工业部门的发展,还包括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紧密的投入产出关系,生产活动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设备等直接决定产出的质量,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反过来又会对上游的投入部门产生影响。因此,高质量的新型工业化不仅是指工业部门和工业生产活动的高质量,而且包含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果没有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工业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较低,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服务业就难以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反之,如果没有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工业由于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专业性服务,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方面也会受到制约。

工业化的过程及其最终实现必然要反映到企业具体微观活动上,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不断向高端、高效、高竞争力方向迈进。由于现代工业产品及其生产活动的高度复杂性,几乎没有企业能够独自完成产品从设计到消费再到回收处理的全过程,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决定了企业之间相互高度依赖,由此构成以某一企业生产的具体产品为核心、连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的供应链关系。各个供应链由于彼此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产业生态网络。因此,高质量的新型工业化要求一个国家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整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明确提质增效着力点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需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两方面发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在产业层面的依托和物质技术基础。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构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各个产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我国传统产业成本优势降低、资源消耗大、废弃物排放多等问题,通过开发性能和质量更好的中高端产品、升级工艺和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塑造品牌等方式,抵消成本上涨影响,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是后发国家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领域,其发展过程伴随着主导技术的颠覆性创新、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要发挥我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配套完善、国内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做大做强更多细分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未来技术路线未确定、行业规模较小,但未来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只有加强前瞻布局,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完善产业配套、建立产业生态,才能在未来产业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时抢得先机。

增强发展动能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新兴产业发展筑牢基础,又要加强各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工艺和产业升级。既要提高相对成熟产业的技术水平,又要加强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需针对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增强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尽快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卡点、断点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是推进数智化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活跃的领域是数字科技和数字产业。新技术的突破、成熟和广泛应用,推动形成高速增长的新产业,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也成为推动各个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要在加快数字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畅通数据流通、开发和共享各种应用。以推动大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原生企业为抓手,带动各产业的全面数智化转型。

三是深化开放合作。世界各国拥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在不同产业具有各自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只有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才能使生产更有效率、产品更有国际竞争力。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市场,让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增长。通过深化开放合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吸引和利用外资,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国内企业更好走出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