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老有所终”的敬老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老文化、“老当益壮”的养老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老龄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积极老龄观,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强化老龄工作保障、营造良好的爱老社会氛围。新时代孝亲敬老要在全社会重塑“老”和“老年人”的基本意涵与社会价值,积极引导老年人自身保持独立意志,树立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促进老年群体在社会中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积极老龄观 老龄化社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新时代以来党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积极老龄观,“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这是中国特色积极老龄观的核心表述和创新论断。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作为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这种优良传统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同时也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老龄观的内在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老龄观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进步的表现。老龄化不是问题,如何认识和应对才是问题的关键。必须积极看待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着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首先,“老有所终”的敬老文化。理性看待老龄化。在《礼记·礼运篇》中孔子对未来“大同社会”作出设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将人生划分为幼年、壮年和老年三个必经阶段,老年是“终”。白居易在《养老》一文中指出:“使生有所养,老有所终,死有所送也”,即指向中国传统社会中老年生涯的连续过程,且涉及料理人的后事。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也就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善终,这是极富中国特色的。林语堂将老有所终理解为“安享天年”,即说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尚书·洪范》中记载了中国人常常提及的“五福临门”,书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意即在中国人眼中五福就包括善终,年迈后能够在家中安稳平和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寿终正寝被视作一种莫大的“福气”。衰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理念和态度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其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老文化。积极看待老龄社会。孝道文化、家国同构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优势,集体主义、邻里文化中推崇团结互爱、互相帮助、互助养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孝文化源远流长,其特点是由内而外、从小到大,从家庭中的孝敬父母向外推至国家层面的忠诚爱国。事亲至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云:“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指出“孝”是从“老”字演化而来,将“老”字下半部分换成“子”,其象形意义是指儿辈继承老辈的思想和行为。以上两篇释文都将侍奉和照顾父母作为孝的核心词义,强调赡养父母、尊重长辈、躬行孝道。从理论上审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是能够推己及人、尊老爱幼,从善待亲人到善待社会上更多的人,具有高度同理心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认知界限,具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辩证统一的意味。小孝孝于家,大孝忠于国,孝道不仅是孝敬父母长辈,更是忠诚爱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更多的赋予了孝文化以政治意义,《孝经·土章》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在此意义上就赋予孝道以爱国的含义。汉武帝从治国平天下的视角颁布“以孝治天下”的著名诏令,将其奉为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并沿袭两千余年。孝文化不仅是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道德修养、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最后,“老当益壮”的养老文化。激发老年人老有所为的进取精神。养老教化在先秦时期就已初见端倪,体现为以学养老。养于学是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教人以孝悌之道,其不仅是一种养老方式,更是为了兴教育、明人伦,重视孝道文化,在社会上形成敬老崇文的礼法。老年期开始周游列国的孔子曾这么描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对其“三忘”精神的概括和说明,所谓“三忘”精神,即“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乐以忘忧”的快乐精神和“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宋代苏轼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虽处困境仍奋力拼搏、老有所为的斗志。描述面对衰老的积极态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以及保持进取精神的“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等俗语或谚语从各个方面表现出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积极老龄观。由此可见,积极老龄观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之中,筑牢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要尊崇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也积极倡导老年人通过自主努力实现个人满足和社会价值。这也彰显出新时代孝亲敬老并不只是照顾和优待老年人,更要在全社会重塑“老”和“老年人”的基本意涵与社会价值,积极引导老年人自身保持独立意志,树立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真正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共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老龄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积极老龄观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强化老龄工作保障、营造良好的爱老社会氛围。
第一,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的进取精神,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性。除了生存性需要以外,老年人也有发展性需要。老年人的发展性需要只有通过充分参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也必须通过充分融合和参与社会发展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社会发展既是老年人的一项基本权益,也是老年人实现其他权益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障。东汉时期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他虽然意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仍然志在用一统天下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一诗中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达了自己积极入世,为了国家建功立业的热切愿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自我身心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提升其幸福感,老年人社会参与越活跃,其身心状况越好。社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老年人积极主动的参与。
第二,强化老龄工作保障。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立自强和敬老尊贤思想,为推进老龄工作提供重要保障。自强不息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周易·乾卦·象辞》中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中,“自强”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精神,“不息”则是强调持续性。全体社会成员发挥个人意志的积极作用,保有锲而不舍的恒心与毅力,在自强不息进取精神的激励与引导下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要为老年人的独立自强创造机会,引导老年人增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避免将老年人过度“养”起来。与此同时,老年人自强体现在其独立性上,表现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等。老年期的功能衰退尽管不可避免,但却可以通过自强来延长各项独立生活能力所维持的时间,延缓衰老的进程。
第三,营造爱老社会氛围。中华民族历来有敬老、孝亲、养老的优良传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爱老社会氛围。在中国,敬重爱护老年人的传统思想非常丰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积淀了众多关于敬老爱老的礼俗文化,例如俗语“种田得谷,敬老得福”,形容家庭事务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等等,都是指敬重老人能够得到宝贵的处世经验,养成敬老的美德。庄子以“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表达出侍奉双亲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适,这是孝心的最高表现。曾子把养亲的具体做法表述得直截了当:“以其饮食忠养之。”能满足父母的衣食之需就做到了孝,虽然是最低层次的孝,但也是孝最基础的内容。曾子进一步阐述:“乐其心,不违其志”,赡养父母就要使长辈心情愉快,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唐代孟郊在《游子吟》中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出子女要报答和孝敬父母。人们通过在敬中学、在学中得,培养敬老爱老的美德,在倾注爱老之情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此外,敬爱老年人不只是物质上的关爱更是精神上的尊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可见,孔子重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爱,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关怀长辈、尊敬老年人。常怀敬老之心,笃行扶老之事,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得以弘扬,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老人的浓厚氛围,让孝亲敬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滋养亿万中国人的心灵,更好地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发挥积极老龄观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关注老年群体福祉改善,科学把握老龄问题发展规律,紧紧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两个事关”的战略定位,强调老龄工作思路实现“四个转变”,提出了老龄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任务要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老龄工作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老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法宝。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把握,全面贯彻落实,推动中国老龄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老龄观汲取力量。一方面,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老敬老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精神品质。中华民族有孝亲敬老、互帮互助的文化传统,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既是个体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还是国家层面的治理原则。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亲敬老理念,将孝老文化内化于心并进一步转变为个体的实际行动,为老龄工作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依托和行动支持。
另一方面,立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推进新时代孝亲敬老文化建设。在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更加自信的新时代,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将孝亲敬老等中国传统美德纳入新时代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更加深入研究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内涵,使传统孝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践行新时代孝亲敬老文化,强化尊老敬老道德建设,尊重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努力营造新时代孝亲敬老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
(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习近平:《习近平强调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
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责编/孙垚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