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这一精神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实践逻辑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理论逻辑上,这一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反映了对新时代教育家的新要求;在历史逻辑上,这一精神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体现了教育事业与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发展紧密相连的历史脉络;在实践逻辑上,这一精神指导着新时代教师群体将理论价值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以实际行动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将其概括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1]六方面的内容要素,反映了新时代对教育家和教师群体的最新要求,也构成了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这些内容要素揭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理论、历史与实践上的逻辑意蕴,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独特性,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构建教育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引。全面把握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逻辑意蕴,对于新时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理论逻辑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涵盖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均是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理论内涵的生动诠释,体现了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实践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框架,反映了新时代对教育家和教师群体的新要求。
第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体现着新时代教育家的崇高品质和信仰根基。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即提到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2]这一理想信念要求教育家超越个人利益,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只有真正具备这一崇高品质的教育家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第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体现着新时代教育家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这要求新时代教育家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实践中,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标杆。通过身教和言教的结合,教育家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为社会培养出有道德、有涵养、有责任感的公民。
第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体现着新时代教育家的基本能力和工作素养。“启智”体现了对教育家的能力要求不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层面,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润心”则要求教育家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品德的塑造,以心灵的触摸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要求教育家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采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既要启发智慧,又要润泽心灵。
第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体现着新时代教育家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4]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家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保持学习的态度,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和理论转化为教学成果。正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激励着新时代教育家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体现着新时代教育家的高尚情感和职业特征。“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5]教育是一项关于爱的活动,乐教爱生体现了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个体的关爱,这种情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6],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家的高尚情感,也是新时代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第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体现着新时代教育家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代,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就要具备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以文化人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7]这就要求教育家本身首先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本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信,同时拥有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教育学生尊重和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责任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这六个方面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框架,六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动态互补的关系网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其他精神品质的价值指向和灵魂,激发教育家以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己任,是实现其他五个方面的前提和基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要求教育家在言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这为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实践提供了道德和文化的基础;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体现了教育家对知识和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则体现了教育家对学生的深情投入,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人的关爱相结合,构成了教育家职业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推动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前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将教育家的视野拓展到全球层面,不仅是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想信念的扩展和深化,也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关怀,促进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实践探索,以及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情感升华。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之所以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是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传统和教育历史沉淀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从“兴教化,正万民”、“修己安人,君子德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既美其道,有慎其行”、“仁者爱人,有教无类”、“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演绎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教育思想从古至今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对于厘清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历史逻辑和文化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从“兴教化,正万民”的政治理念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兴教化,正万民”,“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汉书·董仲舒传》),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教育家的职责定位,即通过教育来培养民众的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秩序,达到治国理政的目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家不仅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智慧培养,更要深化自己的职责与国家、民族利益的联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高度统一,体现了更深层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兴教化,正万民”的政治理念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这是一个由外而内、从社会到个人、再从个人到国家的深化和提升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家精神的演进和深化,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持续发展和对个体品德要求的提升。
第二,从“修己安人,君子德风”的个人修养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儒家教育强调“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认为个人的内在完善是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基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进一步强调了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即君子,就像风一样,能够影响并引领社会风气的变化。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在“修己安人”和“君子之德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表现,强调教育家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成为社会道德和行为的标杆,引领和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从“修己安人,君子德风”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过程,是一个由内而外、由个体修养到社会影响的扩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关乎教育家个体的内在修炼,也关系到教育家如何以自身的道德力量影响和塑造社会环境,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追求。
第三,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强调教育家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自觉求知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响应的过程。而“启智”意味着激发学生的智慧,帮助他们开发思维能力;“润心”则是指通过教育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感受。“因材施教”则是要求教育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设计教学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等待学生“愤”与“悱”以触发学习的响应,到主动“启智”与“润心”,再到细致入微地“因材施教”,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上的深刻演化。
第四,从“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知行要求到“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春秋繁露·玉杯》)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的统一,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理论知识,以实现个人品德和智慧的全面提升。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家和教师提高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勤学”指持续不断、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笃行”意味着在实践中坚持和深化所学,通过行动体现学习成果。“求是创新”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教育家在应用现有知识和经验之外,对传统观念和方法进行质疑与超越,发现新规律和新原理,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创造。这种从知到行再到创造新的知和行的过程,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到提倡积极学习和勤于实践,再到鼓励创新思维和行动的过程,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新要求,旨在建设一支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第五,从“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理念,“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对学生不论其出身、背景的无差别关怀和接纳。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更深层地关注到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道德影响,强调了教育家的情感联系和人文关怀。这一过程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融和品德的培养,体现了教育家角色和教育理念的深化发展。
第六,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伟抱负到“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北宋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了教育家的社会责任,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继承古代圣贤的智慧,通过教育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教育家的视野和目标。这一从继承到创新,从本土到全球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目标定位和实践途径上的演进与升华,即在坚守文化根基的同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公民。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实践逻辑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教育强国、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实践逻辑。准确把握这一精神的实践逻辑,对于全面理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将理论价值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要求,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首先就要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导向,融入国家教育政策和规划之中,确保这一精神贯穿于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这既要求组织专门的培训项目,强调教师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让教师群体深刻理解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丰富内涵,实现热爱祖国与热爱教育事业的统一;又需要建立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理想等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大是大非问题”。[9]
第二,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10]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作为教师职业行为的标准,通过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生的榜样,“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11]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将这一精神转化为学生能够感知和学习的具体行动示范。
第三,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落实立德树人任务。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2]这就要求新时代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破除单一的教育评价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同时强化教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和情感关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践行时代精神和科学精神。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对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不仅体现了教育界对知识传承和道德引领的不懈追求,而且映射了社会对于创新、责任、和谐及进步的共同期待。在知识爆炸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通过教育这一基础性领域,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时代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行动,鼓励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的教育家和攻坚克难、崇德向善的科学家均“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13]
第五,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强化价值观念引领。教育家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不仅可以在学校内部产生积极影响,还能通过社会服务、公共讲座、媒体宣传等方式,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融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成为社会崇尚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强化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引领,要求教育家发挥好榜样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以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直接影响和激励学生及同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通过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繁荣。“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14]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的复兴都不可能是封闭的,都需要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强调以文化的力量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研究”(23JD20007)的阶段性成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蔡紫嫣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释
[1]《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
[2]《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第1版。
[3]《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 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人民日报》,2021年9月10日,第1版。
[4][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第2版。
[6]《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第1版。
[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651页。
[8]《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日报》,2023年05月30日,第1版。
[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647页。
[10][11]《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2版。
[12]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
[1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第2版。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5月11日,第2版。
责编:李 懿/美编:王嘉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