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与列车员庆祝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周年。张勇摄/光明图片
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口岸经济馆场景。新华社发
磨憨公路口岸国门。张勇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过去,因地处西南边疆,云南经济发展一度较为缓慢。
如今再看云南,一条条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带动着28个边境口岸的经济起舞腾飞。滇西南磨憨口岸连通中南半岛,纵贯磨憨的中老铁路犹如蛟龙出境;滇西瑞丽口岸面向印度洋,杭瑞高速连通,边境贸易生机勃勃;滇南河口口岸遥望南海,昆玉河铁路和高速路上,中越贸易车辆川流不息……
但是,单纯的口岸进出口贸易,往往成为过路的通道经济,对云南边境口岸和通道沿线的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有限。近年来,云南省借助国际大通道和边境口岸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口岸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使口岸经济成为云南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助推云南沿边开放。
1.口岸国门人潮涌动
4月13日清晨,在中老铁路云南西双版纳站站台上,傣族歌舞表演欢快动人。人们涌向滚动显示着“D85次西双版纳-琅勃拉邦”字样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有序登车,准备经下一站磨憨站出境。原来,当日起,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在西双版纳至老挝琅勃拉邦两大旅游城市间增开了一对国际旅客列车。
磨憨口岸旅检专班负责人杨方说:“中老国际列车刚开通时,列车停站时间为1.5小时。如今,这个时间仅为52分钟,乘客通关更便利了。”
截至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周年,累计发送来自87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旅客18万人次。旅客们都要经过同一个边境口岸——磨憨铁路口岸。
4月,孔雀造型的磨憨公路口岸国门十分热闹。一群群游客从不远处的老挝磨丁口岸涌出,如潮水般涌向中国磨憨国门,让偏远的口岸国门沸腾起来。
“我们从东北来这里旅游,到老挝琅勃拉邦4天游,很方便。”一位东北游客擦着额头的汗珠,边走边告诉记者。
近段时间以来,云南磨憨口岸迎来边境旅游团出境高峰。“仅3月26日,单日验放出境边境旅游团就达50余团900余人次,创下恢复中老边境游以来的新高。”磨憨边检站民警聂利飞说。截至今年4月13日,共有1713个旅游团25000人次从磨憨口岸出境旅游。
去年9月,磨憨口岸开始恢复中老边境旅游,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磨憨。今年1月至3月,磨憨铁路和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6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倍。“1月至4月中旬,从磨憨口岸入境旅游的外国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9倍。”聂利飞说,“从外国游客剧增的情况看,云南口岸更加开放了。”
2.物流通畅贸易兴旺
过去,云南道路不畅,口岸发展缺乏活力。近十几年来,瑞丽、磨憨、河口等主要口岸因高速公路、铁路陆续连通,物流畅通,口岸贸易日益兴旺。
中老铁路货运开通两年来,磨憨铁路口岸进出境货运列车从每天一对增加到12对,已成为中国面向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磨憨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日均通关量1.5万吨,在最快的快通模式下只需5分钟即可通过,其他需要查验的环节,时间也不超过半小时。”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科长耿建强介绍。
去年以来,磨憨铁路口岸先后启用了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的指定监管场所,促进了泰国水果、老挝粮食大量从磨憨口岸进口。“磨憨口岸对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的监管水平,在全国边境口岸中位居前列。”耿建强自豪地说。
正说着,一列入境货运列车进站等候查验。海关人员爬上车厢查看矿石。他们手中的核辐射探测仪,可以快速检测矿石是否有核辐射。
今年以来,中老铁路在客货运输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1月1日至4月25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716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21.9%;货物运输量也实现了飞跃,突破626万吨,同比增长13.9%。中老铁路在连接两国、促进区域发展中“黄金大通道”的作用日益明显,磨憨口岸的咽喉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4月的澜沧江波浪滚滚,江上船只往来不绝。江畔停靠的邮轮上,码头工人正忙着将一箱箱泰国酸柑汁、老挝啤酒运到货车上。作为中南半岛诸国经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这繁忙的场景每天都会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关累港上演。
“这批货运往昆明、景洪,还有8吨从老挝运来的叶蜡石,将运往福建、广东。”西双版纳兴德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董事长欧阳兴的手机响个不停,“今年一季度,我们的货运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
谈到水运的便利,欧阳兴说:“泰国、老挝的货物可以通过水运直达关累港,运量还大。这批货就是从泰国清盛港出发到我国关累港的。两个港口之间逆水航行需28~36个小时,顺水航行只需12个小时。”
在滇西,德宏州拥有瑞丽口岸、畹町口岸和芒市机场三个国家级口岸。瑞丽口岸对缅甸进出口贸易总额常年占中缅贸易的30%左右。去年,德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9.1%;实际利用外资1537万美元,同比增长514%;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货运量、出入境车辆数量位列云南第一。
3.口岸经济全面提速
近年来,云南通过推动磨憨、河口、瑞丽等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提升口岸开放发展水平。
在中越边境河口口岸,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补短板设施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河口与越南河内、海防、老街等地物流企业成立供应链联盟,河口口岸首次实现中泰跨境集装箱运输,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加畅通。
在河口口岸沿边产业园区的纺织服装园区,高大的厂房比肩而立。“几年前,这里还只是荒山和橡胶地,如今变成11栋连片的标准化厂房。”河口自贸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梅介绍。
河口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中的唐立特纺织品公司,是一家3年前浙商投资的服装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看中河口的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服装生产在河口完成60%的工序,再到越南完成加工,出口欧美。”
“这两年,在河口落地加工进出口产品的企业明显增多,有服装、电子产品、中药材,还有跨境电商。”张梅感慨地说,“过去河口只是进出口贸易的经济通道,现在也有自己的进出口加工产业了。有产业,口岸经济才能发展得好!”
在滇西,瑞丽口岸长期是中缅边境最大的贸易口岸。近年来,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一批央企国企和具有影响力的民企先后落户,以口岸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的沿边开发开放新模式在瑞丽的创新探索中逐渐形成。
“去年以来,德宏州以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依托边境口岸和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边合区等各类开发开放平台,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积极主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卫岗表示。
2023年,瑞丽沿边产业园区新落户企业18家,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05%。通过大力发展跨境产能合作,德宏州已初步形成以甘蔗、芝麻、肉牛、水产品等为主的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体系。
4.边民互市兴边富民
边境口岸兴旺,则边民互市活跃。边民互市贸易是我国一项惠边惠民政策,成为边境地区各族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腾冲市猴桥口岸国门旁的山坡上,有一个美丽的傈僳族村寨——猴桥镇猴桥社区国门新村。2014年,村民们就参加了边民互市贸易。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文辉告诉记者:“国门新村534人中,就有300人参加了边民互市。近年来,村里成立合作组专门做边民互市,全村参与,以强带弱,每个村民每天参与一次边民互市。”
在瑞丽芒满通道旁的边民互市交易区,记者看到来办理交易手续的边民络绎不绝。
“目前有7000多边民参加交易,都拼卡车交易,有专门货场,现场来个代表办申报手续就行。”畹町边民互市运营主管段生应告诉记者,“去年3月以来,畹町的边民互市升格为二级市场,边民交易的积极性更高了!”去年,畹町口岸实现全国首单“边互通”实体化二级市场结算开票,边民互市贸易纳限纳统纳税试点成功。
2023年,云南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903.6万吨,进出口货值2242亿元,同比增长32.2%和8.7%;出入境人员1428.4万人次,同比增长890%。
西双版纳州口岸办主任王飞说:“边境口岸要把进出口货物的落地加工搞起来,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使通道经济转型为口岸经济。”
边境口岸与日俱增的客流物流,口岸产业园区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口岸园区相继落地的企业,如同一股股热流,正在云南一个个边境口岸汇聚、涌动,催化着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推动着云南沿边开放的崛起。
(本报记者 张勇 徐鑫雨 本报通讯员 张澄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