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辽宁喀左: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奏响乡村全面振兴“合奏曲”

——喀左县水泉镇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案例

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水泉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地域资源,探索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支部引领,泥地变花海,利益共享推动集体增收。多年前,水泉镇水泉村是附近有名的贫穷落后村,成片的烂泥地不适宜农作物耕种,严重阻碍了村级经济发展。2016年,镇党委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指导水泉村党支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模式,流转不适宜耕种的烂泥地600亩,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领办创办喀左县水泉润泽土地股份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成后,水泉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集智集力”,吸纳全村58户贫困户、114人入社,打造了集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生态农业、学习教育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园,规划建成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鲜果采摘、餐饮娱乐等六大功能区。入社农户通过合作社收益分红、土地流转、务工获酬以及光伏电站电费收入等形式,人均年增收达4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2016年不足5万元到2023年超过100万元的转变。

党旗先行,绿水化财源,多元发展推动党群共富。水泉镇南亮子村因交通不便、地处僻塞,经济发展缓慢。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南亮子村党支部依托“凌河第一湾”、“鸽子洞”文化遗址区位优势,采取“党建+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整合土地、山地、水域资源2000多亩,打造依湾农家景区,形成了沿河步道景观带、原野民宿区、鲜果采摘区、休闲娱乐区、鸽子洞文化区、游客服务区的“一带五区”发展新格局,“烟锁凌雷声名古,白狼金波卧小舟”的生动景象远近闻名。同时,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在景区内发展特色养殖种植、光伏发电、酒坊等项目,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村民养的鸡、鸭、鹅禽类,种植的瓜果梨桃和绿色蔬菜等农业产品,成为了来往游客喜欢的俏销品,村民的“钱口袋”日益充盈。2023年南亮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7万元,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富民强村的转变。

典型带动,联合建党委,握指成拳破局发展桎梏。2023年4月,水泉镇党委大力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工作部署,以水泉村、南亮子村为联建村,组建水泉镇乡村旅游产业联合党委,进一步强化资金、项目、土地、信息、人才等资源的深度整合,通过打包宣传、出售联票、特产互通、食宿互补等举措,推动联建村优势互补,化竞争为合作,拉长产业链条,扩大规模效应。发挥润泽花海景区、依湾农家景区支点作用,以“化十线”景观大道为纽带,把组织设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构建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育、机制共创、发展共赢”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带领全镇各村走上发展快车道。在产业联合党委的辐射带动下,水泉镇塔贝营子村打造“飞地项目”,在南亮子村建设景区民宿项目。水泉村联手老杖子村建设润泽桃园,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的富硒小米、黄豆等特色农产品成为省内知名热销商品。各村集体增收后,镇党委指导各村党组织大力开展村级公共事业,修路建桥、种树栽花、为村民报销医保等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全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做到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2023年,水泉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亿元、人均收入达到2.3万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水泉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农旅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诸多认可。2023年11月,水泉镇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水泉村和南亮子村携手荣获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典型示范基地,并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农旅融合促乡村全面振兴这首“合奏曲”在水泉镇这片土地上正在徐徐奏响。(中共喀左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