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赋能“青干”更实干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为进一步丰富教学培训形式,切实提升学员理论素养、调研能力以及实干水平,近日,中共太原市委党校按照教学计划举办了学员论坛,来自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五个组的学员代表围绕山西省太原市发展热点选题进行精彩发言,学习交流调研成果。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近年来,太原市科技创新领域工作不断开拓进取,成绩斐然。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调查研究后,学员代表王鹏认为,立足“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用新领域跃迁逆袭承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立足“国家能源技术革命策源地”定位,依靠“群众路线”,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去中心化的DAO社区自治组织,建立自由建言平台;围绕“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用科技创新激发文旅产业活力,在丰富交互体验、虚拟空间延展等方面做好“创新”文章;立足“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用政策引导开发“市场”要素,将“科技创新力”作为进入市场的前提,将具体创新技术与潜在应用场景有机联动;立足“区域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地”,延伸“服务”理念,在节能降碳产业领域,依托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借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能源费用敏感型企业引入专业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围绕“全省民生幸福首善地”,以教育为突破口,参考“福耀科技大学”“格力珠海职业技术学校”等办学经验,引进国内能源领域先进教研资源,创立一所综合能源高校,“育”“用”结合,激发省内人才创新活力汇聚。

聚焦“特”“优”农业,下足“绣花功夫”

太原市是典型的北方农业城市,在人均耕地不足、农业经济总量小的背景下,学员代表李琦谈到,农业想发展,必须走“特”“优”高质量发展道路。调整产业投资政策,将重点投资方向倾向于农村特优产业项目,通过减少流转费用、增加奖励补助等方式,对主动投入高标准实施土壤改良、改造农业基础设施的新型经营主体予以支持,农业奖补政策到位及时,同时强化监督;发挥“头雁”效应,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积极动员和吸引乡贤回归,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带头人;加强大学生就业与乡村全面振兴之间的对接,通过财政补贴或市场参与的方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多点布局人才驿站,培育“雏雁”精英;加大对设施农业建设等涉农领域贷款贴息的财政奖补,优化“三农”金融信贷服务,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特优农业产业项目,鼓励民间企业资本要素流动;因地制宜深挖太原本地土特产的潜力,将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引”向农业、“流”向企业,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聚焦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产业集群;政府持续加强本地特优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同时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宣介推广意识,通过经营主体自主直播营销模式,推动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打开销路,将村民在特优产业发展中的承包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形式固化下来,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从“新”出发,解码本土产业守与创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通过调研,学员代表崔瑞虎提出,太原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需处理好五大关系。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坚决摒弃粗放型增长模式,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超前布局,抢占新兴产业新赛道,加快在“转型”上破局;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加快建立体制新、机制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基地,积极引导省内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加快建立太—忻—雄科创走廊,加快建设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集聚区、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坚持提质增效与招引扩张并重,挖掘增量,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推进太原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着力发展可持续文旅,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处理好“个”与“群”的关系,以点带面形成辐射引领,构建起全面覆盖、梯次培育的特色专业镇发展格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制定共性的支持政策,同时根据企业诉求,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持续在“便”字上下功夫,针对性制定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用地政策,吸引撬动社会资本聚焦市场机制薄弱环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渠道,靶向引进一批顶级人才、急需紧缺人才。

多措“标本兼治”“智”解停车难题

停车难既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也是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问题。据统计,目前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30万辆(含摩托车、工程车、载重车等),主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与机动车保有量比值为0.8左右,与全国主要城市对比处于中等水平。为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学员代表杨勇、贾肖乐表示,要结合太原市交通管理实际,加快制定《太原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加强立法强保障;确定停车设施总体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策略,制定差异化停车发展政策、停车设施供给和管理策略,规划引领强支撑;通过不欠新账、弥补旧账、鼓励共享等方式增加停车位供给、提升周转效率,新建挖潜优供给;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智能管理平台,引导车辆合理出行、智慧停车,数字赋能强“智”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发改、规资、公安、住建、城管、文旅、房产等部门,综合协调全市停车管理工作,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鼓励轨道交通外围站点建设“停车+换乘”停车设施,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城市交通格局。

激活“内生动力”,奏响“共治”乐章

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千家万户,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深入了解当前太原市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现状后,学员代表于清认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勤于收集总结人民群众“反映多、呼声大”的难题,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聚焦破除条块分割、权责失衡、资源分散等基层治理难点,逐步消除基层治理中的政策法规盲点,主动搭建与群众能够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政府邮箱等新媒体手段,延展拓宽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平台渠道,让基层的声音“能听到”、基层的意愿“可到达”;完善政府主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要明确村(居)民委员会的基层自治组织属性,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化职能,切切实实给基层减负松绑,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有效组织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提高多元治理主体的自治意识,促进积极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培养凝聚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体情感,注重挖掘自治带头人,培养自治骨干力量,争取在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群众协调等方面都有“群众领袖”和“热心居民”,强化提升多元治理主体的共治能力。

务实举措固根本。学员论坛是中共太原市委党校的特色教学名片和教学改革成果,由学员走上讲台,围绕主题提建议、明思路、谋发展,是将引导式教学与自主式学习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接下来,市委党校将不断创新培训管理模式,带动学员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为太原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干部“生力军”。(中共太原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