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4次专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沿江省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本期特邀嘉宾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湖北省宜昌市副市长杨卫华:
“关、改、搬、转、治、绿”彰显成效
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是以磷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这个支柱产业曾贡献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然而,化工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宜昌决定刀刃向内,推动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彼时的宜昌,面临转型阵痛:一是稳增长之痛。2017年全市化工产值、税收、就业岗位等大幅减少,经济增速降至2.4%。二是企业转型之痛。一方面要寻找企业转型路径,另一方面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厂区搬迁、环保升级和技术改造等。三是政府投入之痛。生态治理修复、产业转型升级、化工园区建设等方面都需投入大量资金。
破解“化工围江”之困,是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通过一企一策分门别类诊断,宜昌梳理出“关、改、搬、转、治、绿”六字方法。关,即关闭高污染排放企业,田田化工是当时沿江岸线关闭的第一家化工企业;改,即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兴发集团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搬,即将紧邻长江岸线的企业搬迁至规范化的化工园区;转,即转型发展,宜化集团依托磷矿石资源,牵手宁德时代,布局新能源赛道;治,即治理“三废”。
绿,则是在关、改、搬、转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宜昌立足资源禀赋,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赛道,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一是找准产业赛道。推动产业集中集聚,将产业发展重点聚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文化旅游“3+2”主导产业布局上。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方面,加快推动传统化工向新能源电池材料、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产品领域延伸;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方面,强化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一批头部企业快速发展,新能源电池产能达70吉瓦时,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投入运营;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业方面,坚持“以电育算、以算育数、以数育产”发展路径,今年将建设智算超算6000P,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算力集群。二是厚植绿色基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高价值转化为核心,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耦合化链接,全市14个省级开发区实现循环化改造全覆盖,建成2个国家级循环改造示范园区。以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依托,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已形成每年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9.5万辆废弃汽车、165万吨废钢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能力。2016年以来,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实现了年均6.3%的经济增长。
经历转型之痛的宜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化工产业成功迈向电子化学品、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新赛道,精细化工占化工产业比重由整治前的18.6%提高至40%以上,实现了大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宜昌将锚定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3+2”主导产业布局,力争未来5年,培育形成1个磷系新材料世界级产业集群、2个千亿级企业集团、5个千亿级产业、20个百亿级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安徽省马鞍山市副市长左年文:
系统治理守护“黄金水道”
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毗邻南京。曾因钢设市,因钢而兴,但由于长江岸线资源长期被大量非法小选矿、小化工、小码头、小堆场占据,对长江生态造成破坏。2016年以来,马鞍山下大力气开展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首先是岸线治理。2017年至2019年,一方面铁腕治乱,拆除非法码头153座、船舶修造企业34家,整治散乱污企业760家;腾退岸线资源10公里、清理固废100万吨、清退滩涂地1.1万亩,安置上岸渔民1.1万人;另一方面复绿增绿,全力修复长江岸线生态,打造薛家洼、杨树林、滨江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修复典范。其次是源头治理。通过污染源排查、底泥清淤、水质净化等措施,有效治理黑臭水体,2020年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马鞍山市境内有14条河流直通长江,其中慈湖河的源头向山地区是百年矿区,通过实施十大工程44个重点项目,全面进行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发展,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样板。再次是系统治理。针对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镇污水垃圾设施短板等问题,共投入100亿元,分步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对大气、水、固废等进行系统治理。PM_2.5平均浓度连续3年达国家二级标准,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6%,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首次达100%。
马鞍山是制造大市,也是能耗大市,只有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才能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近年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先进结构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势,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抓手,推动马钢集团、山鹰纸业等传统优势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二是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格力、奥克斯等企业,打造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招引九章云极、宝信软件等企业,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招引中钢天源、新康达等企业,打造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发挥天能电池、晟捷新能源等企业带动作用,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三是推动减污降碳。实施减污降碳攻坚行动,开展钢铁、水泥、化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十四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1%。
与此同时,马鞍山以一盘棋思维全方位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大力推动协同发展。一是交通互联。从马鞍山乘高铁到南京仅需17分钟,陆路与南京有10条快速通道互联互通。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2019年以来,郑蒲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共建合作港区。二是园区互融。一方面,与南京、合肥等地建立合作园区,推动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末,全市9个载体与沪苏浙重点园区签署17份合作协议,同时加快发展配套产业链供应链。三是科技互动。深化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合作对接,现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75个,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均突破1000家。
四川省宜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薛庆:
从“一黑一白”转向“一蓝一绿”
四川省宜宾市依水而建,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美誉。长江、金沙江、岷江在宜宾主城区交汇,形成了三江汇流的壮阔景象。地处长江上游,围绕筑牢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宜宾着力解决两大难题。
解决高耗能、高污染排放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第一是高限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以来取缔沿线水泥、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28家,关停造纸等小作坊1944家;2023年四川电网500千伏建昌至叙府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新增200万千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在168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较2022年上升4位。第二是铁腕治污。2017年以来,彻底整改、关停非法码头33座,退出占用生态岸线8.4公里;2023年全面完成15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22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从2015年的80%提升至100%;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2020年退捕渔船630艘,1186名退捕渔民实现100%转产安置。第三是全线增绿。以竹林为主,实施大规模绿化宜宾行动,截至2023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46.8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4%;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约80亿元,建成生态廊道85公里、竹林风景线48.2公里;累计增殖放流长江鲟、胭脂鱼等2032万余尾,长江鱼类物种数由48种上升到67种。
解决主导产业不明晰问题,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宜宾过去的产业可以概括为“一黑一白”,即煤炭和白酒,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个煤矿。但随着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压力也随之而来,高排放企业关停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在哪里?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宜宾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发展。第一是选好赛道,产业集群成势。制定动力电池、晶硅光伏“1+N”专项发展规划,推动四川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与重点上下游、左右岸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就近配套、互补融合。截至2023年末,适度超前布局5G基站7200余个,投运大数据产业园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园,吸引华为、浪潮等企业入驻。打造优质白酒、动力电池、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白酒产值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2023年动力电池产值突破1000亿元、数字经济营收超660亿元。第二是抓好经济结构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创建2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4家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全力打造绿色能源新高地,科学有序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2023年产气量58.01亿方,已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50个,年发电量850万千瓦时。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截至2023年末,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7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接口11419个,推广电动重卡1500余辆。
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宜宾重大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由长江下游向中上游、东部地区向西部腹地转移集聚趋势更加明显,承接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在增强区域协作、扩大改革开放等方面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江西省九江市副市长容长贵:
建设最美岸线打造经济新优势
江西省九江市作为江西的北大门,坐拥鄱阳湖近2/3的水面与湖岸线。全省152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在九江,这是优势,更是责任。
九江过去传统工业偏重,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是强化系统治理,守护自然生态之美。统筹推进“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一体推进“4+1”工程。以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为目标,持续推动生产岸线向生态岸线、景观岸线、生活岸线转变。在高标准完成百里长江风光带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长江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让岸线成为“流动的长江文化”鲜活载体。二是深化地企合作,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2018年以来,九江是第一个与三峡集团开展水环境治理合作的沿江城市,总投资近200亿元,“厂网一体”创新机制在全国推广。截至2023年末,城区污水收集率从28%升至75.76%,长江干流九江段10个断面连续6年保持Ⅱ类水质,水环境国考断面优良率93.8%。三是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织牢生物保护之网。紧紧围绕“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总体目标,一手抓禁捕退捕,2023年累计筹措落实资金10.7亿元,严厉打击盗捕等违法行为;一手抓渔民上岸,全市需转产安置渔民13590人全部实现转产就业。自禁渔以来,除鳤鱼重现之外,刀鲚种群数量也逐渐增长。
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生态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一方面,夯实绿色发展动能,把好项目准入关。把“含绿量”“含金量”作为衡量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拒绝不符合生态环境准入的项目近百个。同时,不断加大碳减排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末,九江银行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约3.8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另一方面,创建绿色发展试点,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资源储蓄运营平台建设,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确权登记、核算评估等政策体系。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2023年完成3个项目6笔排污权交易。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2023年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639.56亿元。
作为全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九江充分发挥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00年,九江至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的跨省公交开通。2021年,九江、黄冈、鄂州、黄石四市共同签署《关于深化跨江合作推进区域融合发展的框架协议》,跨江合作进一步深化。截至2023年末,与黄梅县实现112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办件量累计超2万件。与此同时,“通平修”合作深入推进。修水、通城、平江三县山水相依,自2015年《“通平修”合作示范区建设共识》签署以来,合作渐入佳境。此后,《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次区域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框架协议》等相继签署,为三县共同发展指明了路径。2023年,三县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
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凌屹:
下好区域协同发展一盘棋
江苏省南通市是万里长江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守护好长江母亲河,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是重大责任。南通过去是传统化工大市,沿江码头岸线较多,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需充分发挥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在资源占用上做“减法”。编制沿江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近5年来,生产岸线占比由48%调减至35.1%。着力解决“重化围江”问题,2019年至2022年,关闭退出化工企业273家,沿江1公里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实现清零。二是在生态保护上做“加法”。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成为样板,2023年,430公里沿江沿海生态带全线贯通,沿江生态岸线占比提高至54%。大力实施生态修复,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生物物种数量从2234种增至3789种。三是在创新驱动上做“乘法”。高标准规划建设沿江科创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落地,沿江成为科创资源集中承载区、创新经济发展引领区。2023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18万亿元,人才总量超145万人,高新技术企业超3600家。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各个地区、每个城市要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南通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的唯一城市,承担着承接上海和苏南辐射、向北和向西传导带动的重任。实现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南通来说,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互联互通。近年来,随着通州湾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铁等重大工程落地实施,南通“八龙过江”格局加快形成,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联系交往更加密切。通过放大通州湾新出海口战略优势,以江海联运为纽带,进一步优化航运网络布局,深化与长江沿线港口群合作,组建跨区域港口、港航联盟,资源集聚配置效率有效提升。二是增进人文交流。南通与武汉、德阳等多个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优势互补,在交通、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健全常态化对接、多领域合作机制,积极打造长江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的示范样板。三是深化产业协作。以沿江、沿海生产力优化布局为契机,共建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园区,招引中天钢铁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实现沿江绿色发展和沿海高质量发展并进。强化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协作,共同建设19个跨江合作园区,跨区共建的“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和“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当前,南通正积极谋划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通过“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模式,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