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吴建平:千锤百炼迎来中国互联网厚积薄发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来,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变革。《中国网信》杂志邀请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知名专家,推出一系列署名文章与访谈,共同回顾波澜壮阔的30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吴建平参与了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前15年的技术储备,并在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后的30年里,作为建设者和开拓者之一,先后参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以及全球规模最大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近年来,又基本建成国家未来互联网试验基础设施FITI(CERNET3)。

回顾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历史,吴建平院士感慨良多,“中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奇迹,而且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研究探索”。

15年技术储备带来的厚积薄发

《中国网信》杂志:您参与了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您就已经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当时都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吴建平回顾我五十年的整个学习和工作生涯,都与互联网紧密“绑”在一起,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从无到有。

1979年,我考取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研究生,开启了我的计算机网络研究生涯。我应该是在国内最早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科技人员之一。

从互联网历史来看,20世纪60~9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时期。1969年,互联网的前身APARNET(阿帕网)在美国诞生。逐渐地,国际上很多大公司开始研发自己的计算机网络,也都推出了各自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SI)。之后,国际上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逐渐汇集成两条脉络:一条是基于传统电信网络思路,先建立连接后再传数据;另外一条则是基于“TCP/IP”思路,坚持采用无连接分组交换技术。当时,基于电信思路的OSI是计算机网络界推崇的主流。这是当时我们进行计算机网络研究的国际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时国外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内的高科技产品施行禁运,我们只能看到零星的技术资料。我和团队的学生就用这些资料学习、探索,尝试根据这些资料中的国际标准,自己摸索设计建设网络。

1984年,清华自主开发建设了一套符合OSI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这个利用三台节点机加上六七台微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网络雏形”采用X.25协议(使用电话或综合业务网络设备作为硬件设备来架构广域网的ITU-T网络协议),不久就被派上了大用场。以这个雏形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成果先后在国家某重要工程、清华大学校园网、1990年亚运会中得到应用。

《中国网信》杂志:实际上在我国全功能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探索了。其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

吴建平1987年,我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做访问学者。当时美国第一个采用TCP/IP的互联网主干网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NSFNET)刚刚建立,而UBC正是加拿大计算机网络研究之祖和连接到NSFNET国家学术网的发源地。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到现代意义的互联网。

当时,全球OSI和TCP/IP这两条技术线路正处于最激烈的竞争之中。我一用上当时的互联网,就深刻体会到TCP/IP协议的优点。首先,无连接分组交换保证了互联网的高效传输。其次,在推广实施方面,TCP/IP协议践行开源、开放、共享的理念,这种低廉亲民的路线,就是互联网的基因所在,与清华大学自建的X.25校园网有很大不同。

1989年12月回国后,正赶上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组织世界银行提供贷款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项目启动。NCFC由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建设,具体由各单位先建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NCFC主干网。当时三个单位组建了8位专家的总体组,完成项目的总体设计和技术线路决策,我是其中一员。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尽管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清华校园网等都能使用通达全球的电子邮件功能,但还没有全功能开通互联网的其他功能。当时,由NCFC牵头与支持NSFNET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交接洽谈,申请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最终得到认可。1994年4月20日,NCFC项目通过美国斯普林特公司(Sprint)的64K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我们很幸运地赶在1995年互联网商业化的前夕全功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基本跟上了国际步伐。

服务国家战略CERNET应运而生

《中国网信》杂志:今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CERNET建设30周年。CERNET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主干互联网,请您谈谈CERNET是如何建设的。

吴建平: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商定,由清华大学牵头,启动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建设中国第一个互联网主干网。

1994年2月,清华大学成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项目小组,负责起草项目建议书。3月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大学经由国家教委向国家计委呈交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1994年7月,开通了采用X.25通信技术连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西安5个城市6所高校的CERNET试验网。

同年9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论证。同年11月2日,国家计委紧急批复启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由国家教委主持,清华大学牵头,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承担建设。

从规划到落实,CERNET建设推进的速度非常快。1995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通过了国家计委主持的项目验收。我国第一个全国互联网主干网CERNET采用64K DDN线路连接全国8个城市的10所高校,共连接了108所高校。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平地起高楼”,一蹴而就,正因为千锤百炼,才迎来厚积薄发。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一定不能忘记互联网发展前的15年。正是有了这个时期的技术储备和人才积淀,我们才能不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探究和应用中快速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互联网才能在中国快速发展。

《中国网信》杂志:CERNET在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吴建平:现在看来,当时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决策无疑是非常明智和绝对正确的。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我国互联网发展才能一直保持强劲态势,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稳居前列。

作为中国首个全国性互联网,CERNET不仅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奇迹,而且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互联网关键技术和应用的研究探索。

第一,对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持续攻关。1996年,国家启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建成的CERNET示范工程,国家拨款支持我们围绕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从此开始了对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剖析,力求彻底理解和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核心技术。

第二,推动我国首批互联网应用的研究与开发。1995年,CERNET在中国互联网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相继问世,其中包括开通了中国第一个电子杂志《神州学人》的网页服务,建立了中国大陆首个大型BBS站点“水木清华”,以及研发了国内第一代互联网浏览器、搜索引擎和防火墙等。

《中国网信》杂志:在CERNET之后,您又主持建设了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当时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吴建平:CERNET第一个十年取得了不少成就,我们也同样密切关注着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动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通过学术网向全世界迅速蔓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互联网设计初期的一些技术缺陷也逐渐显现,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IP地址严重不足。1996年起,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开始研究下一代互联网,提出了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从IPv4到IPv6,互联网的格局面临重新洗牌。我国科技人员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发展契机,推动国家开始加紧研究部署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

200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CERNET主导参与的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通过验收。这是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试验网络,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Internet2的IPv6互联,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2003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个部委组织实施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工程,CERNET承担了其中最大的IPv6试验网络CERNET2/6IX建设。2004年12月,全球规模最大的纯IPv6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运行。

CERNET2不仅拉开了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序幕,还为中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和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了我们提供的IPv6技术,这在国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网信》杂志:之后,您又主持了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项目,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建设背景和情况。

吴建平: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扩展性、安全性、实时性、移动性和高性能等技术挑战。在这样的创新背景下,怎么去发展新一代互联网,是全球互联网界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建设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的初衷。

十多年以来,全球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总的来看有两种技术路线。第一种技术路线号称是“革命性”的,就是重新设计互联网,典型代表是美国的GENI和FIND研究计划,结果表明推倒现在的互联网,重新设计一个新互联网并未成功。而第二种路线就是基于现在的互联网进行“演进性”技术创新。其实互联网诞生50多年来,一直是在演进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证明,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始终是相互依存的。根据国内外未来互联网研究的成果和CERNET2项目的建设经验,我们认为,现在的互联网,特别是下一代互联网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不断解决它的各种技术挑战,保持不断演进和迭代,一定可以把未来互联网做大做强,满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理想。

我们坚持用演进的路线来建设未来互联网技术试验验证基础设施。2023年11月13日,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在我国面世。这条通路既是清华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简称FITI)”项目的一个重大技术试验成果,又是FITI高性能主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决打赢互联网核心技术攻坚战

《中国网信》杂志: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您围绕以互联网核心技术支撑网络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发言。什么是互联网核心技术?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吴建平:掌握核心技术是获取未来互联网技术发言权和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互联网核心技术。互联网核心技术就是互联网体系结构,互联网体系结构是支撑互联网运行和发展的最根本结构,其中包含互联网传送数据的格式定义IPv6等。

在这些年的研究中,我们在两代互联网过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技术上都获得了重大突破,先后获得了20余项互联网标准RFC,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次要充分认识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的重大意义。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掌握了自己互联网的命脉。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保持互联网创新发展中的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掌握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总书记的讲话给予我们很强的信心。作为互联网研究工作者,我备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坚定信念一定要把互联网技术创新的这条路走下去。

事实也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中国网信》杂志:您参与建设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请您介绍下当前我国在网络空间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此外,您对投身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寄语与期待?

吴建平: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设立对我国互联网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举措。

2014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目标,旨在系统性地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当时,教育部指派我担任专家论证组长,负责牵头论证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设立。专家团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论证工作。201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设置,2016年1月,国家批准了首批29家一级学科和博士点高校。

多年来,我也指导过不少年轻的科研人员,感触很深。中国科研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特别是对年轻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但数字时代快速发展也对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广大青年勇做攀登技术高峰的挑战者、敢做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者、能做造福人类社会的引领者、善做全球合作互鉴的践行者。

《中国网信》杂志:从全球范围来看,您觉得中国互联网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您对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吴建平:我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展现出蓬勃生机,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你追我赶,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处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攻关上,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主要面临三大挑战:计算机芯片的研究仍然落后;我国还需在互联网通用技术领域下大力气;我国在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发言权、话语权仍然不多,尤其体现在国际互联网标准的制定上。

因此,在互联网领域,我们面临一场艰巨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但我们一定会打赢,把互联网的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