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中华文明具有以我为主 兼容并蓄的包容性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有五大突出特性,包容性是其中之一。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包容性成了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多民族和睦共处、相互融合,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不中断、绵延发展至今的重要因素。

多元融合的悠久历史

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以汉文化为本源,不断吸纳其他民族并兼容其文化的基础上逐步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多民族共生共存共同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民族。

中华民族经历朝历代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而正式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以汉语为载体包括哲学与宗教、伦理与道德、文学与艺术等在内的完整的文化思想体系,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交融过程中彰显了不可取代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从文明互通到文明互融,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包容性,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中华民族既对外交流自身的文明,也从来不排斥外来文明,对外来文明的优秀元素采取欣赏、借鉴、吸收和融入的态度,这使得中华文明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愈加生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各民族的礼仪习俗也得以交流,从而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中日文化及宗教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将农业种植等技术、儒家思想、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带给其他国家,同时也将这些国家相关文明成果带回中国。

包容开放的现代文明

我们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以守正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中华文明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性,同时又赋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核的中华文明以新的时代使命,为我们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宝贵资源。中国式现代化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走来,从波澜壮阔、丰富生动的改革开放实践中走来,蕴含着非常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子。这一现代化的实践,会不断创造新的中国经验、新的时代理论。

此外,我们始终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号召,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抓手,大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文明交流互鉴是一个重要纽带。我们一直以一种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动,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互学互鉴,“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当今实践,必将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与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文明繁荣。我们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必将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作者:胡祥甫,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中共浙江省委法律顾问、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