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如何理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如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本刊约请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专家、行业媒体等进行解读。
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出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发出了坚决打好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总动员令。
深刻认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深刻、影响深远,蕴含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标志性、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为深入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新的航标,是新时代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经过46年艰苦奋斗,我国“三北”地区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三北”地区生态脆弱长期存在,部分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水资源供给相对紧缺,条块分割、分散治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三北”工程建设系统性及后续管护仍有不足。我国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进入巩固成果、滚石上山、攻坚克难的新阶段。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三北”工程区集中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6个强风蚀区、34个风沙口、3条主要沙尘暴路径区和84%的沙化土地、73%的水土流失面积,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关键区域。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就是要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是我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展示大国担当的重要行动。全世界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600万平方公里,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三北”工程经过40多年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已经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当前全球经济受阻、国际生态治理步伐趋缓的大背景下,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充分体现了我国生态治理依然不动摇、不松劲,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为全球荒漠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对于推进全球荒漠化防治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准确把握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新时代“三北”工程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扛起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政治责任和历史重任。
明确目标任务。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以三大标志性战役为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到2030年,全国67%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将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和程度持续下降,主要沙源区和路径区起沙输沙状况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三北”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将达到40%以上,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明显增强。
坚持系统治理。推进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强化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巩固保护已有成果,加快老化退化防护林修复,加强退化草原修复治理,有效保护修复湿地,加快建设固沙林带和沙漠锁边林草带,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强化区域联防联治,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统筹治理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
科学防沙治沙。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林草,年降水量400毫米及以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以恢复灌草植被为主。坚持保护优先,人工修复、封禁保护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实施“三北”工程区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和“三北”工程生态保护修复政策、规划及项目成效评估。因地制宜、科学推广有效治理模式,探索产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新模式。
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打好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因地制宜加大林草植被恢复力度,实现区域可治理沙化土地全覆盖。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全面抓好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加大重点风沙口治理力度,确保沙源不扩散。
2023年6月以来,我们围绕“三北”工程攻坚战“打什么”“在哪打”“怎么打”等关键问题,统筹谋划、合力攻坚,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细化为具体行动。印发《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建立“三北”工程协调机制并制定印发“1+N+X”(“1”为出台一个意见,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管总文件;“N”为贯彻落实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重点任务,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推进;“X”为2023年度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修编“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和印发《“三北”工程六期规划》,谋划布局68个重点项目,其中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域涉及328个县、布局35个重点项目。召开现场推进会,在治沙第一线会商解决实际问题,谋划区域性系统治理、风电光伏治沙等重点项目,组织相关省区推进沙化土地跨区域联防联治。截至2023年12月,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已开工重点项目22个,完成造林种草1834万亩。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以“三北”工程六期规划重点项目落地为核心,努力交出优异答卷。
抓好重点项目,突出联防联控。一切围绕重点项目转,工作重心从“纸面”转到“地面”,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开工,全程做好跟踪指导服务。实行挂图作战、包片指导,深入一线抓进度、保质量。按照生态区位重要、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等原则,从重点项目中梳理出一批条件成熟、影响力大的项目,打造三大标志性战役的亮点和六期工程建设的标志。突出抓好毛乌素沙地四省五市、科尔沁沙地东缘四省区等跨区域联防联治,推进央企地方合作共建浑善达克南缘蒙冀生态治理带,打造环腾格里沙漠边缘光伏治沙示范样板。
抓好政策创新,强化要素保障。围绕农牧民参与门槛高、农田防护林落地难等问题,鼓励地方依法依规探索创新工程组织方式、管理模式。支持引导中央企业深度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推动大型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科学配置林草生态用水,强化定额管理与用水调度,重点保障黄河“几字弯”林草生态用水需求。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光伏治沙。实施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开展支撑“三北”工程建设七大科技行动。打造“三北”工程建设生态感知平台,开展项目监测监管评价。编制光伏治沙规划和技术标准,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光伏适建省区科学布局光伏治沙项目。
做好宣传培训,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开展防沙治沙典型宣传表彰。突出培训重点,结合各地项目建设进度,有针对性地举办系列专题培训班。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荒漠化防治,加强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以及中阿(拉伯)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建设,打造跨学科、多领域的“一带一路”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平台。
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伟大进程中,探索解决人类一直面临的治沙难题,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代人的重大使命。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