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加快推进现代“新农人”队伍建设 释放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个性化消费持续增长,越来越多拥有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新农人”选择积极投身农业并活跃于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大舞台上。目前我国现代“新农人”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数量少、组织散、链条短等问题,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发展壮大现代“新农人”队伍,让更多的“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优质孵化环境,壮大“新农人”队伍总量。有调查发现,社会对“土专家”“田秀才”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差是年轻人不愿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要原因,而既有农业从业者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又不高,双重困境叠加导致“新农人”总量有限。需要建立健全对“新农人”的常态化宣传机制,提升吸引力。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从大城市回乡创业是能力不强”的认知偏差,探索建立相应的政策宣传机制,廓清认识误区,积极营造“让有为者有位,让贤能者出彩”的社会氛围,为人才反哺乡村奠定舆论基础。进一步完善“新农人”孵化培育机制,提升聚合力。一方面,建立健全本地外出人员联络机制,积极搭建在外大学生联合会等在外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在外人才召开座谈会、观摩研学等活动,以乡情亲情回引一批有文化知识、经营能力的在外大学毕业生、乡贤能人。另一方面,全面摸排本地具有一定基础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重点群体,筛选审核形成“新农人”储备库,建立台账、掌握底数、跟进培育,充分盘活人才存量。

探索精准培育机制,提高“新农人”队伍质量。“新农人”队伍的人员构成类型多样,既有熟悉农业生产的本土种养大户,也有返乡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商务人士,由于经历和能力的差异,“新农人”中的不同群体通常具有不同的培训需求。要探索建立以“新农人”需求为中心的差异化培训机制,提升精准性。加强顶层设计,结合“新农人”个体差异和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分层分类编制培训计划。要完善“新农人”训后跟踪服务机制,提升有效性。联合政府、农林院校、培训机构和优秀企业等多方主体合力打造专家团队,对学员在就业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难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探索建立导师辅导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为每位接受培训的“新农人”配备1—3名导师训后持续跟踪指导,提供生产技术、市场分析、技术转化、营销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让“新农人”走得更稳更远。

健全兜底保障机制,释放“新农人”队伍能量。“新农人”本质上是一种创业身份,而农业生产经营又具有弱质性、高风险,这意味着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是“新农人”创业成功的关键。但现实情况是,受制于兜底政策有待完善、社会融合不足等因素影响,“新农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弱。需要进一步健全“新农人”服务保障体系,通过促进扶持政策均衡化发展、积极搭建协作平台等方式为“新农人”在农业领域站稳脚跟提供兜底保障,让更多“新农人”在农村发展有奔头、有甜头、有盼头。优化“新农人”扶持政策结构,提升均衡度。统筹政府、市场、村集体、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力量,通过针对性开发“新农人特色产业险”并给予保费补贴,完善“新农人+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健全二次创业帮扶机制等方式,助力“新农人”就业创业风险防范化解,提振“新农人”返乡就业创业的信心。积极搭建“新农人”协作平台,提升融合度。由党委政府牵头,协助“新农人”群体建立“一站式”信息共享平台,为该群体与村民、上下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提供便利渠道,降低“新农人”在融入当地社会关系网络和产业网络方面的成本,进一步实现乡村产业链与社会网络的融合互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人民政府 徐琴)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