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群体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出现了新变化,一种新的社交模式——“搭子社交”悄然兴起。年轻人由“社恐”转变为主动找“搭子”,是一种缓解社交焦虑的“浅社交”。本文分析“搭子社交”的四个特点:“弱关系”的强需求、“空巢期”的新想象、有分寸的边界感、无负担的自由度,进而对“搭子社交”背后的个体化进程加速和网络新技术赋能展开阐述,最后提出对这种新型社交方式的思考和隐忧。
【关键词】“搭子社交” 当代青年 “弱关系” 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认识到青年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世界不断产生新词汇的惊醒与推动。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青年群体中开始流行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找搭子”。2023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335名青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72.6%的受访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搭子”,68.9%的受访青年认为“找搭子”是踏出社交舒适圈、寻求新型社交模式的勇敢一步①。部分青年将“找搭子”看作是寻求新型社交模式、摆脱社交焦虑的勇敢尝试。
“搭子”从上海方言中衍生而来,青年将“搭子”泛指一种特定场景下给予特定陪伴的人。双方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关系,但却能提供情绪价值和场景陪伴。通常情况下,“搭子”具有临时性,一旦共同的目标或兴趣消失,社交关系也随之结束。“搭子”之间不需要知道对方的具体信息,他们可能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识,如“徒步搭子”“逛街搭子”“健身搭子”“饭搭子”“奶茶搭子”等;也可能是在某一垂直领域提供特定陪伴而临时在一起,如“考研搭子”“旅行搭子”“游戏搭子”“八卦搭子”等。与传统的社交模式不同,“搭子社交”属于人与人之间依托“弱关系”而形成的“浅社交”。那么,“搭子社交”预示着青年社交方式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其流行的背后又蕴含了哪些现实动因?
“搭子社交”的主要特点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结群而居”是常见的生存模式,也是人类交往与互动的前提和结果。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都曾谈及人是社会动物,人借助合作实现目标,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个体不断结群行动为族群和国家的历史。将“搭子社交”置于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不同国度、不同时期都有与之相类似的社交方式,但这一现象绝非主流。当今时代,“搭子社交”无论是从人数还是地域上看,都具有了一定意义的普遍性。现代社会以其强大的创新变革开创了青年全新的交往模式,重塑了人类社会互动的新空间,带来了人际交往的新趋势。如今,“搭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他们的贴心陪伴,其范围已经涵盖美食、户外、健身、兴趣、学习等多个领域。
“弱关系”的强需求。在大城市生活,部分年轻人脱离了传统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强关系网络,嵌入到以业缘、趣缘为主的弱关系网络。深度社交需要依靠大量的时间和情感投入进行维系,而部分年轻人被高速发展的社会压力裹挟,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碎片化,较难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建立长期的社交关系。加上身处异乡的漂泊感、工作压力的焦虑感、无人倾诉的失落感等,都让部分大城市青年处于深度关系缺失的状态。部分年轻人希望获得情感陪伴的同时又无力支付超额的人际关系成本,在陌生的城市重新建立亲密关系较为困难。“搭子社交”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部分的情感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部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以及大城市的生活节奏。
“搭子”是一种负担小、交情浅、边界强的社交对象,局限于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搭档,是一种“浅连接”和“弱关系”的体现。整体来看,“搭子社交”以碎片化的形式从情感与实用两个维度填补了部分大城市青年深度关系的缺失。一方面,虽然“搭子”之间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但不需要彼此之间付出大量成本来维系,因此可以在某些时候缓解生活焦虑,满足各自需求,增加心理陪伴。通过“搭子”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能够在闯荡城市时感受到温暖和陪伴,部分青年凭借“搭子社交”逐步培育出属于个体自己的、虚实交织的、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网。另一方面,在“弱关系”中,信息交互的速度是衡量关系质量的重要标准,“搭子社交”以兴趣相通和共同目标而成为一种高效的社交模式。“搭子”之间的交往深度或许不及亲朋好友,但精简了现实交往中的流程,陌生人之间的信息流通速度和深度匹配甚至超过熟人。“搭子社交”带来的社会支持甚至能够提供比深度关系更多的信息、建议和指导,而这些信息在当代社会具有独特价值。
“空巢期”的新想象。部分大城市青年因为种种原因独居而成为“空巢青年”。由于长期独居,一些青年存在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等问题,“搭子社交”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缓解了这些青年的社交困境,激发了他们重拾社会交往的热情与活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空巢青年”的社会融入。
相较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和深厚情感基础的朋友而言,“搭子”其实并没有介入青年的实际生活,“搭子”之间的关系是陌生的,但成为“搭子”则存在着以后有频繁交往的可能,因而“搭子”又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在“找搭子”的过程中,因趣缘结识的社交关系可能会延伸至往后的日常生活,从而演变为深度社交,这对于打破“空巢青年”的社交恐惧心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青年通过“找搭子”向外探索社会关系,是一种“可进可退”的社交模式:对于想要寻找深度关系的青年而言,“搭子”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漏斗”,其可以通过碎片化的社交方式去接触更多不同圈层的人;而对于暂时不想介入深度关系的青年而言,“搭子”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能够保持边界的理想化社交状态,维护了自我的相对独立性。
由此可见,“搭子社交”让青年在“空巢期”呈现出一种“独而不孤”的优雅姿态。所谓“独”就是保持自己的生活格调,单独居住;“不孤”则是通过各种“搭子”进入社会,分享话题与情绪,获得交流与认同。“搭子社交”让部分青年在保持自我生活独立、探索自我意识的同时,注重体验、发展兴趣,追求新的社会联结,为日常生活带来别样趣味,能够增强青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青年良好的情绪品质。
有分寸的边界感。当代青年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在多样的生活模式中维持基本的社交距离,追求一种有分寸、有底线和高质量的社交。“搭子社交”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陪伴需求而展开,通过特定兴趣爱好识别和划分同类群体,主动建立和寻求具有一定边界性的人际关系。短暂的接触不会干涉对方的生活,这符合部分青年注重个人生活隐私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搭子”是部分青年不迎合人情世故,借以实现自我表达的交往载体,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份精致而有温度的友情“代餐”。
“搭子社交”以某种兴趣和陪伴为纽带,寻求群体之间共鸣和特定的身份认同感,呈现出“兴趣+碎片化时间”的特征。由于“搭子社交”是基于某一垂直领域而临时组成,这使得参与的个体既能坚守自己的生活,又能尊重他人的生活。“搭子社交”使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通过精准的“陪伴者”形象,构建了“不过问隐私”“不涉足生活”的浅层次社交关系。这种“相互接触但不太过亲近”的边界感和疏离感,构成了一种门槛很低却又不失温度的“实用性”社交。
在个体化进程中,青年既需要构筑具有鲜明个性的外在形象,又希望获得集体对个性表达的认可。将自己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分配给不同的“搭子”对象,并不意味着社交的降级,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社交体验的模式转换。青年在“搭子社交”中能更自然或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既满足了情感陪伴的需求,也达成了实用性需求;既能享受彼此相伴的时光,又能在情感上“低依赖”。可以说,“搭子社交”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给予了青年回归自我本身的可能。
无负担的自由度。正因为“搭子社交”摆脱了不必要的社交枷锁,没有深度亲密关系的牵绊与纠葛,无需刻意经营,因此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部分青年在这种关系中也得以呈现出一种更加自由轻盈的社交状态。如果把“搭子社交”跟年轻人养宠物相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共通性。年轻人喜欢养宠物的主要原因是快乐可以最大化,而责任可以最小化。尽管从道义上很多人难以接受,但仅从法律层面而言,养宠物是一种随时可以解除的权利。
我们把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就可以发现,这种无负担的轻度关系其实早已融入年轻人的日常交往中。当代青年的社交方式不再囿于家庭或朋友为依托,而往往呈现为陌生人的随缘组合。比如,部分年轻人喜爱“运动社交”,参与者往往会在运动结束后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共同分享赛场上的感受和生活中的趣事。这种结合运动等兴趣爱好的社交形式门槛相对较低,轻松自然的氛围使得社交关系的可控性较高。社交成为运动收益基础上的“附加值”,个体投入的“回报感”也得以提升。
总之,“搭子社交”尊崇的理念是自由平等、多元开放。在“搭子社交”中,部分青年从消极被动的“从……中获得自由”进阶为“为了……而获得自由”。此外,“搭子”之间没有“内卷”和“精神内耗”,每个人可以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一致的“搭子”。部分青年通过“找搭子”来重获对个人生活的掌控力,希望借助可以把握的浅层次社会关系更好掌控自己的人生。
“搭子社交”映射的现代化变迁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大规模迁移、消费主义兴起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变中,青年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变化,“搭子社交”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群体社交心理变迁的一种表征。
个体化进程加速。“搭子社交”是深度现代化导致个体化的结果。个体化进程是个人从家庭原有社会整合机制中脱嵌,而脱嵌所引发的无根性又将使个人对社会寻求再嵌入。在城市化浪潮中,个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社会专业分工后集体协作的减弱,都让个体共处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人们更多的是“客居”于所在地,社会关系的重建是融入当地的重要问题。
大城市不仅带给青年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也带给他们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机会。部分青年进入陌生城市寻求生存出路,与亲朋好友的距离拉远,他们需要通过社会交往来获得情感的陪伴和支持。与此同时,部分青年身处城市的高速变化之中,外界的纷繁变换导致个体的不安定感与不可控感增加。相较于过去,当代青年对于个人隐私与空间自由有着更为执着的追求,他们更注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界限②,在提升和发展自我的基础上,侧重共同的兴趣爱好,不希望干涉彼此的日常生活。因此,“搭子社交”体现了青年社交关系的独特变迁。
不同于父辈在有限圈子内叠加多重关系,当代青年倾向于针对多元需求精准寻找符合自己志趣的“搭子”,与不同个体结成差异性的社交关系。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家庭、年龄等的青年,以“搭子”寻友,拓展社交边界并且重构自己的社交网络。基于某种共同爱好和特定目的的人,可以发现特定场景、结成特定“搭子”并产生互动③。“搭子社交”力求以低情感、少精力的成本付出换来最大的交往效益,这种自由选择“搭子”的方式满足了部分青年内心的自主性诉求。“搭子社交”打破了传统的以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为中心的社交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交关系的发起者和组织者,部分青年的个体意识得以强化。虽然“搭子”最初可能只是一种基于事件与趣缘的浅社交关系,但实用与情感的双重诉求不断推动着其成为青年时尚的社交方式。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青年群体的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正在寻找新的平衡,“为自己而活”这种原本只被少数人期望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模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原则,在青年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个体化进程中,各种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也在被不断重塑,比如工厂制的集体劳动被打破,个体可以在平台上自由接单从事劳动。而社交形式亦发生了变化,各种新的社交形式出现了,“搭子社交”就是典型代表。现代化制度使年轻人有了独自进行生产生活的可能。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高度个体化的社会重新整合连接起来,以及如何将越来越独立的个人再度团结凝聚起来。
网络新技术赋能。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方式的普遍应用,创造出与以往不同的电子世界和虚拟世界,正深刻影响着青年对于社会交往的认知方式和生命体验。移动端比PC端更加迅速地捏合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虚拟网络空间叠加了陌生人与熟人的生活日常,两者呈现融合交织特性,重组并激活了青年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技术的迭代驱动了社交方式的更新。
新技术赋能青年,让他们得以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使更广泛的浅社交成为可能,实现了青年归家后有安静独立空间、外出时可追求优质在场交往体验的生活品质。新技术在带给青年虚拟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他们参与现实世界的方式,青年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由血缘、学缘、业缘、地缘,扩展到趣缘和意缘,只要大家兴趣相投、三观相似,就可以组成“搭子”。近年来,青年社交关系中的“同人”“圈子”“群”“组”“部落”等表达方式,就鲜明反映出青年依托移动互联技术进行陌生人之间圈群化再聚合的特点。当然,新技术提供的“弱关系”并不是对“强关系”的简单替代,而是从另一个维度满足了青年对社交的需求。
同时,新技术也在与青年的不断交往中收集信息,组成更为庞大的智能系统,帮助青年找到更精准匹配的“搭子”,结成更具实用性的社交网络。抱有不同社交心理的青年,在“找搭子”中不断地相遇相知,在不同的事件和场景中形成多样化的人际关系网络。当然,我们也必须对新技术带来的青年对于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丧失这一问题保持高度警醒。因为这很可能导致另一种形式的异化:一些青年越来越习惯于浅层次的人际关系,他们对现实生活真实情感的投入正在慢慢变淡。有了新技术加持的“搭子社交”,非但没有让一些青年“走”出自己的世界,反而使其将自己的世界打造成更为封闭的“茧房”。时间和空间加剧压缩的后果是,技术越发达、社交越高效,个体的意识反而变得越孤绝以及对他人越漠视。青年时期是价值观最重要的形塑期,这种异化作用一旦施加于此时,将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新技术对青年社交的影响固然很大,但社交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新技术本身,技术只是让社交的便捷性和可选择性更多,社交的质量最终仍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并运用技术。毕竟人类才是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着眼于青年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使青年能够跳出个体的局限,放眼更为广阔的世界;应使青年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给青年多样化的选择和看得见的未来。唯有如此,新技术加持下的“搭子社交”带给青年的才不会是“越社交越空虚”,而是“越社交越充盈”。
“搭子社交”的隐忧
“搭子社交”虽然成本较低、目的性较强,但相对“短效”,无法真正代替个体需要的长期陪伴与情绪价值,其对个体的社交能力可能会产生反向影响。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日趋个体化的时代,社会加速发展和变迁使得青年面临着泛社交化和社交恐惧俱在的压力,与周遭建立联结的动力逐步下降。“搭子社交”让部分青年可以通过市场途径轻松满足自己的多重需求,为自己逃避深度关系提供了借口,消解了青年主动构建深度人际网络的欲望。
“搭子社交”在带来更多交往对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深度社交的时间。“搭子社交”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吸引那些在某一领域有需求的个体,但却不能掩盖甚至取代深度关系带给人的情感需求。“搭子社交”的悖论在于,移动互联时代的人们虽然有意愿主动与陌生人连接交流,但这种交流很难深入,亦无法缔结深度关系。
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世界的,当个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浅关系可以发挥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深度关系同样重要。即使个体化、城市化、信息化逐渐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距离加大,但“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的深度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不会因为个体化趋势增强而有所减弱。对于个人而言,要想获得健康、长效的情感价值与陪伴,不能仅依靠“搭子社交”这种“弱关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要立足现实社会建立更多真实的、深度的情感链接,让“意义之网”将自己托举起来、支撑起来。真正意义上好的交往恰恰需要深入而持久的沟通对话和精神交流,而“搭子社交”很难达到这样的层次。
深度关系还是训练个体融入社会的重要载体。在一段深度关系之中,对方好或不好的方面我们都要接受;对方的偏好习惯,我们也要接纳。而过度依赖“搭子社交”,可能影响个体发展深度关系的能力,使年轻人对亲密关系中“不合意”的耐受度下降。此外,深度关系中的“欠”与“还”之间具有时间上的延迟性,其间双方一直处在不间断的联系之中。而“搭子社交”则是一种即时高效的人情结算,其具有表面性、短暂性和松散性,沉迷“搭子社交”,个体可能会逐渐丧失对人际关系更多情感的想象力与期待,只剩下传递信息。没有倾听与情感的相互浸润,社交则很容易沦为一场加速的信息交换,只有“信息流”而无“情感流”。④
更令人担忧的是,“搭子社交”容易使得青年眼中的世界更加碎片化,“搭子社交”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个体在频繁更换“搭子”的过程中产生孤独感。一旦在某个领域找不到“搭子”,个体就容易被无处释放的焦虑感、疏离感和虚无感所包围和吞噬。真实世界的感知渐行渐远,个体沦为“极为脆弱”的存在,这正是“越社交越孤独”的表征之一。
事实上,社交中最重要的不是关系的深浅,而是对待关系的态度。无论是“搭子社交”抑或是其他形式的社交,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需要真诚的态度与付出,与人相处都要秉持相互尊重、开放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和经营彼此之间的关系⑤。面对青年浅社交兴起的浪潮,青年工作者需要转变工作思路,适应转型时期的社会特征及发展趋势,在“共情”和“共鸣”上下功夫。不仅要为青年群体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等社会资源,而且要更加关注青年的心理感受和精神世界。
(作者为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副主任;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言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年轻人社交新方式 72.6%的受访青年生活里有“搭子”》,《中国青年报》,2023年6月1日。
②邢海燕、邸涵:《大城市独居青年的时空边界重塑》,《青年探索》,2022年第11期。
③孙寿涛、张晓芳:《断裂与弥合:数智时代Z世代“轻社交”行为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11期。
④成倩:《聚而不群:社交媒体时代青年“孤独社交”的现象透视与形成逻辑》,《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3期。
⑤王昕迪、胡鹏辉:《搭子社交:当代社会青年新型社交趋势与形成逻辑》,《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8期。
责编/孙渴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