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与着力点

摘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以及新的增长理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这一需求,对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乡村振兴,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促进共同富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体系。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新发展格局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经济学角度,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当前急需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新的增长理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这一需求。新质生产力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新的增长动力

保持GDP的合理增长速度是实现新发展阶段任务的根本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2019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2023年我国人均GDP为1.27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门槛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但这也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了新的要求。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的15.6%左右(美国8.16万美元),如果按照比较低水平的现代化,2035年人均GDP将达到美国23.6%左右,这样我国总量GDP将在2035年左右与美国总量GDP大致相当,这要求我国人均GDP的经济增长率比美国快3.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按照2050年达到美国人均GDP的47%的水平,我国GDP的增长率平均每年要比美国快4.3个百分点,按照这个经济增长速度,我国GDP的总量将在2030年达到美国水平(这里没有考虑汇率因素)。

因此,保持GDP增长的合理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避免“增长陷阱”需要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合理速度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国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比较大的分化,出现了所谓的“增长陷阱”问题。避免“增长陷阱”同样需要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合理速度。

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的经济增长特点,可以看出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人均GDP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在2021年接近7万美元,2022年超过7万美元,2023年超过8万美元(达到8.16万美元)。第二类是以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人均GDP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在4万美元到5万美元之间徘徊。第三类是以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国家,人均GDP增长速度中低速,最终在3万美元左右徘徊。第四类是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经济增长率非常低,人均GDP在1万美元徘徊。

造成上面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经济增长出现差异。图1显示了这些国家在人均GDP的各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差异。从图1可以看到:美国人均GDP 在达到1万美元后,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76%。德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GDP增速达到4.35%,但是超过2万美元后,经济增长就降到3.5%,超过3万美元后进一步下降到2.46%,超过4万美元后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到2.1%;英国、法国和日本有类似的特征。西班牙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GDP的增长是3.78%,但是超过2万美元后降到3.1%,3万美元后是负增长(-0.03%),意大利在3万美元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1.41%。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发生变化,需要新的发展理论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分化、经济增长预期下降,世界贸易水平下降。一是从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而且出现分化趋势。各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世界经济预期下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放缓。世界各国经济呈现分化,2023年美国经济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四季度增速3.1%,而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问题,欧元区四季度GDP增长速度为0.1%,特别是德国四季度GDP增速为-0.2%。2024年经济预期进一步放缓,从各种预期来看,2024年的世界经济将放缓至2.6-2.7个百分点,远低于3.8%的历史(2000年-2019年)平均水平。二是世界经济放缓的预期影响需求,各国需求呈现放缓趋势,世界贸易会下降。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欧元区的零售销售连续几个月负增长,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2023年国际货物贸易收缩1%,远低于疫情前的世界贸易数据。特别是亚洲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面临市场需求的萎靡。

世界呈现高利率、高风险的态势。一是世界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复杂态势。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美国3月的CPI是3.5%,核心通胀水平3.8%;东亚国家的通货膨胀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虽然世界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是不同国家出现不同的态势,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货膨胀水平较高。二是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处于高位,世界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加剧。高利率使得国际债务风险加大,国家主权债务的成本急剧上升,违约风险加剧。

世界经济增长的分化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复杂使得各国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增加。一是以美国、欧元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24年货币政策会转向。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世界经济有积极作用,但是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二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日本在今年3月份就改变了20年以来一直实施的负利率政策。

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改变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可以看出,我国1978年到2008年经济实际增长速度10%左右,名义增长速度16.3%,而从2008年到2023年,我国的实际增长速度下降到7.1%,名义增长速度下降到10.2%;从2013年到2023年,我国的经济实际增长速度下降到6.1%,名义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8%,2018年到2023年,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5.2%,名义增长速度下降到7.3%。

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改变的结果。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达到126.1万亿,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占世界制造业比重约30%;同时我国的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等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发生改变,我国从传统的要素驱动(资本和劳动力驱动)转变到开始以创新为驱动力的转变,为此,我国经济发展要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提出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开始改变,从以出口为导向转为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为此,我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强调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新阶段的发展动力改变,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这一理论需求,对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济增长实践到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要素投入(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人们对全要素生产率认识深化的过程。狭义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广义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资本、劳动和土地以外,对生产有影响的全部因素,包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人力资本水平等。基于中国经济实践构建新质生产力理论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加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认识,也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对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和指导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具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形成有利于将综合优势加速转化为新的比较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Y由投入生产要素和技术来衡量:

Y=F(“生产要素,技术”)

因此,经济增长可以分解为:

GDP的增长=a1生产要素1+…+an生产要素n +TFP (1)

(其中TFP是全要素生产率)

按照方程(1)的分解,要保持经济增长需要保持要素的增长、TFP的提升。过去的经济增长靠传统的要素如资本、劳动和土地等,但是传统生产要素的增长是有限的。根据统计,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4年,我国资本存量增长率快速增长,从1994年到2012年我国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下降,但在2003-2021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增长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下降,特别是近几年下降的比较快。从图2可以看出,因为人口的增长率下降,特别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导致劳动力的增长率呈负增长。

因此,一个经济体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一是不断提升TFP,二是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三是传统要素的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根据分析,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后增长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TFP的差异。同时需要在经济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如数据),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另外,还需要传统要素的升级改造。无论是新的要素的引入、传统要素的升级,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都是需要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增长和科技创新投入结构的不断改善。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可以按照产业来分解:

GDP的增长=a1第一产业+a2第二产业+a3第三产业 (2)

一般地,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开始起步;同时,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在经济增长第二阶段:第一产业增加值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在经济增长的第三阶段,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份额保持稳定;一二三产业劳动力人口保持稳定。

从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比较来看,一般地,第一产业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长率会比第二产业增长率来得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八大以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第二阶段,要保持经济增长就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高;通过创新促进第二产业升级,保持第二产业增长率处于合适的规模和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持第三产业增长率比较高。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我们也可以将经济增长按照区域层面和城乡层面分解:

GDP的增长=a1区域1+…+an区域n

=a1东部地区+a2中部地区+a3西部地区+a4东北部地区

=a1发达地区+a2欠发达地区

=a1农村+a2城镇

经济增长需要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来支撑。过去让一部分地区发展起来,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先发展起来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这样,经济增长就需要欠发达地区、后发展地区、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来推动。如何来推动欠发达地区、后发展地区的增长?需要从制度层面也就是生产关系着手,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畅通要素的流动,构建统一大市场,提高要素的效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从需求端,经济增长可以分解为:

GDP的增长=a1消费+a2投资+a3进出口

因此,经济增长需要内需(国内消费和投资)和外需(进出口)的共同作用。前面讲的要素、创新、区域一般就是内需,我国加快推进扩大内需的战略,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基于这方面考量。但是我们也需要关注外需,关注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因此,在关注内需扩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外需对我国经济的作用,也就是说,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促进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力持续增长,保持我国GDP中高速增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持续提升我国R&D(研究与实验发展)投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一是拓展R&D投入来源,一方面增加政府投入水平,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增加R&D经费投入,确保R&D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二是改善我国政府R&D投入结构,加大中央政府的R&D投入水平。目前R&D经费投入中中央政府投入占比小,这样导致我国R&D地区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三是加大对农村技术创新的支持。我国整体的R&D投入强度已经达到2.64%,但存在较大的行业差距,2022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R&D投入强度只有0.58%,食品制造业的强度只有0.7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还只有0.40%。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很低的,不利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改善我国R&D投入的结构,加大R&D经费中的基础研究投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例一直不高,近年虽然有所提高,但是2023年还只有6.65%的水平,与其他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持续增加基础研究支出力度。二要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98%以上来源于政府支出,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支出很少,需合理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多维政策工具鼓励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支出。

改善我国R&D经费的执行结构,加大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加快形成创新产业链。我国基础研究以高等教育学校、研究与开发机构为主,其在R&D基础研究中的占比分别是44%与49%,企业只有7%,远低于美国(32%),日本(47%),韩国(58%),意大利(23%)。应进一步加强企业基础研究力度,丰富基础研究机构类型,拓展创新产业链。

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以国家数据局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职责定位,加快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统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对数据交易与流通进行有效监管,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多维数据治理生态。推动“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快完善数据资产评估、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安全、跨境传输等基础市场制度,实现数据要素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完善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夯实我国数字核心技术的优势。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增长。要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完善数据循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企业主体积极参与。

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一是对数字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等新型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基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新型就业模式。二是通过大范围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推动数据与劳动和资本等传统要素协同,发挥数据规模报酬递增、低成本复制等特点,改善传统产品和服务,催生和培育数据型新产品、新服务,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从而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

完善数字经济结构,促进三次产业数字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我国产业数字化中,第三产业的数字化水平最高,第二产业和农业数字化水平还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一是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2022年我国农业的数字化程度只有10.5%,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德国23.1%,英国27.5%),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利用数字经济的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不断提升我国第二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我国第二产业的数字化程度刚到世界平均水平(24%),远低于美国(37.8%)、德国(45.3%)。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对我国经济有重要意义。三是建设良好的数字生态,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由相关部门牵头,联合平台、行业协会、专家智库等组成产业数字化促进中心,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二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并不算低,但从其结构来看,不同于美国的专业和商业服务业占比较高,中国金融业的占比偏高,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占比偏低。三是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开放,通过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产业升级。总体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还不够,服务业生产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平衡

进一步降低地区之间的贸易成本,特别是降低地区之间的物流成本。一是降低物流成本。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一直很高,是国外的2倍左右。近几年虽然有所降低,但2023年我国物流总费用18.2万亿,占GDP比重14.4%,远高于其他国家(2018年美国8.0%,日本大概5%左右)。二是利用数字经济来打破贸易保护,畅通地区之间的贸易。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货物和服务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可以降低库存成本从而降低货物贸易的成本。

切实降低地区、行业之间的劳动流动成本,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一是进一步深入户籍制度改革。东部发达地区的户籍制度需要进一步调整,为劳动力的流入提供便利条件,中西部、东北三省需要为劳动力的流出提供便利条件。二是为人口流动提供保障机制。要加强基本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为人口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提供保障。三是为跨地区、行业灵活就业的新业态人员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深化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城乡差距。一是落实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二是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有序流动。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降低城乡要素流动、产品流动的成本。近几年,我国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成本降低,但还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另外,我国城乡资本的流动成本很高,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城乡之间资本流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提高农村投资水平。

促进我国农村、农业投资水平提升。一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还有33.8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农村的消费和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二是加大农村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新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存在比较大的城乡差距,如城乡的互联网普及率、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差距。通过农村新基建可以拉动农村投资和新消费的增长。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稳定我国进出口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11.4%,而2018年以来进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平均贡献率是9.2%,进出口的拉动作用放缓。因此,一是坚持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同时,实现高水平的外需扩大战略;二是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三是进一步实现多元化的对外进出口战略。

充分认识到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落实外资企业优惠措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带来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我国技术进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强调外资企业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完善跨境电商结构,推广跨境电商的人民币支付。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远高于进出口的增长,也高于我国网上零售额增长(11%)。一是优化我国跨境电商结构。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B2B的规模达到75.6%,而B2C的规模之占比24.4%,未来应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中的B2C。二是加大我国跨境电商中进口的规模。我国跨境电商中的进口规模不大,2023年跨境电商进口5483 亿元,增长3.9%,而跨境电商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三是在跨境电商中推广人民币的使用,利用跨境电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规避汇率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形成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创新产业链。一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合作,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进出口服务贸易。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2023年,我国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方面占整体服务贸易的比只有6.1%,特别是知识产权的出口占比仅为3.4%,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知识产权支撑我国创新发展的作用。二是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共赢。利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现跨国电子商务便利化、数据转移自由化、个人信息安全化,加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三是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更高水平的开放需要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之一。

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解决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切实提高直接融资的规模。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对应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企业,如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一是拓宽企业融资途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完善我国股票市场改革,解决上市公司融资问题。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一是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充分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提升利率市场化程度。二是减少对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波动幅度的管制,健全利率走廊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规范资本市场,保障居民通过资本市场得到合适回报。美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中80%来自于股东分红、债券存款利息收入,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理财市场回报率明显下降,从2018年的5%左右下降到2022年的2.09%,接近于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2.059%),低于二年、三年的存款平均利率(分别为2.561%,3.118%)。2023年有所回升,达到2.94%,也只是三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水平(《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

应用大数据和系统科学,加快风险预警和评估,实现对资本市场全面的健康监控与预警。目前,缺乏对整个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全面的评估预警理论与技术,急需融合大数据技术,研发发现错综复杂市场内的关联机构、异常市场行为检测、风险评估以及健康状态评估等关键理论模型,实现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和健康发展状态全面的监控与预警。

强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

强化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严格落实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一直比GDP的增长速度低,需要特别关注。

完善要素市场分配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继续保持劳动者报酬与GDP增长同步,保证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改善居民收入结构,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要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保证居民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增加财产性收入。鼓励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合理引导居民配置财富资产。进一步加快农村农用地、宅基地改革,让农民通过农用地、宅基地以及各类农产品的流动获得收入。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打造新型的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一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相关课程,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加强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鼓励跨学科人才培养,实现关键技术与人才培养的自给。二是完善学科体系,出台培养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方面的各类学位项目。三是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地方高校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适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四是加大在职培训,推进制造业相关领域人才的在职培养。五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助力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数字化程度。

推进教育均等化建设,提升我国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一是通过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来提高我国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根据经合组织(OECD)报告,投资高等教育在大多数国家都能带来较高的内部回报率。二是推进我国教育均衡化建设,优化全国人才资源的配置,通过高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加强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配置,同时对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区域提供人才支持和激励措施。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本项目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9ZDA06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4页。

[2]龚六堂、严成梁:《我国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政策选择》,《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第102-113页。

[3]龚六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4年第1期,第67-82页。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3)》。

[5]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货物与服务贸易数据》。

[6]龚六堂:《数字经济就业的特征、影响及应对策略》,《国家治理》,2021年第23期,第29-35页。

[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s, IMF),www.imf.org/en/Data。

[9]Trading Economics,https://zh.tradingeconomics.com。

[10]龚六堂、吴立元:《技术距离、研发投入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改革》,2023年第11期,第38-54页。

[11]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1988)3-42.

责编:董惠敏/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