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内在逻辑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余年奋斗进程中,蕴含着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也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战略智慧,可以看到:坚持理论引导、守正创新是思想动力;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是信念力量;坚持掌握规律、把握机遇是战略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点是重要方法;坚持系统谋划、胸怀天下是格局智慧。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内在逻辑,无疑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和智慧力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把握历史主动 历史主动精神 战略智慧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2]可见,把握历史主动,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历史经验总结,也为我们党紧跟时代步伐,始终把握历史主动,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握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奥妙和智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认识上还存在不足。深入领会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内涵和智慧,揭示其中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进一步学好党史、用好党史,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坚持理论引导、守正创新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动力

在总结分析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智慧时,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动力就在于始终坚持理论引导,不断实现理论的守正创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就是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回答和解决中国历史课题的过程,因此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之后,必须要回答的历史课题便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如果回答不好这个课题,那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是别人的马克思主义。对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也是一部理论守正创新的历史。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之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正;创新,创的是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之新,创的是时代之新。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的守正创新,展现了理论立党、理论兴党、理论强党的伟大力量,由此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成为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体现着将历史主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3]

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信念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让科学理论掌握人民,让人民掌握科学理论,由此形成自信自立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信念力量。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始终要做到坚守人民立场。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许多政治力量对普通大众都是缺乏重视与关注的。然而,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指导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坚守人民立场,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4]正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始终做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以人民的评价为标准,总结为一句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5]

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展现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追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坚定地走上了独立自主、自信自立的中国道路。从毛泽东同志毅然走上井冈山,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自信自立,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要“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6]

从这些话语中以及由此展现出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的底气和主动。总之,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信念力量。

坚持尊重规律、顺应时势是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战略动力

在思想指引和信念保证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注重掌握历史规律、把握历史机遇,进而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能够实现历史主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战略动力。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便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规律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规律,正确地把握住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及时提出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一部分”[7]的重要论断,由此顺应了历史潮流。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共产党深刻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及时将革命引向全民族的抗战,从而把握住了机遇,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正确分析和把握了世界格局的演变规律,领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正确分析了全球化趋势,及时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充分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主动把握时代主题转换的历史机遇,并反复强调要抓住时机,推进改革。[8]新世纪伊始,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9]由此继续推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分析了新的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10]这一关于“新的战略机遇”和“新的动荡变革期”的重要判断,就是坚持掌握规律、把握机遇,把握历史主动的体现。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党明确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进一步提出全党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这其中包含着把握主动,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战略智慧。主动,体现在主动把握机遇,主动认识规律,自觉将机遇把握与风险防范相统一;主动,体现在机遇把握中认识风险、防范风险、稀释风险;主动,还体现在“应变局、育新机”中维护机遇、创造机遇。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充分掌握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并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历史,就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的真实写照。因此,坚持尊重规律、掌握规律,坚持顺应时势、把握机遇是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战略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点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也是一部坚持问题导向,以分析、把握和解决主要矛盾为主线推进的历史。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深刻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问题,正确地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而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向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深刻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的问题,正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从而将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两个大局”的形势以及我国发展中的问题,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开始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党的二十大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主题放在专章论述,进一步展现了问题导向、把握重点的战略思维。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伟大进程可以看到,我们党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确立问题意识,深刻把握重点,明确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点正是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方法。

坚持系统谋划、胸怀天下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格局智慧

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百余年来始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主题和使命,以此开展系统谋划和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视野整体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命运和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胸怀世界革命大势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我们党在复杂国际局势中仍然坚持胸怀天下,以抗美援朝战争的全面胜利捍卫了新生政权,以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追赶世界发展潮流,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成为动荡世界的和平稳定力量。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在坚持胸怀天下,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正确研判,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融入世界市场体系,使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打造更加紧密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回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部署也充分展现了整体性推进的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其中包含: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些部署缺一不可,展现出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也展现出系统性思维、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战略思维和科学方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程中,无不充满着坚持系统谋划和坚持胸怀天下的格局智慧,这无疑是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战略思维和智慧力量所在。

总之,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进程中,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以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理论引导、守正创新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动力;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信念力量;坚持尊重规律、顺应时势是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战略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重点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方法论;坚持系统谋划、胸怀天下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格局智慧。今天我们学好党史、用好党史,就是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党史学习,要将掌握主动、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智慧和精神特质化为全党和全社会的智慧和精神特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动力。

【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

注释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91页。

[3][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第26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2页。

[5][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1页、第15页。

[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页。

[9]《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1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页、第68页。

责编:李 懿/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