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多个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如何应对好新形势和新挑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面临的新的使命任务。
十年成效
“一盘棋”的区域功能格局更加清晰。围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总目标,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三省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分工格局日渐清晰。北京市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积极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河北两省市分别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定位,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区域整体功能格局不断优化。
“一体化”的区域空间结构更趋完善。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和首都发展格局更加完善。京津“双城”联动引擎作用日益加强;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沿线人口产业集聚作用提升;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首都核心功能区综合服务能力和环境品质显著提升,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转向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新阶段,“一核两翼”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四大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更富成效。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协同红利”持续释放,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交通方面,“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稳步推进,京津雄实现半小时可达,地级以上城市实现高铁全覆盖,京津冀内部联系更加广泛而紧密。生态方面,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十年前下降约60%,区域生态环境品质逐年提升。产业方面,北京科技成果向津冀两地“就近转化”比重不断提升,中关村企业累计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公共服务方面,越来越多的京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地区持续延伸,教育、医疗、养老等协同发展成果正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新形势与新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期,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多重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口转型、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2022年,我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京津冀地区同样进入了人口规模减少、老龄化加剧、总抚养比上升的新阶段。如何破解人口与人才的双重问题,成为京津冀地区不得不直面的挑战。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北方地区正逐步呈现暖湿化,未来极端天气可能成为新常态,需要高度关注由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区域性灾害风险。
协同发展进入“深水区”面临的新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尤其是随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区域协同发展和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隐性壁垒依然存在、协调机制时效性与政策精准度有待提升、实施推进不同步等问题都亟待破解。
路径与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为高标准高质量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新目标和新要求,在持续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阶。
第一,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强化竞争力、推进共同富裕为导向,培育高能级的增长引擎。一是突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引擎作用。保障“首都”核心,坚持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巩固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首善之区。强化“新两翼”支撑,统筹北京与周边毗邻地区功能布局,推动首都功能的区域布局。二是突出重要经济发展廊道的引擎作用。做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轴线”,重点提升京津、京雄、京保石、京唐秦四条经济廊道人口、产业、创新等要素集聚能力,推动廊道沿线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做活沿海开放的“大平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环渤海经济区港口全方位合作和产业链群建设,打造开放型产业发展高地。三是突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的引擎作用。提升平台能级,持续推动三省市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临空经济区等政策叠加、创新联动;提升枢纽能级,强化世界级机场港口群与枢纽城市、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系统建设;提升对外开放大通道能力,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区域协调互济的国际物流通道和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带动京津冀和北方腹地发展。
第二,坚持“率先突破”,统筹供给侧和需求端,持续深化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在产业方面,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能力,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提升转化效能;打通链条的基础性环节,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联动,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在交通方面,聚焦流量经济转化,推动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化“轨道上的京津冀”,推动轨道站点与周边地区产业和公共服务功能融合发展,激活枢纽经济;联合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动内陆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激活区域物流经济;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和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统筹沿线功能布局,激活区域绿色休闲和消费经济。在生态方面,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实施大规模国土空间绿化,提升区域绿色覆盖和碳汇储备能力,厚植区域绿色底图;构建区域魅力休闲体系,统筹提升绿色空间品质和多元服务功能,探索生态资源、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新路径新模式。在公共服务方面,聚焦群众可感可及,丰富和优化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第三,坚持改革引领,强化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加快推进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加快在“全”的方面创新。突出全过程,完善“决策—协调—执行”的工作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突出全周期,健全“规划—建设—治理”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规划协调性、实施同步性和监管有效性。二是加快在“实”的方面创新。面向基层实践,聚焦影响要素自由流动的关键堵点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推动区域资源和要素配置路径创新,提升区域整体运营能力。三是加快在“精”的方面创新。强化区域政策时空动态适应,推动城市管理向区域适度延伸,提高跨区域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在企业准入、人才流动、税费调节等方面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
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品质、安全智慧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是建设宜居城市。主动应对人口转型需求,以建设更具人才吸引力的品质高地为目标,加快补齐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实施文化影响力战略,依托三地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区域文化整体性、脉络连续性和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积极营造新消费场景,提升文化消费转化能力。二是建设韧性城市。围绕应急、防灾减灾救灾等生命线系统建设新需求,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动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建设,积极打造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为京津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提供安全空间保障。三是建设智慧城市。顺应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变革趋势,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系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作者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