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怎样寻找适合本乡村的产业,此话题一直处于讨论的状态。目前的乡村发展已经不能再处于尝试摸索期,而是要立足本乡村资源禀赋,学成功案例、学先进思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带动村民增收为目标。
有效的基层治理是产业振兴的基本前提。学习践行党对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农村工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任何工作都连接着民生、牵涉到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面对各种群众诉求和治理困难都应该重温党对群众工作的坚定立场,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乡村干部首要能力是与群众沟通的能力,村“两委”人员结构应处于老中青——传帮带的合理状态,发挥年长者在农村开展矛盾调处和沟通群众的特殊作用,帮助年轻村干部快速熟悉农村情况,处理好新问题、新挑战。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建强基层组织,选优配齐村“两委”班子,使其团结在以支部书记为带头人的干部队伍中。支部书记要发挥全村领导推动作用,增强自身修为,敢于动真碰硬,维护村集体和村民正当利益。善于挑战群众身边不合理的现象,为公平代言。以人为本,掌握群众事务合情合理的“度”。坚持问题意识,防范和化解矛盾。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同时,应将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基层稳定作为重要工作。村支书树立日常工作常规办,特殊工作亲自办的意识。由于大多数乡村都有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难以落实的群众诉求,也有个别矛盾干扰正常工作的情况,需要乡村干部时刻具有问题意识。助力解决少数性的矛盾和诉求,是体现基层治理能力,是群众相信党组织的体现。拥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基层环境,乡村才能集中精力谋划发展、谋划产业,不至于陷入家长里短、清官难断家务事的繁杂矛盾调处当中。
干部敢闯敢为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条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农村干部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据悉,江苏从2019年开始推行村书记县乡共管制度。江苏省高邮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省市要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每年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系列参观学习和交流会,有力有效促进党建引领功能,倒逼村书记带头谋划发展。发挥致富带头人效应。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传统农业中寻找先进典型,培育扩大本土农业产业,宣传群众身边的致富故事。关注农村党员干部的创业行为,在廉政、公平制度下给予最大松绑,形成“双带”型干部的典型,发挥群众看干部的带动效应。引进农业技术团队,完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落实农业产业项目,复制带动周边农户。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事求是地优化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奖惩考核。同样,高邮市从2023年开始落实村干部待遇与集体经济增收挂钩政策,从村书记到一般村干部都能从经营性收入增长的部分根据比例执行奖励,并对连续考核靠后的村书记给予一定惩戒,执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目的在于让村书记成为有想法、有干劲的党员干部向往的岗位,并且让村干部成为有荣誉、有待遇的干事队伍。
项目投入产出比是产业振兴的评判标尺。坚持算大账。将上级资金与自筹资金均视为财政投入资金的算法,秉持对财政资金或集体资金使用的敬畏之心来选择产业项目。坚持“钱当钱用,事当事做”的负责态度,项目实施前要科学论证项目投入资金与产出收益成何种比例。坚持以销定产。不同质化、复制式投资产业项目,以可行的销售方案估算出销售预期来确定产业规模,不麻木乐观超前投入。因为集体经济是有限的,有些集体资金是几届班子的连续努力才有所结余,经不起市场的波动和产品滞销风险,使用时应当更加慎之又慎。要有淮橘为枳的思维,根据本地区水土特点和自然气候落实适宜产业。坚持社会分工。秉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分清行政职责和经营主体的界限。走访多地乡村产业项目地,成功案例中多采取集体引导投入,专业团队经营模式。村集体负责投资、孵化、招引,助推产业的形成。专业团队则负责产业的做优做强做特。
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是产业振兴的持续之路。立足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不能陷入只有农业产业才算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思维,要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大振兴观点。以扬州高邮菱塘回族乡为例,2023年度人均纯收入为2.95万元,全乡有400多家电缆和灯具等工业企业,带动落实了全乡约60%的人口就业,稳定了农户务工收益,这就是从宜工则工方面落实了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了联农带农。优化乡村经济布局,促进乡村协调发展。诚然,乡村的工业经济,不代表乡村的全面振兴。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以发展“农”字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初心使命。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产量和收入是我们落实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同样以菱塘回族乡为例,目前正在有意识地做特农业产业、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缩小工农发展差距。目的在于落实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观和推动本乡农业从传统走向高质量。让热心扎根土地的创业带头人从“农”字上,从“粮”字上实现致富兴家,真正将乡村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振兴高地。不碰红线,挖掘潜力。发展乡村产业所面临的“硬阻力”则是土地使用性质一定程度造成好项目难以落成,好地段难以开发,好产业难以扩大。根本原因则要反求诸己,从本地发展规划是否科学上找原因。要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意识,预留农业设施用地和建设用地,作为今后落实项目的存量,避免触碰违规用地红线,保证地尽其用。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让我们步入广袤的田间地头,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立足自身岗位职责为乡村全面振兴付诸自己的能量,用我们自身的汗水和脑力换取农民朋友丰收的喜悦。
(作者:杨泽海,系扬州市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