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产业振兴 > 正文

葫芦岛建昌县: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 绘就乡村产业振兴蓝图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葫芦岛建昌县要路沟乡的农民已经开始备战春耕,山坳中一片片弯曲的梯田上,随处可见平整土地的忙碌身影。

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对欠发达革命老区的支持下,建昌县要路沟小米——一种具有地理标志和乡土特色的农产品,已经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

微信图片_20240527112803

要路沟乡村民自家的小米

借外力激发内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又要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要路沟乡地处高纬度地区,山地、坡地较多,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适宜谷物生长,其“土特产”小米品质优、口感好,尤其该乡张台子村的小米,有着800年的历史。

张台子村种粮大户马玉凤的小米包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包装,从装袋、称重到真空压缩、装箱,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随后这些小米将销往全国各地。

微信图片_20240527112831

工人们对小米进行包装

“政府对我们种植户大力扶持,建设加工厂、购买机器,免费为我加工小米。”马玉凤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地说。从过去愁着卖不出去,到现在的供不应求,要路沟小米迎来了一次蜕变。马玉凤介绍,目前,她家的小米在葫芦岛市和沈阳市有十几个线下销售点,线上平台也在同步销售,已远销到四川、海南、广东、北京等二十几个省市。

2021年,建昌县积极落实“三农”政策,结合当地实际,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依托要路沟张台子村的示范区,在当地建设小米加工厂。加工厂占地450平方米,总投资147.25万元,于2022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工厂免费为农户加工谷物,日加工能力最大可达到10至15吨。

“加工出来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而且均匀,不仅看着好,吃着也香,省内外客户都给予一致好评。”马玉凤说。过去传统的小米加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工出来的小米卖相不好,政府支持建设的加工厂不仅提高了要路沟小米的质量,解决了农户小米加工难的问题,还大大的节省了农户的加工成本,有力带动农户增收,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户尤其是建档立卡户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

政策叠加,乘势而上。通过彩票金支持示范区建设,配套谷子种植政策补贴,加上精准扶贫以来的政策扶持,当地群众对种植谷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谷子种植产业渐渐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当地特色种植业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要路沟乡种植谷子4200余亩,亩产谷子500斤,每亩可产出小米400斤左右,年产小米168万斤,按照每斤6元计算,全乡仅谷子产值就达1000万元。

如今,要路沟小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有机小米已达到国家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并与北京钓鱼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销售合同,与网络销售公司云易购达成协议。

政策叠加促发展,示范带动促振兴。随着要路沟小米远销、种植户的“钱袋子”鼓了,建昌县农民开始从过去的传统种植玉米向种植杂粮发展。2022年,全县仅建档立卡户种植杂粮就达到26000余亩,种植大豆13000亩,全县农民已经步入了特色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未来,建昌县将全力拎稳产业振兴的“土特产”,打好“土特产”这张王牌,继续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