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全面提升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相继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入阐述、提出明确要求。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社会安全发展的关系,需要我们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专业学科优势,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安全保障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阐释,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率,有效地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提供更为牢固的安全保障。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做好灾害的“防”“减”“救”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要科学把握自然灾害防治规律,从源头上减轻灾害风险;要强化综合减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持续推动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加强公共安全能力建设的迫切需求。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是生产力演进对社会全貌影响的直接反映,也能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加强和创新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从监测预警到应急救援,从物资保障到群防群控,从灾前预防到灾后救助,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更科学地调配和管理人力、物力、财力。公共安全治理能力的提高是以信息化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推进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指挥通信、轻型智能工程机械等新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推广使用,坚持智能驱动、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推进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加快构建与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支撑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适应新一轮科技变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选择;与此同时,传统的防灾减灾救灾模式也需要新质生产力不断赋能。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的守正创新,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可持续应对防治自然灾害的必然选择。

资源统筹配置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系统的优势蓄能。我们在许多重大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在实践中可以组织动员防灾减灾救灾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优化资源结构布局、统筹资源配置,按照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要求,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凝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整体合力,共同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生动体现了我们的体制优势和组织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们要在“大应急”体制下,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防灾减灾救灾领域顺畅流动,更加注重灾前预防、综合减灾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统筹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和科技创新,让防灾减灾救灾的方向更加坚定、思路更加开阔。

科学数据共享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丰富的数字源泉。科学数据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科技资源之一,科学数据共享通过对科学数据的开放兼容,耦合了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团队的科研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和开发价值。2019年,为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认定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涵盖了高能物理、空间科学与天文、生物基因、环境与生态、地质与地震、农林、气象等领域,负责我国相关领域科学数据的汇交与共享、科学计算、数据技术研究等工作。截至2021年底,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汇集的数据超过100PB,每年被访问的数据达数百PB,提供的科学计算服务超过1亿小时CPU时间,为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国民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不断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下,各类灾害事件频发且损害巨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灾害数据开放共享,在支持多领域科学数据交叉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灾害预警与评价、灾害应急监测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智慧应急治理模式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学保障。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社会治理能力等因素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智慧应急”是应急管理在信息化基础上,进一步应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高了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灾害治理变革提供了重要动力。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充分说明面对自然灾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未雨绸缪的规划,提升创新发展的行动自觉,就能增强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底气。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将“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提出引导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发展。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构建公共安全智能化监测预警与控制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对自然灾害的有效监测,围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和海洋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构建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综合应对平台。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辅助决策者更快地作出反应,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人工智能能够独立完成防灾减灾救灾决策和操作。从2020年9月起,全国10个省(直辖市)开展“智慧应急”试点建设,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到2025年,“智慧应急大脑”将初步建成,“智慧应急”新生态基本形成,将极大地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运用好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融入更多科技元素,持续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集成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指挥体系,把更多凭经验直觉的“盲人摸象”式防灾减灾救灾转变为“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精准防灾减灾救灾,形成全面覆盖的防灾预警监测网络、精准有效的减灾设施设备、健全完善的救灾体系。

全灾种智能分析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多元应用场景。在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影响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极端天气的发生时间、影响地域和灾害强度、灾害链条息息相关。全球气候变化复杂演化,暴雨、内涝、干旱、高温、泥石流、热浪等气候灾害频发,气候变化会强化自然灾害的复杂性、联动性、动态性,细微、局部的风险隐患经过堆积叠加可能升级为系统性风险和跨地域风险。比如,2023年7月底至8月初,我国华北地区、黄淮地区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多地遭受重大损失。与此同时,近年来科技成果蓬勃涌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属性的新型生产工具,完善了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算力算法为核心、以场景应用为目的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防灾减灾救灾新边界,创造了防灾减灾救灾新空间。基于智慧科技赋能的全灾种智能分析系统,不仅能有效识别灾种,还能智能分析应用场景,为政府、社会组织与民众防灾减灾救灾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比如在海洋灾害预警领域,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包括海洋卫星、地面海洋环境监测站、雷达、移动观测平台、海啸地震台等在内的“海天一体”检测手段,台风路径预报水平世界领先;无人操作平台的应用,如无人机、无人舰艇等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它们能够执行气候监测、灾害排查和应急救灾等任务,汇集数据并智能分析气候与灾种的关系,显著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效率和能力。复杂气候引发的全灾种分析体系织密了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网”,也筑牢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护墙”,智能分析灾种系统可以结合气候的复杂性来梳理防灾的卡点、减灾的堵点、救灾的难点,充分考虑防灾减灾救灾应用场景的变量,不断丰富防灾减灾救灾的理论体系,拓宽了防灾减灾救灾的应用场景,也为应急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实践指南。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的高校责任和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新质生产力蕴含着巨大势能,是“撬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的新支点,可以带动和引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理念创新、目标升级、技术迭代、应急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高等院校,将历史性地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灾害防治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高等院校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要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牢记“国之大者”,准确认识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管理人才缺口现状,紧紧把握时代机遇与行业发展大势,坚持“四个面向”,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才资源。高等院校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要牢记职责使命,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来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鼓励科技创新来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促进理念更新来“焕新”新质生产力及其特有的生产要素、资源潜能和价值优势,扎实做好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和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

坚定科技报国理想,强化行业特色高校使命担当,加快实现防灾减灾救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主动思变,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需要我们科学应变,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的现实需求倒逼我们积极求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通过改革创新来破局解题。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关键是向科技创新要动力,持续激发催生行业领域的新要素、新业态、新动能。随着国家更加重视全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对相应的科技人才、工程人才、创新人才等需求更加迫切。作为国家培育行业领域高端人才的主要阵地和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行业特色高校必须聚焦“四个面向”,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的各类人才需求,立足办学特色和资源禀赋,聚合学科专业优势,在防灾减灾救灾的重大需求上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加快重大技术创新突破,为加快实现防灾减灾救灾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勇攻关。行业特色高校是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要聚焦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聚焦世界发展前沿问题、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要强化重大研发团队建设,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行业特色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支撑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以揭榜挂帅、专家推荐等多种创新方式,产出一批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急需的原创性、颠覆性重大科研成果并转化应用。同时,针对产业薄弱环节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未来研究平台,以此推动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为世界防灾减灾救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高校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行业特色高校是连接高校科技研发与行业产业的桥梁,发挥着科技孵化的源泉作用,特别是依托行业企业资源和大学科技园区,在优化产学研用融合链条、推动原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上具有独特优势。行业特色高校要聚焦防灾减灾救灾领域重大创新,加快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孵化,持续拓宽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原创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通渠道,联动防灾减灾救灾关联产业加速向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转化,把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防灾减灾救灾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方面,以学科体系建设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度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需求,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学科体系建设,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深度挖掘防灾减灾救灾基础研究的创新点,探索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展的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加快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将学科交叉优势转化为防灾减灾救灾的未来产业优势,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学科面向新质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完善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学科总体布局,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来满足国家需求。锚定国家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围绕防灾减灾救灾的产业升级,行业特色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外部机构的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多元化科创平台,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从高校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技术的媒介平台,建立产业链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校内外技术经纪人队伍,及时将高校实验室的最新成果推介给企业,主动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行业联盟+科研平台”的多层次协同科研体系,形成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转化格局,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实现防灾减灾救灾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和优化,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成系统的保障。

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行业领域人才高地,推动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培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关键靠人,根本在于人才培养。作为防灾减灾救灾领域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和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行业特色高校必须立足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和第一使命,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亟需的各类人才,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优化培养要素、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教学资源供给,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防灾减灾救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行业特色高校要瞄准世界防灾减灾救灾行业科技前沿,聚焦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通过重大科研平台和重大项目牵引,着力推进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行业领域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造就防灾减灾救灾行业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打造“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梯队。同时,面对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对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等方面的高水平工程人才和新型劳动力的更高需求,要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前瞻性谋划新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大工程能力培养,大力培养防灾减灾救灾急需的卓越工程师。

在人才培养上,要坚守“立德树人”底线,营造“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四位一体联动培养新生态。一是以“数智”赋能培养。数字化转型能够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学发展新优势,要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教研相长的导师资源、产教融合的行业资源与科教一体的研究资源,助推基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数智”人才全方位培养,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可用好用的“数智”人才;同时,运用数智化构建学校层面的实验创新教学平台,以“真数据、真模型、真处理、真场景”还原“在建工地”等不同维度的防灾减灾救灾场景,训练学生运用真数据、学会真模型、体验真处理、解决真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协同”提升质量。基于高水平科研支撑的“课程·项目交融”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突出科研和教学的协同赋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文理融通”“五育并举”,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学习,打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卫星遥感+防灾减灾救灾”“信息技术+防灾减灾救灾”“人工智能+防灾减灾救灾”等有体系的创新人才培养新生态,形成“天空地”一体化工作体系助力防灾减灾救灾的良性循环。三是以“创新”引领发展。锚定国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在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同频共振”的过程中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在实践中研究实践并指导实践,深化“能力导向、实践驱动、循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探索“质疑→提问→观察→联系→交际→实践”的实践教育模式,实现知识教育向实践教育的转变。将防灾减灾救灾行业最新的技术工程项目、领先的产品或服务按照课程要素进行解构、选择与重组,再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课程化处理,形成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的专业课程,依托大学科技产业园等形成立体化的创新实践环境,激励大学生自主实践,将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融合,培养在真实场景下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文作者为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

[3]马宝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国家治理》,2022年12月上。

[4]钱德沛:《以数字孪生技术促进应急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2024年2月上。

责编:潘旺旺/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