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双向奔赴下的医联体区域创伤救治体系样板

【编者按】近年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中心的创伤救治模式和技术不断更新演变,保持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前沿性,在推动湘南区域内创伤医学的进步和提高群众的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南华附二医院依托创伤中心,聚焦学科建设,结合多学科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已建立一套极速、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生命救护体系,正加强优势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创伤联盟”方式共同打造衡阳创伤救治“一小时生命圈”。2024年4月17—19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中央权威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了课题调研,本网陆续刊发调研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创伤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和亟须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导致的死亡和残疾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创伤救治是与生命赛跑的重要公共卫生服务,关乎民众生命安危,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现实体现。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南华二院”) 通过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和区域联动合作,以创伤专科联盟为基础,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平台,以信息化为桥梁纽带,协同“警医联动”,按照创伤救治技术、骨干、设备设施“三下沉”、疑难危创伤患者、困难问题“两回收”、创伤救治理念“一认同”的指导思想,探索建立了覆盖衡阳市全域的“1小时生命圈”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大幅提升了衡阳市全域创伤救治能力和效率,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持续下降。其中,严重创伤的死亡率由2019年的16%下降至2023年的9.5%。相关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南华附二院实践做法及成效

衡阳市地形复杂,山地河流众多、平岗丘交错,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煤矿、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肢体严重毁损伤、坠落伤、安全事故创伤及交通伤等各类严重创伤持续高发,又以交通事故伤为甚。另外,创伤救治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市区,创伤救治网络未实现全域覆盖,造成区域内创伤救治整体水平不高。因此,亟须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提升衡阳市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以最大程度减少创伤致死率与致残率。

(一)推动区域创伤救治体系规范化建设,绘制“1小时创伤急救圈地图衡阳市委市政府坚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在衡阳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协调下,由南华二院主导,依托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大力推动医联体内各医院创伤救治中心软件和硬件设施规范化、同质化、一体化建设,构建以湘南地区唯一一家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南华二院(主城区、I级创伤中心)为创伤中心,以区域内13家区县级医院为分中心(Ⅱ级创伤中心),以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创伤救治点(III级创伤中心)的市—县—镇III级区域创伤救治网络体系,实现分级救治。非必要或紧急情况下,本着“就近抢救生命、及时恢复生理功能”的原则,由医联体内具有资质的创伤救治定点单位实行“首诊负责制”,做到每个救治中心/点的院前反应15 分钟内完成,从各分中心急救转运至南华二院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使衡阳市域内的伤者均能得到及时、高效、专业的救治,实现衡阳市创伤救治“1小时创伤急救圈”的可及性与全覆盖。

(二)积极探索推广创伤救治新模式,提升区域创伤救治管理效能和服务能级。南华二院创伤中心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打造了“院前院内一体化综合救治模式”与“多学科协作的创伤急救模式”。提倡“救护车未到,信息先到;病人未到,医生先到”(医生等病人),院前启动创伤团队,团队人员提前在创伤复苏单元等待病人。推动创伤中心建设科室实体化、人员一体化、流程规范化、运行智能化,实现快速响应、精准治疗和紧急救治到康复过程全覆盖,进一步打通以往创伤救治工作的流程“梗阻”,让患者享受到“院前创伤急救、院内创伤复苏、重症创伤监护”全流程一站式救治服务,实现各项救治流程的无缝衔接,大大节省了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相关模式在医联体内进行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建立交通事故“警—医联动”应急响应模式。依托“警—路—医”联动平台,实现警医联合接警、统一布警、同步出警,制定“警—医联动”应急处置流程,及时开启紧急救援“绿色通道”,保障医疗救护车辆优先通行权,大幅缩短院前医疗急救反应时间,最大程度缩短院前转运时间,确保了创伤救治“1小时创伤急救圈”的时效性。

(三)强化创伤团队建设以及规范化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救治水平。南华二院创伤中心积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组建以创伤外科为核心,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等12个科室为骨干的专业化综合化创伤救治团队,现有核心成员60余人,均通过了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ASSET、中国创伤救治高级培训(CTCT)等培训与考核,成为衡阳市创伤救治和技术指导推广的主力。通过派驻创伤救治骨干专家、双主任制、结对子、一对一带教等方式支持各县区创伤分中心建立起以急诊科医生为主的多学科联合创伤救治团队。同时,依托南华二院“湖南省创伤救治骨干医师同质化培训基地”,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重症创伤教学云查房、人员进修等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对医联体内各创伤分中心、救治点开展创伤救治相关规范化培训,推动创伤救治核心关键技术与新技术的应用。截至目前,已开展严重创伤救治急救培训150人、开胸心肺复苏培训22人、接收创伤方向进修人员200余人次,并联合其他医院共同培训第一目击者6.2万人(学校、场矿、商场、政府机关等)。推动徒手穿刺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头皮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等10余项创伤救治关键技术在创伤分中心的落地应用,推动了“1小时创伤急救圈”的整体救治水平提升。

(四)制订统一的创伤救治标准和规范,推进区域创伤救治新共识的形成。长期以来各医疗机构存在创伤救治标准流程不一致、创伤救治方案差异明显、创伤救治用语多样化、病历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且各医疗机构间没有建立起高效、完备的会诊、转诊协同机制,增加了上下级创伤救治中心、不同团队间的沟通时间成本,甚至因需重复开展相关诊疗检查而延误救治时机,成为制约区域创伤救治能力“同质化”的主要障碍。南华二院在医联体框架下,牵头研究、制订了统一规范的创伤团队成员规章制度、创伤患者标准化救治流程、严重创伤患者启动标准及团队预警机制、创伤病种临床路径等一系列创伤救治技术标准和规范。清晰界定各级创伤救治中心救治范围及能力要求,明确创伤患者评估机制、转运标准及流程,打造创伤救治的共同团队语言,推进了市—县—镇三级区域性创伤救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建立完善创伤质量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在南华二院成立质控中心,定期对各分中心/救治点开展创伤救治质控和救治全流程评价,指导和考核三级创伤中心的建设,进一步保证了“1小时创伤急救圈”内救治能力“同质化”。

(五)积极推动创伤救治信息化数字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院外、区域协同效应提升。信息化是解决院前院内、急诊与各专科、上下级创伤救治中心、区域内各创伤救治单元之间链接的桥梁纽带。南华二院积极推动创伤智慧急救信息协作平台建设,搭建区域创伤救治信息化支撑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院前信息共享预警—院内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愈后质控评价。打通与120急救中心之间的院前院内信息化对接通道,建立信息共享与预警系统,通过5G技术及采集和远程传输技术,将抢救现场和急救车上的患者情况与急救中心、急诊医院实况传输、同步施救,实现“上车即入院”,并根据伤情程度启动相对应的预警级别。院内创伤救治中心接到院前急救预警后,一键启动创伤中心“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紧急救治流程”,根据患者伤情程度及伤员数量,通知相应专科创伤团队成员到急诊科待命,并提前准备好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建立急诊信息化系统、预检分诊信息化平台、数据管理云平台等功能模块,实现以预检分诊为起点、以时间节点控制为核心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和术后质控反馈。专家团队实时在线,及时提供远程指导,截至目前已成功远程指导紧急救助45人次;此外,移动TRB、移动影像检查车等设备的投入使用,急救和检查信息上转医院实时掌握,交通信息与路况实时互动,解决了复杂重症创伤患者实时检查、会诊和转运等问题。畅通了“1小时创伤急救圈”各创伤救治单元和资源的联动沟通路径。

二、南华二院实践探索带来的启示

南华二院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地方实际,优化布局区域创伤救治网络、创新救治模式、同质化规范化培训、统一区域共识、信息化赋能,构建起一个高效专业的创伤救治网络体系,为其他地区起到了样板示范作用,也对未来推动我国创伤救治事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一)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充分借助医联体建设优势通过医联体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建设为推动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加快发展提供了契机,依托医联体能够快速织密织实区域创伤救治网络,进一步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实现创伤救治的同质化、一体化。因此,在要将医联体建设与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进行一体化谋划、布局、发展,结合区域人口分布、医疗需求、交通状况和卫生资源分布等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借鉴先进国家创伤救治发展经验和分级管理认证制度,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分级救治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

(二)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需重视发挥多方联动效创伤救治是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与死神的赛跑,并非只是医疗技术范畴,仅靠医疗机构无法独立完成。成功的创伤急救不仅需要院内的精湛医疗技术,也需要有效院前处置和高效快速转运。南华二院通过多部门联动、120与创伤中心联动、警医联动、多学科联动等实践充分体现了多方联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实现区域创伤救治体系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区域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顶层设计、一体谋划作用,牵引多元主体参与,凝聚各方力量。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医保、疾控、公安、民政、发改、科技等共同参与区域创伤救治治理体系建设,从人员、经费、设施、规划、科技等全链条推动发展。二是加强机构联动,创伤救治中心要联合急救中心、血站、传染病院、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推动创伤救治工作的开展与技术升级。三是加强队伍联动,注重发挥院前急救、交警、消防队、专家团队、志愿者队伍等的作用,以应对各类突发、特殊救治情形。四是加强救治单元内外部联动,做好创伤急诊与其他学科、上下级创伤救治中心、创伤救治联盟等的互动协作,提升救治工作效能。

(三)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积极打造全方位的人才支撑。创伤医学是一门交叉、综合而特殊的学科。根据创伤分级救治体系设计、应对突发情况、创伤学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需要,应建好五支队伍。一是高水平的创伤救治专家团队,主要承担创伤救治关键、新兴技术的指导推广和人员培训。二是技术精湛的区域创伤救治应急机动团队,负责应对区域内突发大规模创伤的应急性支援。三是技术扎实的创伤救治团队,积极推动实体化创伤救治团队建设,开展规范化培训,提升各级创伤救治中心的常规救治力量。四是掌握一定创伤救治技能的志愿者团队,协助专业救治人员开展相关重大和突发创伤救治任务的开展和保障。五是接受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团队,积极开展全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特别是加强重点人群在岗培训,提升全人群自救互救能力。此外,国际上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都建立了独立的创伤医学科,综合考虑到我国多数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设立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缺失,部分县级医院的创伤救治团队较难配齐各核心科室力量,从长远来看,我国同样需要组建相关专业,建立创伤外科,进行专业化培养,建立完善创伤外科职称晋升、绩效分配体系。

(四)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有统一标准和规范标注的创伤救治流程和技术规范是实现创伤救治水平同质化、高效协同的重要保障。国家层面应组织专门力量尽快出台相关技术规范、指南、标准等文件,指导各地规范化开展体系建设和工作开展,各地也需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创伤急救流程和标准等并非固定不变,要根据实际经验和技术发展不断进行流程重组,优化和改善急救流程和规范不断提高救治水平,形成高效的创伤救治标准。同时,应强化创伤救治定期考核和质控,规范创伤救治行为,完善和提高区域创伤救治体系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亟需信息化赋能。利用 5G+AI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创伤救治联动体系升级优化,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动态监测、远程指导、智能化调度等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联动效率,缩短应答时间,充分发挥医疗资源效能,提高医联体内创伤救治水平,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在推动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立统一的区域创伤救治信息化平台,实现院前院内、院内多学科、医联体内创伤救治单元、医疗与交通等之间的信息共享衔接,形成完整的区域信息化支撑体系。推动创伤救治中心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以便进行科学管理及质量控制。鼓励以省级为单位,借鉴欧美国家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专病科研数据库建设经验,构建录入方式标准统一、数据格式兼容的省级区域创伤救治专病数据库,做好创伤数据的积累和科研分析,助力辖区创伤工作开展和能力提升。

(作者:刘志 ,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评创部创新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