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基层干部如何提升沟通能力

基层干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主要渠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其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级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顺利贯彻落实,关系到千千万万基层百姓的福祉。基层干部,尤其是刚走出校门便踏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如何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工作,提升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

“信”字为先,做群众的“知心朋友”。信任是沟通的基础,更是沟通的“助推器”。互信的干群关系可以让沟通变得简单高效,反之则会“事倍功半”。信任的建立没有捷径,靠的就是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为群众的事勤跑腿、多帮忙,在日积月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中逐渐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过去通讯不便,基层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得穿梭泥泞小道甚至跋山涉水。如今通信技术让沟通变得更加简单,政策通知、调查问卷、信息表格都可以通过手机传达,于是基层干部们在不知不觉间减少了与群众的面对面沟通。然而,通过屏幕、听筒传输的信息可以入眼入耳,却不一定入脑入心。基层干部不能止步于和群众做“网友”,要深入一线做“泥腿子”干部,通过服务群众的方式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和需求,建立与群众密切的血肉联系。

以“学”促干,做群众的参谋军师部分年轻干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经验。如果给群众留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印象,沟通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基层干部要提升沟通能力,需要虚心向群众学习,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给群众留下“靠谱、懂行”的好印象。理论学习上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查阅报告等方式提升理论水平、把握规律,从而指导实践工作;实践锻炼上应深入基层一线,时刻留意群众的“他山之石”,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基层干部要发扬钻研精神,在学习中磨砺自己、提升本领,成为群众眼里的“行家里手”,从而让群众信任干部、依靠干部,让“有事找干部”的理念深入人心。

俯下身子,做群众的“默契伙伴”。沟通是两个对象思想的传递与反馈,“唱独角戏”是无效沟通。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时要“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基层干部必须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广泛、服务群众直接的优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直击群众的关注“痛点”,不做政策的“转发员”。在沟通前,根据实际情况筛选符合条件的沟通对象,有的放矢,避免广撒网式的低效沟通;在沟通时,提炼政策的核心内容,将宏观抽象的政策转化为简明生动的语言——这个政策简单来说是什么,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群众能得到什么实惠。在沟通中回应群众的关切点,提升群众配合政府工作的积极性。

在基层工作,沟通是一门需要终身探究的学问。基层干部应始终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常思常悟、磨炼技巧,把这门学问研究深、研究透。

(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镇 钟月彬)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