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理响中国文章配图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百姓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作用。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结合资源优势和现实需求,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点,创新为主导,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着眼粮食安全、组织保障、产业进步、人才赋能四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笃行实干,善思善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构筑粮食安全“先手棋”,锻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推进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保障粮食安全。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提升存储设备监管技术和加工技术,加大农业专用传感器、高端智能农机研发等设备水平,推进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化,构建信息收集遥感监控体系,构建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加强绿色、高效、低残留农药和肥料研发,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努力攻关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利用大数据进行复垦规划,促进水土保持技术升级,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为主体建立创新联盟,加强产学研多方面交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完善粮食安全综合服务体系。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种子供应、农资配送、技术指导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整合农业生产、销售、市场等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利用无人机、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等先进技术,在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中实施精准播种、施肥和病虫害管理,提高粮食生产的精准性、效率性。为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要重点选育研发高产、优质、抗逆、节水新品种。重视亲本选配,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强化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践行“大食物观”。

落实制度管理“总开关”,握稳农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盘

欲筑其室者,先治其基。新质生产力之所谓“新”,是对非物质生产要素的创新。一方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锚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依托新质生产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管理规范。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线上公告平台,推动农民承包土地、委托村委会统一流转,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推动实现土地集约化,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建设农业现代化家庭农场,鼓励农场企业以联合、联盟、联营、混合所有制改制等方式,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经营制度,激发基本组织和经营制度的内在活力。另一方面,加强农业政策支持与引导。保证“发展和规范同时发展”,制定和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农业支持政策,如农业科技创新补贴、绿色农业奖励,建立健全加入组织条件、参与组织方式、财务管理规范、监督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完善属于自身模式、贴合地方特色的管理章程,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坚持内部明确组织架构和外部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双管齐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用科学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督,规范运作体系能力和信息管理,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打好整合升级“组合拳”,延长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抢抓机遇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助力农业产业升级进步。其一,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资源禀赋,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如东北黑土地作为全国粮仓,其品牌形象根深蒂固,可通过线下举办大米文化节、品鉴会,线上文创宣传和VR看展相结合,多管齐下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其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企业,用知名企业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农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加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其三,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要积极打造电子商务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围绕市场需求,通过整合“互联网+”,依托专业电商平台,小农户也能面向广阔市场,有效定位,精准营销。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下发挥新动能,利用拼多多、抖音直播等专业移动电商销售平台,帮助农户企业有效宣传,利用地区文化元素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不仅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牌辨识度和传播效能,而且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奏响人才振兴“奋进曲”,绘就农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人才,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全面振兴人才队伍,事关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进步注入澎湃活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一方面,建立科学培养人才机制。将释放创新动能融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增加对教育资源的研究投入,提高教育科技质量。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教育理念,转型教育方式,共同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高校要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制定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则应参与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更新中,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共建实习实训培养基地,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更符合行业实际,并用合理鉴定机制推动职业技能水平的长效进步。另一方面,推进乡村人才回流工程。要构筑人才回归建功奖励机制,设立人才回流专用基金,鼓励在外习得现代化技术和先进经验者回乡,推动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广泛传播,促进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作者:何雄浪,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彦彤,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助理)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