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人文经济绘就现代版“姑苏繁华图”

——江苏省苏州市人文与经济的共融发展之路

梅雨时节的苏州,芳草凝绿,繁花似锦。“耕织纷纭,商贾云屯,市廛鳞列,为东南一都会”,清代画师徐扬在《姑苏繁华图》(又称《盛世滋生图》)题跋中如是写道。画卷之上,水运漕行、街巷纵横、坊肆林立,见证了苏州这座古城的一世繁华。而今的苏州,繁华更胜往昔。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布置下一个重要命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传统与现代交融互动、人文与经济相得益彰。苏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始终在“变”与“不变”中赓续文脉、守正创新。新时代以来,苏州用精益求精的“双面绣”描绘古今同框的现代版“姑苏繁华图”:一面历史源远流长,人文鼎盛;一面产业高地构筑,经济繁荣。

以文润城,千年传承的人文底蕴

起而明之,足以经济;观乎人文,化成天下。苏州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人文浸润经济、经济融入人文,人文与经济在苏州这片沃土上实现了交融共生。

自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阖闾大城,吴地文化在朝代的更迭中不断演化。浸润在文化里的苏州,成长出一批批引领风骚的文人墨客、巧夺天工的能人巧匠,也造就了苏州崇文重教、精工重商的文化基因。

苏州自古就有“状元之乡”的美名,自唐至清,苏州状元数量之多居各州之最,明末清初文学家汪琬把“梨园”和“状元”称为苏州的土特产。而今,苏州籍两院院士数量依旧全国领先,成为“院士之城”。从“状元之乡”到“院士之城”,苏州千百年来崇文重教传统的传承,加之注重工业与技术的时代化,不断吸纳最新的生产力、工业行业、科技成果,彰显出人文与经济的巧妙融合。

苏州有重实业、善交易的传统。南宋碑刻《平江图》上,醋坊、石匠巷、绣线坊等地名反映了当时手工业者的聚居和古城业态的分布,这幅手刻地图里所展示的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一座已经萌芽了资本主义的商业都市。明朝时,苏州地区工商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从“苏湖熟天下足”到“衣被天下”的转型,成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最早的区域之一。一大批民族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至今影响当代企业家的实干创新。

自觉的共同体意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基础。作为乡镇集体经济发展典范的“苏南模式”,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又一个“奇迹”。共担风险、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成为苏州传统人文价值的延续和体现,历久弥新。

苏州独特的人文底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社会共同遵从的道德规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名门望族潘家舍命守护大盂鼎、大克鼎的共同意志……都体现着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团火到满天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情怀担当,其人可见,其言可闻,其德可彰,成为苏州崇德向善、均贫共富的文化根脉和思想根基,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根深才能叶茂。深厚的人文底蕴培育出优渥的土壤,独特的人文历史积淀延绵不绝,代代相传。

文脉绵延,浸润古今。漫步在平江路,一边是保持原貌的古建老宅,另一边则是融入了现代咖啡馆和创意工作室,古老与新潮在这里和谐共存。

“一河一巷尽入画,一街一坊皆盛景。”平江路所在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历经沧桑,至今仍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如今,平江路上各类非遗工作室、文创商店林立,古建老宅重获新生,传统与现代呼应,在古今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平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袁硕旻说,“我们希望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串联、嫁接,唤醒整条平江路的活力”。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苏州时殷殷嘱托。2023年12月,位于南石子街的潘祖荫故居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故居历时10年打造成集精品酒店、探花书坊、遗产解说中心、劳模工作室于一体的综合体,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商业价值交织。2024年1月,苏州博物馆官方文创店亮相平江路28号,朴实的外立面彰显着历史痕迹,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非遗传承系列、器之典藏系列、吴越争霸系列、翰墨丹青系列……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老宅活化利用和文创产品爆火的背后,是人文与经济的珠联璧合。

既要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要会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一曲改编后的《声声慢》火遍全网,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来苏州听评弹,平江路上的茶馆、艺术馆门口时常排起长龙。

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经济融合互动,已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成为这座城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和“新引擎”。每一次突破和进阶,贯穿其中的是自加压力、创新创优、圆融共赢的干劲和格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苏州形成了以“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为主体的“三大法宝”。这既是苏州文化基因的积累和沉淀,也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凝结和升华。

以文兴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州因经济繁荣而成为文化渊薮,深厚的文化又赋能经济使其蓬勃发展。以文聚力、以文兴业、以文兴城,文化与经济的相融共生,成为这座古城的魅力所在。

今天的苏州,工商业发展轨迹依旧在延续刻画着。吴江区盛泽镇,明代已是著名的丝市之一,随着丝织业的接续发展,这座江南古镇走出了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诞生了两家世界500强。姑苏区人民路沿线,一条“丝绸产业带”正在崛起,丝绸文化创意园、上久楷宋锦文化艺术中心、太湖雪展示运营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集聚,续写“新丝路”华章。高新区镇湖,苏绣产业集聚,在绣娘的手起针落中,跨界创意、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新形式、新业态助力苏绣产业不断“出圈”。

追问苏州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看到:物质的光芒是外表的,精神的涵养是内生的。苏州大学任平教授认为,“苏工苏作致力于在精选自然资源对象上作‘精致’、‘雅致’、高艺术、高文化品位和具有浓郁‘道心’的劳作,创造高附加值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既体现资源集约、生态文明的要求,又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时代特征,代表着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崇文重教,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精工重商,苏作苏意,精益求精。人文与经济共融共生,成为城市最真实的“脉动”。

文化“软实力”,练就产业“硬实力”。苏州把刺绣的功夫用在了产业培育上,用韧性、耐心、定力把产业推向极致。产业是城市的灵魂,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苏州已经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172个工业中类和513个工业小类,制造业规模稳居中国城市前三。仅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苏州昆山就先后吸引超过2000家上下游企业成群入驻,创造了一条总产值超60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厚文精工催生出一大批高精尖产业,造就苏州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的“美誉”,具有人文内涵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工业园区时指出,“看了让我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了底气”,要求江苏“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在金鸡湖畔,一座圆融雕塑,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蝶变的奇迹。2023年,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8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6509.4亿元,进出口总额8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

成功背后的密码是什么?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近20年的一位同志给出了答案,“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园区新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超过了800家。企业只有愿意往创新、研发方面去投入,才会实现产业的迭代升级”。

随着自身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也具备了向外发展的能力。现在,园区不仅致力于发展园区内的企业,而且开始沿着长江经济带去布局。园区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积极构建和嵌入全球化创新网络。从首个开放创新综合区域、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到全国唯一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等,产生了众多“第一”“唯一”,引领开发区在现代物流、科技发展、金融开放等领域的功能创新。如今,苏州工业园区集聚近277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上市企业,累计创造近1.54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正以奔跑的姿态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迈进。

人文给予苏州深厚的底蕴,前沿产业引领着苏州的未来。如今的苏州,新型工业化正在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等产业创新集群齐头并进。人文与经济相互激荡碰撞的苏州,正穿针引线,勾勒出现代版的“姑苏繁华图”。

以文化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人文经济强调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以化人,政以养民,功在富民,这也成为苏州践行人文经济学的根本指向。

不久前,“夜光跑道闪耀金鸡湖”冲上热搜,原来是环金鸡湖全域的跑步道升级,设置了互动跑夜光效果,市民在运动中可以拥有“灯光随动”的体验,夜跑的趣味性也直线上升,这在全国都是首创。事实上,苏州工业园区将金鸡湖畔的“C位”都留给了市民——大剧院、电影院、美术馆、文化馆等环湖而建,构成了苏州的文化新地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文化空间,抑或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无不体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展示着人文经济学“发展为了人民”的目标。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苏州实有人口规模1600万人,半数以上为外来者。一系列真心实意、真招实举、真金白银的举措,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后选择到苏州创业工作,他们不仅在这里安家立业,更“呼朋引伴”热情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前来。苏州连续12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截至2023年10月,全市留学回国人员超6.2万人。

文化润物细无声,人文内涵蕴积在苏州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竞相来苏,在这里扎根奋斗圆梦,实现人与城“双向奔赴”、城与人共同发展。截至2023年底,人才总量超370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超38万,苏州孜孜以求建设的“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正在成为现实。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早已意识到,人才竞争已从“拼政策”转向“拼生态”,必须营造创新要素汇集、碰撞、聚变的新氛围。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苏州历来有着亲商服务的基因,繁荣鼎盛的千年阊门商业文化与今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一脉相承,亲商服务一直是这里的“金字招牌”。这种基因一直在延续,近几年,苏州持续打造“引进来”吸引力更大、“走出去”竞争力更强、“留下来”驱动力更足的“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

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建立30周年。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实践经验,园区相关负责同志对良好的营商环境颇有感触,“园区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不是简单的窗口,而是真正具有行政审批权力的服务中心。项目审批手续无须再通过后台,流转于不同部门之间”。谈到这项改革,他感慨道:“这项改革触及相关部门的核心利益,是刀刃向内的改革,但无疑是成功的”。“实权在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的设置运行,有效将项目审批时间从一年左右压缩至30天。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如何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服务?据苏州市委研究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苏州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助企直通”政企恳谈会,由市委书记或者市长亲自主持参加,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对亟须解决的问题当场研究交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成立专班,形成了政策直享、诉求直办、服务直达的企业服务模式,而政府真正成为企业的暖心人、知心人、贴心人。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驻足苏州的人都有美好的生活体验和深沉的情感寄托。任平认为,“人文经济学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缺失’‘人文悖论’弊端,在现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从人的视角回答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可以说,苏州的人文经济学就是围绕一个“人”字,推动人文价值回归,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环境,让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的精神世界得到更丰厚的滋养,从而使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文经济学激发苏州发展的双重动力,深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只有文化繁荣展示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进步,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持续深厚的文化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江苏省苏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人文经济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