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把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 高校要作好表率

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在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中国工程院在新的起点上,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并将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八条宝贵经验之一。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家精神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争当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表率。

以科学家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积累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铸就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不仅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群体的使命担当,也为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核心,从古至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国科学家的永恒底色;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激发创造性开拓未来的理性力量,是党和国家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动机;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维系人类文明传承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科学创新主体必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是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之必须;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促进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民造士精神的传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以科学家精神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对“‘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具体落实,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应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融合亦符合培育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化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协同合作精神,胸怀祖国,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将精神融入课程的路径探索

深入挖掘科学家精神,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各高校依托不同区域资源,挖掘不同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把科学家精神以及红色文化基因有机融入课堂,打造为大思政课建设服务的特色教学资源,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托起高水平思政课建设的战略支点。如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大批科学家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加强对“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等事例上的深入挖掘,在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其如血液般融入思政课建设、融入铸魂育人。

重视专题培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加强思政课专职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把学习和把握国内外最前沿的科学理论及最新的技术应用和不同领域杰出科学家的先进事迹作为专任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如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暑期研修,进行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培训等。在提升专职思政课教师科学素养的同时,应聘任相关科技领域专业人才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来,组建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专题教学团队,从而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在校内遴选有重大科技成果的优秀教师加入兼职教师队伍,在校外聘请院士、大国工匠、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骨干教师、国防军工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作为思政课特聘教师。

运用多种模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数字技术推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融合互动,打造“行走的课堂”、实践教学线上平台等,沉浸式了解技术研发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等,实现虚拟仿真+影视元素+师生互动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科学家们勇攀高峰的精神;拓宽教学渠道。科学家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展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现有思政课教材,以教学内容链接与科学家精神相关的背景及案例资源,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还应拓宽教学渠道,如以现场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科技馆等身边蕴含科学家精神的实践载体,增强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创新授课形式。思政课不能“干巴”,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科学家精神相关内容,如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科学也偶像”类影视作品,在赏析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感悟,或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演讲比赛等,从而提升对科学家精神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形成自觉行为。(作者赵洋,系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