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颠覆性的生产力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与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不同,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依托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推进,优化组合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数字革命时代,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要素为主要内涵的新质生产力,必然会对艺术创作和理论生成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融合技术的跨越式推进,不断消弭着艺术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边界,为艺术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次生问题。在新的时代语境下,随着信息技术、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数智科技的跨界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为艺术原创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理念催生艺术理论原生力
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不同产业的跨界融合,多领域之间的交流互鉴、合作创新、智能生成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壁垒,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催生了新型的生产理念和消费理念。在新理念的引领下,社会的物质生产与人民的精神需求会形成新的供需矛盾。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为特点的高质量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持续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高质量发展理念对艺术理论的原生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下,艺术领域呈现出多元化、跨界化、交叉化等发展态势。这种趋势为艺术理论构建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结构体系。艺术理论家可以凭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生成、跨学科资源共享等方式,从不同文化、不同流派、不同媒介中获取信息、构建模型、提炼观点,从而拓展艺术考察的领域、深化理论探究的维度,使艺术理论更具创新性、包容性和解释力。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认知,客观上提升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期待。因此,艺术理论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融汇学术资源、拓展交叉视野、运用数据分析,以敏锐的观察力、自觉的反思力、严谨的推演力和准确的预判力,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既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又彰显全球视野和世界文化的原创学术话语体系。
新技术激发艺术创作原产力
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立党兴国之本,能够不断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新成果的转化利用,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新产业、新业态的题中之义。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更迭创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发展变迁,新技术的应用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和主题素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改良和机器轰鸣唤醒了一批以工业生产为题材的艺术家,约瑟夫·赖特、透纳、门采尔等画家以敏锐的感知力描绘了蒸汽朦胧的铁路火车、烟雾弥漫的城镇街道、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等社会场景,创作了《气泵里的鸟实验》《雨,蒸汽和速度》《轧钢厂》等一系列表现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的艺术作品。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改良,为艺术创作打开了新的世界,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巧妙地将艺术和工业技术紧密结合,推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潮流;印象派利用光色理论和材料革新,走出画室,描绘光影瞬间的变化,引发了一场视觉艺术的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新领域带入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影响着作品主题、题材、技法和媒介、展陈、传播等,促使艺术在飞速发展的技术革新中展开自我蝶变。新时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科技与艺术的深层次融合进入全新的阶段。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学科交叉和技术跨界为艺术创作拓宽了视野、延展了思路、丰富了语言。AI技术提供的智能创作工具、海量数据分析和多样风格方案,使艺术创作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可以说,人工智能与艺术家的交流对话、声光电与艺术作品的完美融合、虚拟现实与艺术参与者的深度互动,不仅可以激发艺术创作的活力和释放艺术活动的潜力,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从多个维度提升了艺术创作的原产力。
新模式重塑艺术发展原动力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人机协作、管理融合、数据预测等综合因素和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体性因素建构而成的传统社会发展模式正在被重塑。新质生产力以人才为引领、以科技为驱动,赋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和发展路径,构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与生产力变革息息相关。艺术作品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式,不仅是时代精神风貌和人民精神追求的集中展现,而且能够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发展模式,法国理论家保罗·瓦莱利在《无处不在的征服》中曾惊叹,“我们必须看到,如此伟大的革新将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从而影响艺术创新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我们的艺术概念本身发生令人无比瞠目的变化。”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从艺术创作、艺术感知、艺术接受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由生产力进步带来的艺术变革。事实上,每一次艺术思潮的澎湃、每一个艺术流派的兴衰、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其表象是文化艺术界的风云变幻,实质上都受生产力变革和社会发展模式的牵动和影响。可以说,生产力发展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艺术发展则通过反映时代精神、助力品牌建设、提升审美素质、推动文化交流等方式,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力。
新质生产力在开辟新赛道、拓展新动能、优化新要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迅猛发展必将激发出艺术发展的磅礴力量,在更宽广的领域开启艺术前进的新路径,甚至在材料、媒介、技法、工具等方面实现颠覆性的突破。因此,在新质生产力语境下,艺术创作者应打破行业壁垒、打开创新思路、提升自身素养,主动探寻与科学技术、新兴产业的深度跨界合作,依托新理念、借助新技术、适应新模式,创作出更具思想深度、生活厚度和时代敏锐度的艺术作品,从根本上推动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芳林新叶催陈叶”,“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质生产力是智能时代催生的先进生产力的体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有力保障。新质生产力依托于一系列的“新”和“质”推动社会发展,唯其“新”可破万事之旧法,聚一股蓬勃力;唯其“质”可萃万物之精华,成一派欣欣然。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可以完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的建构体系、提升艺术创作实践的品质和活力,从而赋能艺术原创力,为艺术发展提供原动力。然而,高新科技和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在给艺术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技术的应用所伴生的艺术创作边界模糊、版权争议、风格界定、数字伦理等问题,以及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质量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亦亟待我们理性思考和积极应对。
本文作者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