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大学》“止”的政治学内涵分析

《大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政治论文。“止”字在全文中多次出现,从“止”的含义中,可以分析出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偏向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而第二种含义偏向于不要偏离原有的正道。从两种含义入手分别能够分析出入世理念与德治观念的融合和克己复礼的政治人格。其中,入世理念与德治观念的分析取自儒家由本到末又由末返本的治学思路。由此,补充《大学》有关“止”字政治学领域的不足,为《大学》政治学研究提供补充思路。

前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大学》“止”所包含的政治内容,通过对“止”含义的分析,以及在文章中存在的段落相互联系的探讨,分析大学所包含的政治思想。

本文以《大学》为中心,全部内容的依据都来自《大学》原文,对其中原文的解释主要来自来可泓的《大学直解》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观点并没有受到诸侯君主的欢迎,但却在秦汉以后的历史中发展为一门显学,甚至其中的内容已经内化为当下中国人的文化特质,足以说明其极高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篇讲述儒家修齐治平观念的散文,《大学》中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内容为“三纲领”和“八条目”,全文仅两千字左右,但由于其全面的内容和长远的发展历史,诞生了多种解读和理解。《大学》原为《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汉代随《礼记》进入学官,后受到“二程”推崇,从《礼记》中分离并重新整理编次。朱熹将其与《论语》《中庸》《孟子》合并为四书,并将《大学》称为“入德之门”,位列四书之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

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法和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是在阅读《大学》原文的基础上,对有关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内容。文献研究法则是将《大学》和其他儒家著作进行联系,以达到对《大学》中的政治内容进行更加充分和准确地解释和梳理,表现出以“止”为思路的特点。

“止”的历史含义

从“止”字入手,就必须要分析“止”的历史渊源。在文字研究领域,“止”字最早被发现于甲骨文,其最早的字形是模拟人的足部,所以引申为脚趾,而脚在人体的最下端,因此“止”字又被理解为“地基”,《说文解字》中对止的解释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后引申为“至、临”的意思,又由“至、临”引申为停止、静止的意思。《尔雅》中有“止,待也”的解释,意思是等待,是停止的意思。由停留引申为居住、处所义;由停止义引申为禁止、去除。综上所述,“止”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止”字含义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延续的过程,由一层意思引申为另一层意思,不同含义间产生的相互联想使“止”字的含义多样化,这其实对本文的讨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止”字在《大学》多次出现:

在大学之道章中出现过两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

来可泓将第一个“止”翻译为“到达”,第二个“止”翻译为“所当止的最高境界”。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止于至善”的“止”解释为“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这里的“至于”的意思是到达,不迁就是不偏离,而朱熹将“知止”解释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综上,“止于至善”的“止”有“到达”和“不迁”两种含义,而“知止”的“止”有“最高的境界”和“当止之地”两种含义,两种含义指向了两种观点和思路,第一种含义偏向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而第二种含义偏向于不要偏离原有的正道,不被外部事物所干扰。这一段文字对于《大学》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两种不同的含义解释从中可以分析出不同的政治内容,因此对政治内容的分析将会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邦畿篇中“止”出现过十次:“《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维民所止”和“止于丘隅”中的“止”意思分别是“居住”和“栖息”,“与止”则指进退居所,这里的“止”的含义比较单一,包含的内容也较少,所以不深入讨论。而“知其所止”中的“止”以及“止于仁”,“止于敬”,“止于孝”,“止于慈”,“止于信”都同“知止”一样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达到仁、敬、孝、慈,是一种至善的目标。第二种则是要求人们确定方圆,不要偏离,以免为君不仁、为臣不敬、为子不孝、为父不慈、与人交不信。

入世理念和德治观念的融合

当“止”从第一种含义理解时,可以从中分析出《大学》中包含的入世观念和德治观念,而入世理念和德治观念可以说是儒家独有的特色。

在具体说明政治内容前,需要理清以“止”为线索的《大学》全文脉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处的“止”字意为“到达”,既然意思为到达,即这里的“止”为一个动词,那么就要研究要“到达什么”。因此,视角应该扩大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让人们到达完美无缺的至善的最高境界,在这里,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新民的最终目的,到达个人与人民的最高境界,以此达到天下大治,可以说明明德和亲民是止于至善的两个方面。《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大学》引用《康诰》《太甲》《帝典》中的内容,行为要求和使命两个方面来解释“明德”的含义,意思是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发扬,因此明德是对于自己的“止于至善”。而对新民的阐述集中于盘铭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三个例子是由个人到人民再到国家的思路,最后的“极”翻译为“尽”,指的是精神境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指向依然是止于至善。八纲要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可以看作使新民达到“止于至善”的途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使民众明德。

而后文中“知止而后有定”的“止”,意思为“所到达的地方”,指向的是“止于至善”,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达到至善的途径。但这样的表达明显是抽象的,没有可操作性的,因此《大学》在后文中立即指出了实现“明明德”“新民”的途径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纲目,并且每一目都会有相对应的文字和解释。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止于至善”和“知止”虽然字数较少,但实际上串联起了整个《大学》全篇,当这一点明确之后,就可以探讨所包含的政治内容了。

入世理念和德治观念的融合来自《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论证思路。《大学》的论述是由本到末又由末返本的。论治国,首先要明确修身是治国之本;论修身,又指明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最终归宿,由此引申出入世观念和德治思想,但文中有这两种观念的内容是混合在一起的,并没单独成为章节,所以称为入世观念和德治思想的融合,但当在讨论时需要将两个分开梳理出来。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以确定本指的是修身,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那么末指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由末到本进行推理时,体现出德治的政治理念,最早出自《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大学》这种理念以多种方式体现出来。

邦畿篇中“《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卫武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修身,而“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达到了善的最高境界,所以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这里呈现出的是果,即国家得到治理,而文中一系列称赞和描述最终都为“道盛德至善”服务,指向的是通过修身而“止于至善”,由此说明儒家认为只有统治者有“德”,对自己的品德有所锤炼,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将国家治理好,以此达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让不同的人各有所得,都能够满意,以此平天下而“没世不忘也”。这是用具体事例来强调德治。

无独有偶,平天下章中的“絜矩之道”更是对德治思想的具体解释,“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行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这里很明确地指出平天下成事在人,如果君主能够孝敬老人、尊重长辈、关怀孤独的人,那么这些行为会得到人民的效仿,以此达到平天下的效果。即通过上行下效建立规范来治理国家,平天下在治国,而治国需要君主齐家,这里上老老等内容是君主齐家的表现,而齐家篇中强调“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因为人民对自己喜欢的人往往过分偏爱,而对于自己鄙视厌恶的人往往多存在偏见,人们对任何事物都存在主观的偏见,为了克服这一点又要回归到修身,这里的思路和《中庸》的“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的阐述是一样的,强调为政以德,体现出儒家的德治思想。

而《大学》对絜矩之道含义的具体解释,实际上是对“有德”的具体要求,对上下、前后、左右行为规范的要求表现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首先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行,然后用这种美德感化他人,做到推己及人。这里由前到后再由后到前,由上到下再由下到上,由左到右再由右到左,这样翻来覆去的表述一方面是对絜矩之道重要性的强调。而另一方面,“上下、左右、前后”包含着一个人生活中存在的所有社会关系,以此说明不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何事,都要时刻保持自身的德行,以德治人、以德服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直接点明了德是一切的根本,通过本末论证,说明德是民、土、才、用之本,“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举出重利轻义和藏富于民的观点将德治表述得更加完整、更加有说服力。

当由本到末进行推理时,体现出的是儒家的入世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观念展现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浪漫。

《大学》中的入世思想在文章的开篇就已经确定,探究大学之道要确定何为大学,朱熹解释为“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学说。“知止而后有定”,既明确“止”即最高的境界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定立了自己追寻的目标,知道了追寻的是使天下平,由此入世成为人生的轨迹。

但只提及《大学》的含义是不够的,还要深入文章内容,体现出的是一种更加深化的入世思想。大学之道章中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强调的主体,从天子到庶人无论地位如何,都应当以修身作为自己的本,《大学》在此处要求庶民也要同君主一样进行修身,包含着人人都应投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中去的观念,《大学》中对平天下的过程是有具体规定的即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人开始修身起,实际上已经开始这一进程,当然由于身份地位能力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完这个过程,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对这种入世观念的补充,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带有普世和平等观念的入世思想,要求每个人都为平天下出自己的一份力,都要参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过程中去。

入世思想还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之间的递进关系,即大学之道中“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由末到本时,即由治国到齐家到修身的逻辑关系是很通顺的,这是一个对“德”的要求由大到小的过程,当定立目标和志向时往往是远大和空洞的,而治国更容易成为制定的目标,但要想实现就要进行细化,要治国就要先齐家,而齐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那就要再细化,就指向了修身,这样对品质德行的要求不断下降,可行性也不断提高。但当由本至末推理时,修身、齐家、治国三者之间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完成对自身的修行只能代表有了治理家庭的能力,但《大学》并没有指明为什么当完成身修后要进一步以己度人,实现齐家然后治国,治国篇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众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者”“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宜其家人然后可以教国人”都是在强调从事治国者修身的重要性,而没有说明修身者为什么要治国,这种直接的跳跃包含《大学》对“达则兼济天下”的认可,默认有德之人需要投入到教育感化他人,“实现明明、新民、止于至善”的入世思想。

克己复礼的政治人格

当“止”的含义偏向于“不迁”和“当止之地”时,体现出的是克己复礼的政治人格要求。这一概念出自《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

从“知止”入手,“知止”即知道自己要停止的地方,强调“知止”就是给自己划清界限,用一个框或一个圈将自己的行为举止限制起来,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大学》在后文引《诗》作为解释:“《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这里以鸟为喻,丘隅是鸟栖息的地方,鸟都知道自己应当止于何处,居于何所,何况是人呢?当将“止”理解为一种对自我的认知、规定和约束,由此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时,从《大学》中的内容可以分析出克己复礼的政治人格要求。

克己复礼的政治人格第一个体现是“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但如果不重视修身就会被欲望和外物遮蔽“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外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当独处的时候就是人最容易胡作非为的时候,《大学》引用曾子之语要求在独处时做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对自己的监督如同被他人所视,形成不畏人知畏己知的道德自律,由此达到真正的慎独才能做到“诚意”。

克己复礼的政治人格还体现在对肆意妄为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反思。《大学》在平天下章中强调“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任何肆意妄为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国家的灭亡,为政之人如同雄伟高峻的南山,人民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他,不知其所止以至于放纵自己的私欲,胡作非为,最终会失去民心。《大学》用实际例子揭示了这样的严重后果《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里以纣王为例,指出放纵私欲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结果。

《大学》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是克己复礼政治人格的体现,“《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在选拔官员时比起能力更重视品德,心胸宽广,对于有才有能之人能够发自内心的喜爱,这是“知止”的体现,明白对于有能之人不可因一己之私而使其受到压制和埋没,喜爱之是知其应为而为之,不厌恶和嫉妒是知其不应为而不为之,不被自己的私欲所影响,《大学》对这种人的赞美本质上是对克己复礼政治人格表述。(作者:翟丁炀,石河子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张尧]